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教育,到底是保护还是束缚?

品言谈人间趣事 2024-12-07 20:56:37

《南方周末》有一篇“没有´问题´的´问题学生´”的报道,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主席、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在致辞时开宗明义,“要改变问题学生,首先得改变问题教育。改变问题教育,必须改变问题教育的实施者,也就是问题教师和问题家长。”

李镇西很客气啊,把造成“问题学生”的问题安到了问题教师和问题家长头上,怎么我感觉根本就没有追究到底,学生要成才少不了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与培养,可是更少不了整个社会环境的熏陶与塑造。

就如看到这个养鸡“神器”,球形养鸡笼,我就想到现代教育。

看似给孩子一片天,实则手脚被无数条条框框束缚着的,可望不可及!

鸡的祖先曾是称霸地球的恐龙,但是进化后又遇到人类驯养,失去了野性,成为了温顺而且任人宰割的家禽。

这现代教育不就是如此吗?

入幼儿园开始,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就给孩子套说一个又一个“行为规范”。学生评价都是一套又一套标准,年复一年,一届又一届,周而往复,这不就是工厂流水线那一套吗?

这哪里是教书育人?

不是说教育是百年大计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可是现在教育年年目标、日日计划,最终就和工厂流水线一模一样。

难怪马斯克不认可美国现代流水线式教育,所以自己办了一个学校,甚至连年级都不分,科目好多也不开,老师就是真正的“甩手掌柜”。

“流水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所以最后找工作不好找,好多又进了工厂流水线,从一个流水线到另一个流水线。

这是学校的悲哀!

这是社会的悲哀!

当然我不是说学生不能进流水线,我说的是很多学生是被逼无奈没得选择为活着而不得不去流水线工厂。

踏入学校开始学生就一天天失去了“自我”,这就是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共谋”的结果,没有给孩子真正成才的空间,何以成为参天大树?

没有给栋梁之材的空间,何以企盼栋梁之材。

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单独完不成教育培养国家人才目标,所以现在搞了“教联体”。

不过,我还是觉得周围什么都想到了,唯独单单没有想到学生这个主体。

这不就又是多套几个“好意”或者说规则吗?

还学生成才的天空!

给学生成才需要的空间!

我们国家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要把孩子成才空间打造成标准了,教会孩子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

看看现在网上是非不分,善恶不辩这就是社会毒药!

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古代帝王讲究与民同乐,其实我们也应该和孩子讲究一下“与其同乐”!

简单说就是我们应该反思如何在保障孩子获得必要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天赋。

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而不是将他们困在一个个无形的笼子里。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打破传统教育的一些束缚,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多元和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天空下茁壮成长。

详细计划我就不发在这里了,这是我准备创业的,只是现在在找伙伴一起打造。

0 阅读:0

品言谈人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