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美国副总统詹姆斯·戴维·万斯携家人正在展开为期四天的印度之行,旨在推动两国贸易协定谈判。这场充满文化互动与政治博弈的访问,却因克什米尔地区突发的惨剧蒙上阴霾。万斯与妻儿在泰姬陵前微笑合影,其背后,却是26名游客遭屠杀的惨剧。

当地时间4月23日清晨,万斯与印度裔妻子乌莎带着三个孩子现身阿格拉。身穿传统印度服饰的一家人漫步在泰姬陵的白色大理石庭院,官方发布的照片中,11岁的长子维韦克与9岁次子尤恩专注观赏文化表演,6岁女儿米拉贝尔被父亲牵着手穿梭于琥珀堡甬道。这场家庭友好式外交的高光时刻,被精心安排在会见印度总理莫迪、考察拉贾斯坦邦之后。万斯在演讲中多次称赞印度“超越西方单一化模式的生命力”,并强调“美印贸易额有望在2030年突破5000亿美元”。

然而,当万斯在拉贾斯坦国际中心发表“共同繁荣”演讲时,300公里外的克什米尔正经历血色时刻。4月22日,四名“武装分子”在帕哈尔加姆旅游区查验游客身份证件后突然开火,造成26人死亡,多人重伤。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里,一名妇女跪在血泊中哭喊“救救我丈夫”,飞机在密林上空盘旋搜捕。一组织宣称对此负责,指控印度政府“通过移民改变当地人口结构”。这是该地区自2000年以来最严重的悲剧事件。

万斯夫妇在社交平台发文哀悼:“过去几日我们沉醉于印度的美好,此刻与受害者家属同在。”印度方宣布已击毙两名袭击者,搜捕仍在继续。这场屠杀将克什米尔的历史伤疤再次撕裂——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这片雪山环绕的土地始终是两国争议焦点。

万斯近日行程充满微妙时刻。随行记者注意到,万斯在斋普尔试穿拉贾斯坦传统头巾时,安保级别已悄然提升。阿格拉街头增设的临时检查站,与泰姬陵游客的笑容形成刺眼对比。

随着万斯家族结束沙丽穿着体验、离开希尔普格拉姆陶艺作坊,这场穿梭于文化遗产与地缘博弈之间的访问即将落幕。美印双方都清楚,当90天倒计时归零时,泰姬陵前的家庭合影能否转化为实质性的协定,仍取决于未来数周华盛顿与新德里的谈判桌。而克什米尔山谷未散的硝烟提醒着所有人:在经济数字与外交辞令之下,悲伤仍在南亚次大陆的断层线上悄然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