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总是充满了变数。有些国家,因为一时的冲动和错误判断,在外交道路上走上了一条弯路,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陷入了困境。立陶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几年前,当立陶宛做出一系列挑衅中国的举动时,恐怕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行为会给本国带来如此深远且负面的影响。2021年,这个东欧小国像是被一股莫名的力量驱使,不顾中方的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做出了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恶劣行径——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一行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激起千层浪。
立陶宛(资料图)
中国,作为一个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国,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中方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驱逐”立陶宛驻华大使,并召回驻立大使。曾经还算友好的两国关系,在立陶宛的错误行径下,瞬间跌入了冰点。这一外交风波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很快就体现在了经济层面。立陶宛的商品曾经在中国市场上拥有一定的份额,但随着关系的恶化,他们的商品再也无法顺利进入这个庞大的市场。对于立陶宛这样一个经济并不十分发达,且对国际贸易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来说,失去中国市场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然而,在做出这些错误决策的时候,立陶宛似乎还沉浸在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抱紧美国和欧盟的大腿,就可以无视中国的核心利益,也不用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在他们的想象里,美国和欧盟会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在国际事务中为他们撑腰。可是,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先看看欧盟这边,近年来因为俄乌冲突等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自身都陷入了重重困境。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经济体,也都被经济衰退和危机所困扰。在这种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欧盟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照顾立陶宛这个边缘化的“小兄弟”呢?曾经承诺的支持和援助,在现实面前变得遥不可及。
特朗普(资料图)
再把目光转向美国,这个立陶宛眼中的“超级靠山”。美国向来擅长用一些空洞的承诺来拉拢其他国家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对立陶宛,他们也只是嘴上夸一夸,鼓励其在国际事务中做出一些迎合美国的举动。但真到了需要拿出实际行动,给予立陶宛经济援助或者其他实质性支持的时候,美国却总是遮遮掩掩,不愿掏出真金白银。就拿乌克兰来说,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在前线“冲锋陷阵”,可最终又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多少真正的好处呢?不仅如此,美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比如特朗普可能推出的大范围关税政策,更是让全球贸易体系都面临巨大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下,其他国家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纷纷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中国庞大的市场和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成为了众多国家眼中的“香饽饽”,而立陶宛却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被排除在了这个机遇之外。
在经济上遭受打击的同时,立陶宛还幻想着能从与台湾地区的“交往”中捞到好处。台湾当局为了给自己营造一种“国际地位”的假象,对立陶宛抛出了一些看似诱人的“橄榄枝”。先是声称提供10亿美元的信贷支持,后又宣布建立2亿美元的“基金”,甚至还说要帮助立陶宛发展半导体产业。这些承诺听起来确实很诱人,立陶宛似乎看到了一条摆脱经济困境的“捷径”。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根本没有能力兑现这些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立陶宛逐渐发现,这些所谓的“好处”不过是镜花水月,根本无法解决他们实际的经济问题。
立陶宛新任外交部长科斯图蒂斯·布德里斯(资料图)
据海峡网报道,当地时间1月10日,立陶宛新任外交部长科斯图蒂斯·布德里斯对记者表示,立陶宛有意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还强调需要在北京设立一个正常运作的大使馆。这一表态,看似是立陶宛想要修复与中国关系的积极信号。然而,这位外长却还嘴硬地坚称,两国关系跌入低谷不是立陶宛造成的。这种态度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明明是自己国家的错误行为导致了如今的局面,却不愿意承认错误,这又怎么能让中国轻易地接受他们修复关系的请求呢?
其实,立陶宛并非第一次表达想要修复与中国关系的意愿。去年11月22日,立陶宛新总理帕卢茨卡斯曾公开表示,对恢复与华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支持通过恢复两国外交大使来修复关系。但他同时又强调,立陶宛不会“不计代价”来修复对华关系,也不会改变目前的政策,包括继续保持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这种矛盾的态度,让人感觉立陶宛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来修复关系。更让人失望的是,不久前(1月7日),帕卢茨卡斯又否认了上任前“将寻求恢复与中国全面的外交关系”的说法,称其言论被“过度解读”,还强调恢复两国关系将“充满坎坷” 。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无疑让中立关系的修复变得更加困难。
而在去年11月29日,立陶宛外交部还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宣布将中国驻立代办处有关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限期离境。这一粗暴挑衅行径,更是让本就紧张的双边关系雪上加霜。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并明确指出,立方在涉台问题上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背弃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导致中立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中立关系降级3年来,立方反而变本加厉,一再破坏双边关系。中方要求立方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为中立关系制造困难,同时保留对立方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中方希望即将成立的新一届立政府能够顺应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为中立关系正常化积累条件。
从立陶宛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们现在想要修复与中国的关系,更多的可能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看到了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意识到与中国彻底闹僵对自己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但是,他们在政治上却又不愿意放弃那些错误的路线,不愿意真正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既要又要”的想法,实在是过于天真。在国际关系中,没有谁会无条件地接受一个犯错却不认错的国家的示好。
立陶宛新总理帕卢茨卡斯(资料图)
对于中国来说,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容置疑和践踏的底线。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任何国家想要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都必须首先承认并尊重这一原则。立陶宛如果真心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仅仅表达设立大使馆的意愿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公开承认在涉台等问题上的错误行径,向中国人民真诚道歉,并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中国的信任和尊重,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创造条件。
在国际舞台上,每个国家都应该明白,外交决策关乎国家的兴衰成败。像立陶宛这样,因为一时的冲动和错误判断,而陷入外交和经济困境的例子,应该成为其他国家的警示。一个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不能被短期的利益所迷惑,更不能忽视国际准则和其他国家的核心利益。只有秉持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赢得尊重,实现自身的发展。希望立陶宛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希望其他国家能从立陶宛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共同维护一个和平、稳定、公平的国际秩序。
甘当美欧附庸与棋子,葬送国运,立陶宛应该为自己的政治幼稚付出代价!
小国立陶宛在中国面前的作恶,只有往死里打,让他们永远的长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