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带妻子隐居山村,11年花掉350万,积蓄花光被迫回去上班

时生的手记 2022-01-04 19:53:46

作为我国知名的两座顶级学府,北大清华一直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教育宝地,那么在这些大学之中诞生的顶尖学者也就是众多教授,他们的生活应该非常的优渥。至少相较于常人,不会为柴米油盐而操心,有着崇高的理想以及人生目标,同时对于很多物质方面的追求已经不再重视。

但其实北大清华的教授们也是人,他们也会经历人的七情六欲,因此面对一些物质上的生活他们也会有最基本的需求。但曾经的历史上有一位北大的教授,却是震撼了无数国人,原来在他从北大毕业并任职教授以后,经过几年的教书生涯,忽然选择带着自己的妻子离开大城市去到深山老林之中隐居。这一个曾经去深山老林隐居11年,花费了足足350万的北大教授王青松,现在过得如何呢?

求学经历

出生于1952年的王青松身处洛阳市的一个小县城之中,他们家中大多都是以种地为主的世代农民,而等到王青松父辈这一代时,他便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同样没有给予太高的期望,他认为只要王青松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就足够了,至少相较于他们的祖辈来说,已经算是一位知识分子了。

但是从小不服输的他,面对学业并没有任何的玩闹形式,相反他对于自己的每一门成绩要求都非常严苛,这也让他在当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去到了高中,每一门学科基本上都是全优。

怀揣着对知识渴望的心态,在高一时他已经掌握了高二所有要学的知识点,等到高三的时候,他已经把整个高中的知识全部温故并且掌控,这也让他最后以洛阳市文科第1名的成绩考入到北京大学法学系之中。

面对这一个洛阳状元,王青松一家自然也是非常开心,就在他们以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以后的日子中出人头地,并且有着不小发展空间时。王清远在毕业后的几年,仅一个举动,却是让全家人都难以理解。

人生经历

即便是进入了北京大学以后,王青松的成绩凭借自己的智商以及头脑,在全年级的排名依旧前列,同时良好的性格也让他在大学4年积累了不错的人缘,大家对于这一位好大哥也是回报极高的善意。

同时老师以及教授们也是非常喜欢这一个敏慧的学生,不过在了解了当时的就业环境以后,王青松没有选择出去工作,而是报考了本校研究生,想要在毕业后就地任教。

因此在经过两年的艰苦学习后,他在1983年成为了北大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刑法商法以及民事诉讼的课程。可以说在他任教的最初几年是非常的开心,但是等到后面他却反而有些厌倦这样的生活,因为他一眼就看到了自己一直干到60岁退休的经历,也知道了在后面自己的执教生涯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因此后面王青松便把目光放到了养生方面,作为一个法律学教授,他却对养生以及健身感到兴趣,这让他在全国诸多地方周转并且演讲。结合他本就不俗的教育背景,也让他一跃成为了当时国内知名的养生专家,颇具权威性。

“躺平”回农村

这让王青松的名气得到了极快的传播,也给他带来了不菲的财富收入,乃至让他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人生伴侣,妻子张梅。

两人在步入了婚姻殿堂以后,后面的人生却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美好,不仅因为长期在外演讲,导致王青松遭到了校内很多领导的排挤,甚至是妻子张梅在学校中的遭遇也有些不尽人意。

因此在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王青松做出了一个震惊整个北大的选择,他们辞去了各自的教职工作,转头跑到了北京和河北相交的一个村庄隐居。在这里他们过上了起早贪黑,下地种田的生活,他们用20万租下了一个2500亩的庄稼地,想凭借着自己的双手进行劳作,自己自足。

但是好日子不长,两人的特殊经历以及他们的社会标签,让他们脱离集体之后,即便是刻意接受,但依旧是让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也让他们过得十分艰难。因此在经过了11年的隐居生活后,他们不得不决定重返社会,而此前他们在网络上被大肆传播,会通过教自己儿子《千字文》、《三字经》来完成最早的知识启蒙,后面也是不了了之。

作为两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孩子,按理说有的他们的亲身传授,他们的孩子应该不会太差。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在没有现代教育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小孩子在离开了山村去到学校以后,相反没有现在孩子的那般接受能力,同时11年的隐居生活,也花光了他们的350万的所有积蓄,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归现代社会,重新去工作。

0 阅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