“我就是想把老百姓的事办好”

最高人民法院 2025-03-30 14:14:42

图为患者代表专程到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东太堡人民法庭,向副庭长刘保荣(右一)送来锦旗表达感谢。范丁予 摄

山西省太原市某村19位村民因感冒、发烧等疾病先后来到卫生室就诊,谁也没想到,一针普通的针剂注射后,他们的臀部注射部位相继出现肿痛硬块,并伴有疼痛、发红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皮肤溃烂,需要做外科手术。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刚满1周岁,最年长的74岁,看着孩子因为疼痛日夜哭闹,老人辗转反侧,家属们心急如焚。

事情发生后,太原市某镇中心卫生院及时对所有患者进行救治,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多次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调查、采样检验,为患者们安排了公益律师、指派医调委评估调解。山西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专家作出评估,认为某村卫生室存在注射不洁、消毒不到位的情形,这是短期内造成多名患者感染的原因,判定某村卫生室构成医疗事故,承担完全责任。

责任明确了,19位患者的赔偿问题如何解决?经过医调委几轮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为此,19位患者先后向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东太堡人民法庭提起诉讼。

东太堡法庭受理案件后,进行了初步调查、研判,法官发现一系列问题:患者们的诉求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矛盾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此案牵扯部门较多;患者提供的资料缺少就诊病历或相关记录,存在鉴定难度……

“这个案子事关民生,必须妥善办好。首先,我们召开听证会,进行了专家会诊。”东太堡法庭副庭长、该案主审法官刘保荣介绍。法庭与医调委、区检察院、区卫体局、社区居委会、镇卫生院等部门以及19名患者的委托代理人召开了听证会,就村卫生室医生资质评定、经营运作机制、保险理赔、医调委前期评估、调解情况等内容,一项项进行沟通,为后续庭审、调解等工作打好了基础。

那段时间,法官们白天走访村卫生室等地查证,倾听医疗专家意见,晚上挑灯研究医疗文献,找准症结,厘清责任。“既要平衡19位患者的不同诉求,又要协调多方赔偿主体,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刘保荣说。

开庭前一天,刘保荣核对笔录、梳理证据直到凌晨四点多。次日早上九点,庭审准时开始,邀请区检察院、区卫体局和辖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工作人员30余人旁听庭审。

庭审结束了,根据事实证据作出判决,这是最快的结案方式。但是,患者们是否能及时拿到赔偿款?

刘保荣决定,在庭审基础上,继续对各方开展调解工作,做实定分止争。连续三个通宵,法官们翻着厚厚的卷宗,把每份医疗记录做成对比图表,通过庭前证据交换和开庭举证质证,认真计算每位患者的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

调解时,法官与每位患者逐一核对、逐一沟通。“按法律规定,医疗费、误工费都有标准,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您有什么想法?”

此时,一名患者的母亲情绪激动地喊道:“我要的不是钱!我要他们磕头认错!”刘保荣扶着老人来到窗前:“您看窗外那棵老槐树。”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老槐树枯黄的叶子正随风飘落,又是一年秋天。

“去年这个时候,你们还在为维权东奔西跑。现在叶子又要落了,难道还要等到来年春天?”满屋寂静,大家都冷静下来,逐一和法官沟通调解事宜。

同时,法庭启动府院联动机制,在政法委牵头协调下,与省医调委、区检察院、区卫体局、镇政府、镇卫生院、经济联合社、村卫生室、保险公司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共商赔偿方案。

联席会上,大家激烈地讨论着,赔偿方案改了7稿。连日的调解工作,刘保荣的嗓子早已沙哑,他一遍遍阐述着患者的诉求与法律依据,一遍遍讲明法理与情理:

“这场调解关乎19位患者的健康、关乎19个家庭的安宁”“咱们坐在这里,不是为了争个输赢,是要给这些老百姓一个公道”“换位思考一下,患者们承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赔偿方案必须合理、公正”……

刘保荣的话掷地有声,在场所有人都点头认可。经过多轮协商,赔偿方案最终落地。

“我们依托‘个案调解+类案处理’模式,妥善化解了这起系列案,向19名患者赔偿了51万余元,在今年春节前将赔偿款送到了每位患者手中。”刘保荣欣慰地说。

今年3月,19位患者的代表专程来到法庭,手上拿着三面金光闪闪的锦旗。老百姓的话纯朴、真诚,他们将心声都写在了锦旗上——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庭为人民!人民法官为人民!

初春的阳光明媚、温暖,在办公室投下长长的光影。刘保荣整理着新收的案卷,这时电话响了:“刘法官,我们是电视台的,想采访一下您办理的那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请您谈谈……”

刘保荣露出腼腆的笑容,他说:“没什么,我就是想把老百姓的事办好。”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白婕丨通讯员:刘婧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