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秦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这首叫做《小草》的歌曲在80年代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随着这首歌的流传,中越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重新进入了国人的视野,而发生在老山的战斗,揭开了两国边境又一轮冲突的故事。
▲老山全貌
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越必争之地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东南部中越边境上,横跨原12、13号界碑之间,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点1422米。从地势上来说,老山山高坡陡,峰险谷深,原始森林茂密,山内雾大多雨且毒虫蛇蚁很多,当地有谚语“猴子难上老山顶,山羊难攀老山岩。”可见自然环境之恶劣。
老山的战略价值在于:其制高点如同两扇大门,牢牢控制着麻栗坡至越南河宣省的通道,可随时观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监视中越两国边境方圆20多公里的地区,如果要从文山州去往越南,唯一的道路就是经过老山的干道,所以真乃一夫当关,因此中越两国谁占领了老山,谁就把握了从滇东南通往越南的命脉。
▲老山制高点
持续九年的老山战役,最终结局如何
老山战役可以说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延续。1979年,历时一个多月的对越自反击战结束后,不甘心失败的越南卷土重来,派兵侵占了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等重要制高点,在1979-1984年这五年的时间里,越军对我国边境军民共发射枪炮4万多发,打死打伤民众235人。在老山上,越军精心构筑了大量各种各样的工事,包括埋设地雷,设置暗堡,安插竹签等,形成了一套进可攻,退可守的防御体系。
▲解放军向老山集结
为了打击越军的挑衅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尊严,1984年4月28日解放军昆明军区开始了对老山的拔点作战,经过18天的浴血奋战,解放军全面收复了老山、者阴山等地。在这之后,为了驱逐仍然不断滋事,频繁入侵的越军,进一步巩固边防和锤炼军队;从1984年起,解放军从各大军区抽调部队开始了轮番作战,这就是日后我们常说的老山轮战。同时部分新装备也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检验,比如81式步枪、79式狙击步枪、79式冲锋枪、红箭-73反坦克导弹、“辛柏林”反炮兵雷达等都在老山战役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到1989年停火时,老山主峰仍牢牢地控制在我们手里。后来随着越南领导人的变化及国际形势的重大改变,经过双方领导人的会晤协商,1993年4月1日零时,我军转为正常守备,撤销云南前线指挥部,历时9年的老山战役宣告结束。
中越边境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除抗日战争外,耗时最长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意义非凡,不仅在于军事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9年的时间里,中国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经济飞速发展,国力不断的增强令世界瞩目,而且极大的推动了我军的现代化进程。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越南几乎举全国之力倾注于这场战争中,与此同时,为了维持柬埔寨与中国的两线作战,不得不长期保持几十万的军队,作为小国的越南很难支撑数量庞大的军队长期两线作战,不仅造成了国力的削弱,还搞得国内民不聊生。
▲老山战役中著名的“兰剑-B”行动,这是我军第一次采用微波传输技术对战斗过程进行直播的战斗
战火已远去,青山依旧在
▲现在的老山
时光荏苒,一晃30多年过去了,按照当时两国达成的协议,在老山的全部7个高地中,1、2、3号高地和主峰归属中国,5、6、7号高地归属越南,原来争议最大的4号高地现归两国共同管理。如今的老山早已成为了一个集旅游观光,边贸购物,爱国主义教育等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而当年烽火硝烟的战场被专门开发修缮成了老山自卫反击战遗址,成为社会各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十年战争期间,人民军队同云南人民一道,锻造了“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树立了“理解万岁”,“八十年代的上甘岭”等精神丰碑,《高山下的花环》,《血染的风采》,《再见吧,妈妈》等经典影视歌曲作品成为了几代人的记忆。
▲“老山精神万岁”汉白玉纪念碑,高1.984米,宽0.428米,寓意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
如今对抗已成为过去,经过80年代的剑拔弩张后,今天的中越关系在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越南如今也在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倡议下积极的与中国展开合作。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年前线的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所做出的贡献。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枪炮轰鸣的战场,如今经过当地人民的建设,呈现一片和平安宁的景象,巍峨雄伟的老山依旧耸立在中越边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氛围,使老山这座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名山显得更加美丽与神秘。
谨以此篇文章献给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44周年。
▲位于老山主峰北侧的纪念馆和老山主攻连副连长张大权烈士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