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金筷子当铜筷子卖掉,破烂王急中生智,数天后筷子回手

尔文史读 2022-10-06 16:02:53

明朝崇祯初年,北京城里有个名叫徐达辉的穷小子,是个靠收捡破烂儿为生的单身汉。徐达辉因为家里穷,没有读过书。爹娘将他拉扯到十四岁时,就因病相继离世。

此后,成了孤儿的徐达辉就在北京城里四处流浪,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不过,徐达辉毕竟是个聪明的健全人,一个人的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他却从不低三下四求人,也不去讨饭,而是四处求告,让人收留他打短工,换饭吃。

渐渐长大的徐达辉有了流浪和打工的经历,眼光也变得开阔起来,后来他就发现倒腾一些破旧东西多少可以赚些生活费,于是,他就开始走街串巷收捡别人留着没用,弃之可惜的破旧东西。

这一年,在城里转悠了几年的徐达辉,觉得城里人都很会过日子,就把目光转向了乡下。于是,秋天的时候,徐达辉就来到了乡下捡收破烂。

这天傍晚,徐达辉回到城里的家后,开始整理这一天在乡下收捡的破烂玩意儿,整理到天黑时,才把半车破烂玩意儿收拾后。

第二天,徐达辉拉着小半车还能用的破烂玩意到了集市上变卖。到中午时,这些东西差不多都变成了现钱,还剩下一双不起眼的筷子,来来回回过了几趟手,就是没有人买。

就在徐达辉见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少,准备收拾东西回家时,一个看衣着打扮,貌似很有钱的人走过来,拿起筷子看了看,就出一个徐达辉能接受的价钱,把筷子给买走了。

这个有钱人拿上筷子临走时说:“小伙子,以后别做这收捡破烂的生意了。你连这双筷子都分不清是金是铜呀,还真当铜给卖了!”徐达辉一听,心里可后悔了,可他嘴上却说:“我怎么能不认识金和铜呢!”

有钱人见徐达辉不肯低头,就说:“那你怎么卖这点儿钱?”徐达辉嘴还真硬,就说:“比这值钱的玩意多着呢!明儿我再拿来让你开开眼界!”有钱人见徐达辉死不承认,觉得自己讨了个没趣,就拿着金筷子乐呵呵地回家去了。

几天后,徐达辉又来集市上来卖收捡的破料玩意儿。有钱人这天也转了过来,他见徐达辉的破烂摊上摆着一幅画儿,题目叫《夜半钟声》,画面上有星星有月亮。

有钱人见这幅画很醒目,就走近端详了半天,可实在是没有看出个名堂,就离开了。可是过了几天后,有钱人再转过来时,见这幅画出现了月牙儿,就觉得有点意思了;于是,再过了几天后,那画上的月牙儿竟然渐渐变成了一轮明白了。

有钱人这下子明白了,他认定这是一幅宝画儿,就动了心思。这天,有钱人看见画儿还在徐达辉的摊上,就马上跑过来,一把抢到手说:“这幅画儿卖给我吧,价钱随你要多少!”

徐达辉一见有钱人,按住画说:“画你想要可以,价钱就是那双筷子,你得拿那双筷子来换!”

“啥?一双筷子?”有钱人一听徐达辉不要银子,反而要那双筷子,就心想:画儿好,筷子也好,可都是值钱货呀!有钱人心里明显画和筷子都想好。可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有钱人在心里认真比较了画和筷子的价值后,觉得这幅宝画要比金筷子值钱多了,于是他急忙跑回家去,把筷子取回来,交给了徐达辉。

拿到了价值连城的宝画儿,有钱人心里美滋滋的。他把画挂在自家墙上,和家人一起欣赏这幅能自动变换画面的画。可是,全家人跟着有钱人从初五看到了十五,也不见星儿稀,月儿贺,画上连个小月牙儿都不出。

有钱人心里没底了,就拿着画来找徐达辉,可接连几天不见徐达辉来集市。几天后,有钱人好不容易守株待兔地在集市上等到了徐达辉,就上前一把揪住他,问这画是怎么回事。

徐达辉也不生气,就不紧不慢地说:“我是个不识货的人,怎么知道这画是怎么回事,它不就是一张普通画吗?”

“什么,是一张普通的画?那你怎么敢让我拿金筷子来换呢?”有钱人听了,气急败坏了。

“画是普通的一幅画,可是您非要不可,还让我随便要价钱,我也没有要您的钱,只是让您拿我那双破筷子来换而已呀。怎么说我敢要您拿金筷子换呢?再说了,您明知道它是双金筷子,怎么就能拿铜筷子的钱买走我的金筷子呢?”徐达辉说得振振有词,有钱人被噎住了。

有钱人心想,就是亏了,也得亏个明明白白,于是他忍着心头的怒火,和气地问徐达辉:“行,那你说说这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怎么到我手里就不变了呢?”

早就知道有钱人会这样问的徐达辉笑了,说:“你换走的是其中一张画,这画一共有十五张。如果您还要,那十四张画儿也卖给你就得了!”

“啊……”有钱人这下弄明白了,敢情是徐达辉手中有十五张同样画面的画儿,前阵子是每天换一张画来卖。是自己想发财,想捡漏想疯了,才把初一的画儿当成宝画给买走的。

吃了哑巴亏的有钱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则故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旨为丰富文化生活,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虚构成分,请勿与其他挂钩,谢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