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哪怕来自于柔情的江南水乡,背诵过这首游牧民谣《敕勒歌》的小伙伴,在心中也早已经种下了对于草原的无限憧憬。歌中绿波千里的草原无边无际,洁白的云朵在空中飘荡,而如流云飞絮般的羊群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漫步。这幅画面,充满了让人向往和心动的自然之美和生命力,让人心驰神往。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简称“青城”。这座被很很多人誉为最美的北方城市,位于阴山南麓,南濒黄河,四周环绕着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拥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草原风情。在这个城市里,会不自觉地被它的文化、美食、自然风景和热情好客的人民所吸引。
第一次踏上呼和浩特的土地,就被眼前广袤无垠的草原所震撼。天空蓝的纯净,云朵白的耀眼,眼前的草原,绿得如诗如画。河流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在绿色的毯子上蜿蜒。草原和河流,宛如一首壮美的交响乐,站在那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照射在皮肤上温暖的阳光,无比的沉醉。
学会了骑马之后,坐在马背上,在草原上自由地驰骋,那是一种与想象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虽然我被马背颠簸着却也享受着那种在草原上疾驰的感觉,雀跃的心要跳出来 一般,感受着草原的辽阔与自由。
去呼和浩特之前,我也跟很多人一样,以为呼和浩特吃的都是牛羊肉,但是真的在那边玩了一些天之后,反而对呼和浩特的奶茶、烧麦、莜面、小肥羊等都念念不忘了。我以为天黑了之后可能就不会那么繁华,但是在半夜饿了出去吃饭时才发现,原来夜晚的内蒙,美食和生活是那么让人沉醉。
早餐喝的咸奶茶,那可是用盐和牛油熬出来的,浓郁的味道,再加上绝佳的好搭档炒米,喝到嘴里咽下去时让人回味的醇香,我恨不得直接打包带走给家里人都尝尝。
还有让我一直惦记的烧麦,外面白白的皮,里面满满的肉,一口咬下去,汤汁和肉质的融合,那种“天天当做早餐吃我都不腻”的感叹吃一次说一次。
这里的羊肉,没有谁家好吃或不好吃,满大街的餐馆里,随便找个吃到的羊肉,都可以刷新我们对羊肉的认知。
“膻”?不存在的!
摆上桌时,滋滋冒油的烤羊肉,那种诱人的混合着孜然的羊肉香,一口咬下去,只感觉到肉质的鲜和嫩,这才真的叫好吃的停不下来。
用膘肥肉嫩的小口羊制作而成的非常有名的鲜嫩诱人的手把肉,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这种草原和城市结合起来的手把羊肉的食法颇具风味。
炖到骨头分离越啃越上头的羊蝎子火锅,吃完了肉,在汤里再涮一些豆腐、萝卜等,甚至有时候都觉得比纯肉好吃,后来回来后我曾经尝试过多次再做羊蝎子火锅,那个味道总是缺点什么,仔细想想也许只是因为肉不太一样吧~
当然还有我回来时带的风干牛肉,肉香味十足,越嚼越好吃,越嚼越香,以至于后来没多久吃完了之后,我又联系朋友让他直接帮我再寄了一些,实在是惦记的很。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人惦念不忘的美食,呼和浩特还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这座城市拥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著名的昭君墓(如今的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大召无量寺等。这些古迹星罗棋布,每一处都仿佛讲述着青城的历史故事,每一个都值得去细细欣赏。
而正在发展中的呼和浩特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这里的现代建筑与历史古迹交相辉映,也让呼和浩特拥有了其独特的魅力。
在呼和浩特,不只是有让人不舍得离开的草原,还有异域风情的蒙古包,有让人激动呼喊的摔跤,有民歌里让人脸红的套马的汉子,还有最正宗最硬核的蒙餐!念念不忘的,还有那里的蓝天白云绿草地、美味的牛羊肉和奶制品、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民。有些地方,没去之前一直憧憬,去了之后就更加的惦念。
而此时此刻,忽然很想念骑马驰骋在无垠的草原上时那份自由和奔放,也想念静静地坐在草地上,聆听大地的呼吸,感受无比的舒适和宁静。
我想,我大概可以计划第三次向着草原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