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乡下亲戚家的院子里总是堆满了各种新鲜采摘的农作物。
每次回家,老妈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她要忙着晒大葱、选红薯,因为这些可是家里冬天的宝贝。
记得有一年,大葱因为储存不当全烂了,老爸可是骂了一通,再加上下了大雪,一时间大葱成了稀罕物。
于是家庭会议上,老妈决定必须学习一些靠谱的储存方法,避免这样的糟心事再发生。
干藏法:简单实用的家庭储存方法干藏法是大葱最常用的保存方法之一。
干藏有多简单?
晒大葱、捆大葱、找地方挨着放,虽然听起来有些枯燥,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先将收获的大葱,放到阳光下晒几天,待外皮半干时,按照五六棵一捆,干燥通风处,根部朝下或朝上直立摆放。
再隔段时间拿出来晾晒一天,反复这样处理,多长时间?
老妈最拿手的回答:半个月左右,不麻烦!
这种方法保存到春节是没问题的。
北方的天气寒冷,可以通过用东西覆盖或者放室内干燥地方,避免大葱受到潮气的影响。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过的是啥高级生活呢,其实,这就是农民的智慧。
假植储存法:让大葱继续生长保鲜假植法适合储存量不大的家庭,比干藏法看起来还要高端点。
这方法的奇特在于,它不仅仅是把大葱保存下来,而是让它继续“活”着。
方法不复杂:找个花盆或者其他容器,添加一层河沙或土壤,把大葱根部朝下,紧挨着摆放好。
填满之后就可以放在阳台、窗台这样的地方,记得保持河沙或土壤略微湿润。
这种方法大葱不仅不会干枯、腐烂,如果温度适宜,还可能长出新叶子!
和花花草草一起养大葱,是不是感觉被农村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
都市生活的压力,有条大葱当你的小确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沟藏法:传统的长时间储存方法对于务农的一家子来说,沟藏法可谓是又接地气又实用。
选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挖一条小沟,根据大葱数量确定深度。
再简单不过了,把大葱根部朝下直立摆放进沟里,河沙或沙质土将根部埋没。
这个时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天气寒冷时,可以用玉米秸、稻草盖在上面,防止大葱受冻。
这个方法自古以来都是老农常用的,一直沿用到现在,也不会轻易出错。
红薯的室内自然储存技巧再说红薯,这可是老爸的心头好,红薯粥可是能让他吃出超满足的幸福感。
红薯大部分人的储存知识还停留在地窖里,而现在家里没有地窖的居多,那总不能把红薯当徒手蔬菜搁冰箱里冻着。
咋办?
用纸箱、木箱啦,稻草、厚纸代替地窖,一样可以长时间保存。
在箱底铺一层稻草或者厚纸,再把没有病虫害、没有损伤的红薯一层层放进去,每层红薯上面用厚纸盖上,放在温度在12-18度的干燥环境中。
如果储存多,就在靠墙的地方用木板或者砖大致搭个储存槽,底部垫稻草什么的。
注意四周要留点空间用干树叶、干稻壳填满。
千万记住,保存红薯不是放那儿一了百了。
室内储存红薯要注意几点: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度,一般12-16度比较适宜;储存地点远离冷风口,放在门口、窗口附近,红薯可受不住;天冷了四周和上面用草、树叶覆盖保温;用纸箱的不要搬来搬去,不停换地方只有坏事没好处。
大葱的干藏、假植、沟藏法加上红薯的室内储存技巧,老妈觉得生活多了些支配感。
家里的小伙伴们也信了:中国人当然最会在变化中找到一套自成体系的生活智慧。
农业的细节,都是先辈们多少代人经验的总结。
现代人的智慧和老农民的古法结合,谓之“现代土法”。
这是农业生活中最朴素的哲学,是我们与自然对话的经验。
在这样的家庭小日子里保存下来的不仅是大葱和红薯的新鲜,更是家人之间的情感。
读至文字尽头,如温暖入怀。
古老的土方法里透露出的是历代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与敬畏。
每一株大葱、每一个红薯保存过程中浸润的恋家情怀,终将永恒不灭。
大葱红薯在老妈的家里顺利度过每一个寒冬,而我们在这样的生活中琐碎中感受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