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说对了,“口无遮拦”引众怒的陈乔恩,给公众人物都提了个醒

梁君浩说 2025-01-23 15:53:48
何炅说对了,“口无遮拦”引众怒的陈乔恩,给公众人物都提了个醒

1月20日清晨,台湾演员陈乔恩突然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布两条瞬间引起轩然大波的微博。

字里行间充满愤怒,用词激烈,什么“谋杀案”“虚伪和恶”,直指一场因虐待而致命的宠物悲剧。

是谁,伤了她引以为傲的爱狗之心?

一切都与一只网红狗和一位网红训狗师的冲突事件息息相关。

这场“仗义执言”的战斗,还没来得及赢得掌声,反倒让陈乔恩陷入众矢之的。

围绕她的评论几乎全是质疑和不满,就连长期支持她的粉丝都难掩失望,一个接一个地留言:“我喜欢你这么多年,怎么现在变得让我想脱粉了呢?

事情要从一只名叫“艾特”的阿拉斯加犬说起,这只狗本来就是社交媒体上的“明星宠物”,背后却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曲折命运。

艾特曾是“问题狗”的代名词,不仅咬伤过主人的胳膊,还让房东的父母住进了医院,甚至到了它的原主人都想要放弃的地步。

这是个危险的“恶犬”,在它的前主人将它交给一位有着上千万粉丝的训狗博主潘宏之前,安乐死似乎成了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潘宏,这位名气不小的训犬师,却有着不小的耐心和自信。

他接手过不少“棘手案例”,对于许多犯了毛病的狗,他的训练方法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艾特显然是个不折不扣的“硬茬”,它的不良反应不仅频繁,还有极高的危险性。

令人惊讶的是,在潘宏耐心细致的训练下,艾特逐渐发生变化。

那个曾经充满攻击性、让人谈之色变的阿拉斯加犬,竟成为一只能够温顺乖巧出镜的网红狗。

它的“蜕变”,让潘宏的社交媒体流量居高不下,也让许多人重新认识了艾特,甚至喜欢上了它。

就在今年春节的前夕,粉丝们在评论区刷屏,催促潘宏给艾特安排一次直播洗澡。

1月19日晚,这个如期而至的直播聚集了400多万观众——原本该是一次充满欢乐的活动,却因为意外,变成了让人心碎甚至愤怒的悲剧。

直播开始时,一切显得井然有序。

潘宏为避免艾特咬人,提前用扎带绑住了它的嘴巴,随后和助手熟练地清理它的毛发。

水池、泡沫、欢笑,还有狗狗偶尔的挣扎,这些场景都让前半部分显得轻松而融洽。

到了后半段,狗狗的挣扎突然变得激烈起来,几次试图逃离水池。

屏幕前的观众开始感觉不对劲,而潘宏似乎并未过多在意,还用力按住不安分的狗。

很快,这种剧烈挣扎消失了,艾特静静地趴着,一动也不动。

而最后定格在屏幕上的画面则更让人心寒——狗嘴边渗出了血迹,眼神空洞无神,身体偶尔无意识般抽搐。

就这样,本该快活化解一身污垢的洗澡直播,结束在了无数人心头蒙上阴影的一个瞬间。

翌日,潘宏发出长文承认艾特已不幸去世,同时解释称它的死亡原因可能是天生心脏存在缺陷。

他还表明那直播意外与虐待无关,并提出可以通过尸检证明。

这份声明依旧没能安抚愤怒和悲伤的网友们。

大家纷纷质问:如果事发原因与心脏有关,为何直播中没人发现狗狗的异常表现并采取措施?

更有网友表示,眼睁睁看着狗狗窒息却依然冷漠对待的画面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乔恩的发声彻底将这场舆论的火焰推上新高度。

当晚,她晒出自家爱犬的温馨照片,动情地写道:“希望所有毛孩子都被温柔对待。

”而第二天,她的情绪愈发强烈,直接公开指责潘宏“谋杀”,并称其为了流量罔顾动物生命,更毫不留情地喊话“做一个恶人不配喜欢毛孩子”。

她的正义感来得那样猛烈,但在网友们看来,这番言辞显得激进又没有依据。

于是,原本因为宠物事件发酵的争论,此刻转移到陈乔恩身上。

网友们开始以各种形式反击她的言论,质问她是否了解事情全貌再下定论。

有人讥讽,甚至认为“这些所谓的爱狗人士,只会在宠物去世后站在道德高点发声,生前又有几个人真正关心过艾特的处境?

”许多理性的声音在微博占据上风——他们认为,艾特的悲剧固然让人痛心,但把责任直接归咎于潘宏,还定义为“谋杀”,未免过于片面且情绪化。

诚然,陈乔恩深爱动物的情感是毋庸置疑的,她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与宠物的点滴生活,甚至不遗余力地站出来为动物保护发声。

这份初心让许多人感动。

这一次,她或许没能深思熟虑地平衡情绪与事实,把控住公众人物发声的尺度。

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充分认识到艾特是一个特殊个案——潘宏虽然没有完美处理这次意外事故,但正是他的努力让艾特有了第二次生命,短暂却比以往更幸福的时光。

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就像放大镜下的光点,言论无论褒贬都会无限延展,影响深远。

回顾陈乔恩这次翻车事件,她因为没搞清真相的冲动发言,不仅触怒路人,也引发部分粉丝在评论区“脱粉宣言”。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你表达的不是爱,是狭隘。

或许,这场风波比起艾特和潘宏,更直击公众人物背后的责任感。

网友期待明星发声,但盲目站队和煽动情绪化的声音,有时候非但不能促成理性讨论,反而会在舆论场引发新的暴力行为。

这次的陈乔恩,就像当年的另一个例子——演员马苏。

因一时信任错误,当初为李小璐事件帮腔,最后反转后却沦为众矢之的。

至此,事业一蹶不振,大众甚至对此事耿耿于怀。

人们时常说,言语是一把双刃剑。

特别是公众人物,发出每一句话前都应该考虑清楚后果和逻辑。

是非之地,慎言总胜于任性而为。

对陈乔恩来说,这次冲动的代价或许可大可小,但绝对是值得所有人反思的一课。

舆论的风暴随时可能平息,但留下的教训却必会长久回响。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