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及黄埔军校,革命年代可是出了不少的名人。最初创立之时,正值国共两党合作,这样一来两党都有一部分入学名额,而每个人的眼光不同,他们此后的发展也就截然不同。
这不,毛主席和董必武都是我党元老级别的人物,他们在我党的地位显而易见,也就有推荐学员入学的资格。

只是一位坚定选择我党,为革命做出重大贡献。一位则跟随老蒋,只能留下一世骂名。同时推荐之人,却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那么他们都是谁?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军校创办。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我党的帮助下,这项工作提上日程,为培训陆军初级军官展开行动。
孙中山先生先后委派和聘请了不少知名人士参加筹备工作,并让他们担任政治、军事顾问等,下足了功夫,最后并择定了广州原有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作为黄埔军校校址。

这所陆军军官学校在近郊黄埔长洲岛,所以黄埔军校则是它的通称。在修理校舍、召开学员和任免教职人员等事宜上,他们下足了功夫。而且在筹备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老熟人。

如曾邀请邓演达、叶帅等一块展开办理建校招生工作,还有一经提起黄埔军校,老蒋必然是众人最先想到的,毕竟他后来担任校长,其麾下嫡系将领更有不少出身黄埔军校。
只是最初老蒋就希望担任校长一职,但他却未必是孙中山先生的首选,可以说还是用了些手段,他才得以如愿。

而且在校长一职上,孙中山先生有不少备选,而想给到老蒋的不过是军校筹备委员会,虽没有摆在明面,但老蒋恐怕心知肚明。
后来老蒋回了老家,而筹备工作也进入关键阶段,显然需要老蒋这个筹备委员会委员长的地方很多,这样一来,许多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只能就此耽搁,那么孙中山先生怎会不急。

前前后后催了不少,而老蒋也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知道何时进何时退。
后来有了让他出任校长的承诺,老蒋自然开始下心思组织筹建工作。虽说老蒋对我党不友好,但国共合作期间,一些事情他还是要顾全大局的。

如此招生期间,我党也有一定话语权。不管是在校任职还是入校学习,我党有一定推荐名额,当然所推之人也是佼佼者,是优秀人才代表。
而毛主席不用多说,他手中自然有名额。董必武作为我党创始人之一,他肯定也有,只是他们所推表现优秀之人,似乎差距不小。

不可否认,黄埔军校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后期在战场上鼎鼎大名的将领大多出自黄埔军校。虽说国民党中不少,但我党中同样存在。
我们都知黄埔三杰,其中陈赓将军在我党立下赫赫战功,但要知道他曾也是老蒋所争取过的人物,但他们终究做出正确选择。

除了陈赓,蒋先云可是黄埔三杰之首,而且他还是毛主席看重和推荐的人,“蒋先云”没有辜负众望,留下了一世好名声。
蒋先云出身贫苦人家,日子苦,但也在这样的生活中埋头苦读。在国家危难时刻,蒋先云始终坚定革命斗争,是我党重视对象,也是各界鼎鼎大名的人物。

他的意志不容置疑,他的爱国精神影响至今。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蒋先云是佼佼者,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在体育军事等方面他都十分突出。在一众学员中,他名列前茅,本事得到众人佩服,还是让人尊敬的对象。

因此蒋先云早已立下赫赫战功,而他的贡献也不只是在战功上,其奉献精神同样让人铭记。
革命的艰难我们不用多说,蒋先云不是没有选择,老蒋各种威逼利诱始终没有动心。他坚定着自己的初心,也坚定着自己的理想信念,成为我党一份子,为革命贡献着力量。

战场上,蒋先云名声大震。就如在北伐战争中,蒋先云所率部队取得重大胜利,不论是战绩还是精神,必然让人深受影响,并积极参与到革命的斗争中。

只是蒋先云的革命之路没有持续多久,战场时局变化,他也便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和困境,1927年因为战斗失利,蒋先云终是为革命贡献了一生。
虽然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但他的精神永存!

与蒋先云截然相反,董必武推荐的学生走上的是不同的道路,甚至是与我党对立的一位。他也是黄埔三杰之一,名为贺衷寒。
说到这里,既然能跻身黄埔三杰,自然也是能力出色之人,而且各有各的长处,贺衷寒虽然有不及蒋先云的地方,但他也有自己的擅长之处,演讲和辩论可以说就是。

贺衷寒出生于1900年,他的父亲是地方士绅,所以对儿子的管教就会严格一些,特别是在读书学习上,督促的十分严格。
从小建立起来的学习能力,为贺衷寒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他在学校可以说都是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而1924年投身黄埔军校一期,他一样是以优异的成绩。

在这期间,能力出众的他很快出人头地,而且他还有着优秀的组织能力,因此得老蒋器重,甚至直至毕业,贺衷寒还得以留任军校,担任政治部秘书。贺衷寒越发被重视,后来甚至被调任到总队政治部担任主任一职。

只是不久,他们都将面临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信仰,曾经要好的同学不过是走上截然相反的两条路,陈赓和蒋先云不用多说,他们心向我党,但贺衷寒却可以说是心向老蒋。

老蒋为此组织了一个黄埔同学会,其目的不用多说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黄埔同学,贺衷寒甘愿为老蒋效力,并在其中担任了干部委员。
从此贺衷寒注定与我党对立,甚至与我党大打出手。
就解放战争期间,贺衷寒依旧是国民党的重要成员。听老蒋命令行事,站在了国民党一边参与内战。

老蒋最后的结局已经明了,国民党一败再败,只能退败大陆,可是在这之前,老蒋还不甘心,甚至是在垂死挣扎。
于是得到老蒋命令后,贺衷寒还想着重新恢复黄埔同学会,但不管怎样,老蒋的结局早已注定。

最后老蒋败退,贺衷寒也只能离开大陆。贺衷寒作为老蒋的嫡系,自然就没有什么好名声了。

不可否认他们曾经都是佼佼者,但随着时局变化,他们最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后有好名声,也有不太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