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84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别小看这小小一摸,血管堵没堵,身体其实早就给了信号,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查。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话,告诉你,怎么通过摸身体这一处,初步判断血管是否干净!
1. 血管堵塞的第一道警报:脉搏血管堵了,最先出事的,不是心脏疼,而是脉搏变了。脉搏,就是血液流动的节奏。要查血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摸脉搏,尤其是脚背动脉。

脚背动脉在哪里?就在脚背上,大脚趾往脚踝方向划一条直线,中间偏一点的位置,轻轻一摸,能摸到跳动感。这,就是血液流过的声音。
如果摸不到脉搏,或者脉搏特别弱,说明血管可能已经有堵塞风险了。
2. 为什么摸脚背动脉这么重要?因为血液循环是有顺序的。心脏往外泵血,最先到头部,再到四肢,最远的地方最容易出问题。脚,就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最远端。

如果连脚背动脉的血流都正常,说明大血管基本通畅。但如果脚背动脉摸不到,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甚至闭塞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中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率在5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8.3%。而且,很多人一开始没症状,等到腿疼、走不动了才发现,血管已经严重堵塞。
3. 脚背动脉摸不到,一定就是血管堵了?不一定。要注意,有些人天生血管分布就比较深,摸起来难度大。还有天气冷、手法不对等,也可能导致摸不到。

但如果你一边能摸到,一边摸不到,或者两边脉搏明显不对称,这就很值得警惕了。因为血管堵塞,通常是单边开始出问题。
最好的办法,是找医生做踝肱指数(ABI)检测,简单快速,准确率高。健康人的踝肱指数在0.9到1.3之间,低于0.9,提示动脉狭窄,低于0.4,就很严重了。
4. 除了脚背,还能摸哪里?摸脉搏,除了脚背动脉,还可以摸手腕的桡动脉(就是医生给你把脉的位置),还有颈动脉(脖子两侧靠近气管的位置)。

不过,最灵敏的还是脚背动脉。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管最细,最容易受影响,最早出现异常。手腕和颈动脉的异常,通常是血管已经堵得很严重了,才会表现出来。
5. 血管堵塞,身体还会有哪些信号?除了脉搏异常,血管堵塞还会给出其他信号,比如:
腿凉:一条腿比另一条明显凉,尤其在冬天。走路腿疼:走一段路就小腿疼,休息一下又好转,叫做间歇性跛行。脚伤不愈:小伤口久不愈合,甚至变成溃疡。
这些都是血液供应不足的表现,千万别拖,应该尽快检查。
6. 为什么血管会堵?血管堵塞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简单讲,就是血管壁上沉积了脂肪、胆固醇等垃圾,时间久了形成斑块,像水管里的水垢一样,把管道越堵越窄。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大推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资料显示,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达40%以上,而血脂异常正是动脉硬化的第一步。

好消息是,早期血管堵塞是可以逆转的。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稳定甚至缩小。
关键就是三件事:
管住嘴: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迈开腿:规律运动,哪怕每天快走30分钟,也能显著改善血管健康。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伤害血管内壁,加速堵塞过程。
必要时,医生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降脂、降压、抗血小板等药物。
8. 关于血管清洁,有哪些误区?首先,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或者保健品能直接“清洗血管”。所谓吃什么就能疏通血管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真正能让血管保持通畅的,是长期控制好血脂、血糖、血压,而不是靠某一餐、某一药。另外,动脉硬化斑块一旦形成,很难彻底消除。所以,早预防、早发现,比事后治疗重要得多。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就要格外注意了:
年龄超过50岁有家族心脑血管病史吸烟史超过10年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这些人群,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血管健康筛查,包括血脂、血糖检测,必要时做踝肱指数检测或者血管超声检查。

血管堵没堵,脚背动脉会告诉你答案。脉搏正常,血流顺畅,心脑健康才有保障。如果摸不到脉搏,或者两边不对称,别犹豫,赶紧去医院做检查。
血管问题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一样不能掉以轻心。早预防,早发现,才能远离心梗、脑梗这些大杀手。记住,血管健康,才是真正的长寿密码。
参考文献: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R].2022年12月.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R].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