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首相来华一趟杀出新通路,欧洲按捺不住,主动找中方谈条件

兵说 2025-04-15 09:33:43

眼见着西班牙首相访华带回大礼包,欧盟心里按捺不住,开始主动找上中国“谈条件”,电动车也要“求和”?

据媒体报道,中欧高层日前进行了一场远程会谈,双方一致决定,尽快举行电动车价格承诺谈判,注意“价格承诺”这四个字,下文会有专门说明。另据玉渊潭天透露,目前中欧双方团队已经开始行动,就此事进一步接触。这事说来也巧,前脚西班牙首相刚从北京回去,后脚欧盟那边的姿态就变了。

咱们都知道,最早的时候欧盟态度多强硬。去年还在那边敲锣打鼓地对中国电动车搞所谓“反补贴调查”,气势汹汹地高举“去风险化”大旗。但现在呢?嘴上说是“要确保最低价等同于关税后的市场价”,但背后其实已经是换了个方式继续让中国电动车留在市场了。

毕竟这回不是你征税我们受着,而是你不征税,我自己控价,利润反而能回落到中国车企手上,欧洲绕了一大圈,反倒成了对中国车企变相让利。

现在比亚迪、MG、哪吒、零跑这波新势力,专门盯着欧盟市场啃,架势绝对是有备而来。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都动工了,MG在英国都快成“国产车代言人”了,这架势欧盟想出手挡也有心无力。欧盟也不是傻子,看到当前形势之后,自然知道“打是打不赢的”,那怎么办?只能下场谈。

要说这波还得看西班牙那位桑切斯,虽然外表是来中国谈肉类樱桃等合作的,其实重点还是新能源合作的。

这背后说明了啥?说明他清楚得很:再喊“去风险”,就业顶不住;再说“脱钩”,企业先跑了。当初疫情那几年中国稳供应链,现在全球产业链也绕不开中国,这不是耍耍嘴炮就能解决的问题。

西班牙这波带回的“礼包”,里面有农业合作、贸易合作以及最重要的工业电动车合作,等于是在欧盟内部起了示范效应,欧洲大哥二哥德国法国估计也开始坐不住了。谁都知道新能源这仗不能输,可偏偏本土品牌疲软、技术落伍,还卷不过中国车,那只能另辟蹊径。

咱们看法国那边,雷诺已经开始和吉利搞合作了;德国大众、宝马也在中国加码投资,嘴上喊分散风险喊得响亮,行动上比谁都积极。

中欧这一步谈判,说白了,是中方在拿捏节奏。有人要真以为是中方“怕了欧洲调查”才出手,那可就低估这局棋了。

我们来算笔账:原来你欧盟收46%的关税,这笔钱进你腰包,中国企业少赚。现在我们通过“价格承诺”谈判,把售价提上去,但你不收关税了,利润就进了我企业的兜里。中企既保住了市场,又拿到了钱,这叫双赢,你那边看似保住了产业,其实只是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

这招,其实跟之前对澳大利亚、立陶宛那些国家谈贸易时的套路如出一辙。我们不轻易撕破脸,但一步步把主动权握在手里。

值得一提的是,别看现在美国还在那边高谈阔论“中国威胁”,真等中欧把电动车规则谈成一套,他们怕是要焦虑出新高度。

原因很简单:中美现在谈不下去,欧洲要真和中国打通经贸这条路,美国的孤立策略就彻底落空了。毕竟欧洲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占比14%,中企要是进得来、站得稳,那这场新能源竞赛基本胜负已分。

如果欧洲都妥协了,美国再搞脱钩,只会自己掉队。甚至可能还得反过头来求中国再卖点便宜电动车给他们,稳一下本国通胀。

就像当年中日贸易关系打开后,日企抓住了中国消费升级红利一样,现在西班牙打开的这条“新通路”,对整个欧洲,甚至对中国汽车出口全球战略,意义都不小。

电动车表面是贸易纠纷,背后其实是产业链、市场、定价权的深度较量。欧盟这一波从“反补贴”到“价格承诺”,从“调查”到“接触”,态度之转变,值得细细品味。而中国则依旧贯彻一套逻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既守住红线,也能创造空间。欧盟主动谈条件,说明谁掌握了节奏,谁就在这场局里占据上风。说白了,这不是求和,而是控局,谁是坐在牌桌上的主人,谁是坐不住的那位,这一看便知。

0 阅读:100

兵说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