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感染肝病科成功挽救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命

玉平健见 2025-02-09 14:22:48

患者倪阿姨于2025年1月2日因发热、畏寒、乏力、纳差、腹胀、尿黄4天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入院后化验结果显示肝功能转氨酶是正常值的几百倍,凝血指标显著延长,达到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病情十分危急,感染肝病科会诊后当日转入感染肝病科继续治疗。

急性肝衰竭死亡率高,病情非常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科主任孙伟及主管医生莫小娜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尽快为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1月3日、1月7日、1月10日、1月15日成功进行了四次DPMAS+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住院过程中并发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但经过积极治疗,患者肝功逐渐稳定,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症状明显缓解,最终好转出院。近日,患者家属特意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感染肝病科向医护人员赠送锦旗及感谢信,表达诚挚谢意。

肝衰竭是由病毒感染、酒精、药物、自身免疫、遗传代谢等各种因素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死亡率达到50%-80%以上。肝衰竭的救治方法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然而,人工肝技术的出现为肝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人工肝技术,是一种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暂时替代肝脏功能,它借助体外循环装置清除患者体内的毒性物质及代谢产物,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等各种必须物质,改善患者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了宝贵的条件并最终挽救患者生命。

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已为几十名肝衰竭继高胆红素患者进行了人工肝治疗,成功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未来,该院感染肝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为肝衰竭患者点燃生命之光。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

责编:阳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