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雪技术也被卡脖子?没雪的北京,冬奥会如何实现“用雪自由”?

载闻达人 2022-02-05 13:19:34

与夏季奥运会不同,冬奥会对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不仅需要温度达到要求,还需要冰和雪。2021年是我们国家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且整个东亚地区降雪都很少。北京现在是处极度缺雪的状态,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北京该如何让冰雪项目顺利进行?如何去实现“用雪自由”呢?

历届冬奥会

实际上,并不是本届冬奥会有“缺雪”的问题,“缺雪”是历届冬奥会的难题。1932年的第三届冬奥会是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当时恰好碰到了反常的高温天气,在距离开幕式还有10天的时候,当地依然没有雪覆盖,最后只能被迫将高山上的雪运到比赛场地。

没有雪不行,雪多了也不行,1998年长野冬奥会在开幕式前一个月还没有什么降雪,使得组委会方寸大乱,甚至不得已去庙里求雪,结果雪又下得太多了,降雪太多也会影响比赛的进行,为了保证比赛,组委会又不得不组织人手清理积雪,甚至一些比赛时间也被推迟。

事实上,冬奥会对雪的要求非常高,即便是一些冬奥会城市下雪,也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比如:1928年瑞士圣莫里茨冬奥会,尽管当地出现降雪,但由于降雪量较小,使得很多项目被取消,还有一些冰雪比赛因为缺雪导致运动员成绩不理想,比如:越野滑雪50公里比赛,当年的冠军和上届冠军所需要的时间多了1个小时。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成功举办冬奥会的关键其实是天气,而天气又不受人们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冬奥会的举办。

因此,在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再次举办冬奥会时,就吸取了历届冬奥会“看天办赛”的教训,首次使用了人工造雪技术,之后人工造雪在冬奥会中越来越常见,占比越来越高。

北京冬奥会

事实上,冬奥会虽然是冰雪项目,但气温并不是越低越好,其中零下17℃是极限,气温太低不仅不利于运动员发挥,还容易导致运动员受伤。因此尽管我国东北降雪量较大,但因为这里温度较低,不适宜比赛。

北京冬奥会的场地一共有三个赛区,分别是: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

北京,延庆和张家口都属于季风气候,在夏季时受到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出现雨热同期;但在冬季时会受到来自大陆的干冷气候,气温较低,空气又干燥少雨。

另一方面,又因为这些地方的冬季温度不够低,不容易形成“坐冬雪”,即便是出现降雪,降雪也会很快融化,对于举办冰雪赛事而言非常不利。

再加上受全球变暖影响,今年冬季我国整体气温偏高,北京白天气温均高于0℃,并且很少出现降雪天气,自然降雪并不能满足冬奥会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想要成功举办冬奥会,就必须要使用“人工雪”。

造雪技术被掐脖子?

要了解人造雪,咱们就得先搞清楚自然界的雪花是如何形成的。雪花的形成拢共分为两步:

第一步:成核

第二步:生长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空气中的一些微小的颗粒,这也被称为:凝结核。它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形成液滴,在低温下被冻结成冰粒,就会成为雪花的“晶核”。

如果从微观世界上来看,“晶核”本质上是一种空间的六方晶格结构,水分子通过氢键与四个分子相连,只要温度够低,水汽够多,就可以沿着这个“六方晶格结构”的三条轴生长,这样就可以生长出不同的雪花。

那人造雪呢?

实际上,造雪机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这里运用到了自然造雪的精髓。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通过压缩机把高压空气送入到“核子器”中,然后接着用风扇把水吹成微小的水雾抛撒到空中,让其均匀散开。紧接着,核子器在空气与水雾达到一定的比例的时候,产生雪花的“晶核”,这些“晶核”就可以在空气中遇冷形成雪花。因此,在整个造雪的过程中“核子器”是一项核心技术。

而冰雪项目中所使用的赛道用雪叫做:冰状雪。自然雪的密度在0.05克/立方厘米~0.15克/立方厘米,而冰状雪的密度是5~13倍。它的表面存在着一层很薄的硬冰壳。自然雪很松软,而用冰状雪铺设的雪道表面会保持着结晶状态,雪道的硬度要更大一些,不容易被破坏。如何制造出合格的“冰状雪”赛道也是一个难题,需要许多核心技术加持。

在2016年之前,咱们国家的制造“冰状雪”赛道的技术还不达标,无法制造出一条合格的“冰状雪”赛道。不仅如此,咱们还遭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无法获取到赛道雪的参数标准,一直是被卡脖子的状态。

从2016年开始,中国的科研人员花费了5年多的时间,自主研发可以打造合格冰状雪赛道的核心技术。这项技术还顺利通过了国际奥委会的审核。不仅如此,中国的科研人员还研发出了高效储雪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确保北京冬奥会上的“用雪自由”。

0 阅读:1

载闻达人

简介:努力 奋斗 加油 希望纠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