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义冢是什么?华侨义冢在哪里?哪怕你去中国华侨之乡江门问问,恐怕也没多少人知道。这是一段曾经被尘封,如今也鲜为人知的历史。所谓的“华侨义冢”,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新会的慈善机构收埋无主华侨尸骸的墓地。目前,在侨乡新会共发现华侨义冢6处,约3800穴,现仍保存的4处,约2500穴,而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就是位于新会区会城街道仁义村的金牛山华侨义冢。
在广东新会的会城街道,有这么一处墓群,埋葬的都是无主的华侨尸骸,一百多年前他们为了生活漂洋过海,却不幸命丧他乡,稍微幸运的是,他们的尸骸最终还能叶落归根。背后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广东五邑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特别是清末民初,为了生计,大量的金山伯们漂洋过海,很多人从此改变了自己和后代的命运。
但也有很多人却只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当时去北美、南洋的劳工们,从事的大多是垦荒、开矿、筑路等工作,条件恶劣,加之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很多劳工会因此而丧命。
中国人故土观念重,都希望能够叶落归根,谁也不愿意葬在海外他乡,但很多劳工又是孤身一人,并无亲人处理后事。于是海外的华侨组织便收集这些华侨尸骨分批运回香港,暂存在香港的东华医院设立的东华义庄。
在港的亲人或者同乡会、善堂等团体认领遗骸后,返回内地故乡安葬,逐渐香港东华义庄成为全球华侨棺骨原籍归葬的中转站,还形成了一条从海外到香港再到新会,再返回原籍地的归葬路线。
新会的慈善机构仁安医院、积德社、仁育堂等,接收到香港回归的骸骨后,会发布棺骨认领通告,待有关的慈善机构或亲友认领回乡安葬,逾期无人认领的棺骨,就由慈善机构统一安葬在会城城西一带,也就形成了新会的华侨义冢墓群。
随着时光推移,这些华侨义冢被人遗忘,被树林掩盖,自1992年至2001年,新会先后发现了多处华侨义冢,这些苦命人的故事,又逐渐被人知道。
金牛山华侨义冢是现存华侨义冢的代表,这里建于民国时期,由仁安医院安葬,现墓穴分三块分布,共有1508穴。
均为半圆形的沙灰穴,红阶砖墓碑,半圆形坟头,排列陈行,每行5至6穴。
墓碑上文字主要写着姓名和籍贯,还有安葬时的编号。新会本地的一般写本县、本城,以及古井、茶坑等具体地名,广东地名的还有惠阳、东莞、番禺、开平、台山、罗定、高州等,外省的还有湖南、广西等。
还有不少女性的墓碑,已婚的写着“XX氏”,未婚写着“XX姑”,带“亚”、“阿”的墓碑也很多,新会方言中,“亚”、“阿”作为名字的前缀是同义的,可见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人的全名,只能刻上“阿彩姑”这样的名称。
还有一些墓碑上没有家乡,或者姓名也不齐全,还有几座“无名氏”的墓。总之,埋葬在这里的都是无人认领的苦主,足可见他们当时在国内的社会地位和在海外的艰难处境。
如今,金牛山华侨义冢先后被列入江门市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被较好地保护,希望现存的几块义冢不要再被破坏,让后人知道至少有这么一段历史。
从有关资料上显示,目前新会保存下来的4处义冢是黄冲坑鹤嘴义冢(金牛山义冢,导航众鑫锯木厂),共1508穴,葬于民国年间,是目前发现的义冢中规模最大的。黄坑海槐义冢(新会二轻机械厂后山上),19世纪旅美华侨义冢,386穴,葬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从碑记中得知,墓主中男性361人,女性25人,女性中未婚的有8人。黄坑木山安南埠(越南)义冢,约200穴,葬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目前所发现义冢中年份最早的。黄坑大槐义冢,当地人称“豉油岭”,原葬时间为19世纪末,共441穴,此冢可能是收集世界各地华侨骸骨于重修时再葬。
除了金牛山华侨义冢外,其他3处华侨义冢信息很少,不太好找。虽然都是无主的墓,但见证的却是一段历史,华侨漂洋过海又叶落归根的历史,见证的也是一种传统,华人骨子里崇善积德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