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片,为什么消失了?

聋人圈 2024-04-15 19:34:56

前两天买电影票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已经很久没有在影院看过像《叶问》《绣春刀》这样的武打片了。

在《圈内师老师》这样80后的儿时记忆里,周末租张碟看看武打片,真的是最快乐的事情,电影里成龙飞天遁地,洪金宝身轻如燕,李连杰行侠仗义,赵文卓英气逼人,那时候几乎所有小孩都有一个当大侠的梦。

我记得在之前,在国庆春节这样的大档期,电影院里都会有像《英雄》《神话》《霍元甲》《叶问》《十二生肖》这样的武打大片来压阵。可现在,不仅电影院里越来越难看到这些影片了,大多武打片也变得不好看了,我想了半天,上一部我觉得还不错的武打片,居然都是2017年的《绣春刀2》了。

武打片明明曾经是华语电影的一张名片,为什么如今却被市场冷落,甚至连演员都后继无人了呢?我研究了一下发现,武打片的兴起与衰落,看似是文化和观众喜好问题,但本质上还是一笔经济账。

今天,师老师就来和大家聊聊中国武打片兴衰背后的生意。

武打片,兴于香港

说起武打明星,你最先想到的人是谁?

我估计十有八九的答案都是成龙、洪金宝、元华这些老港星,连快50岁的吴京都能算是为数不多还活跃的“新生代”了。

咱们熟悉的武打巨星,基本都和香港电影有关,除了这些香港演员,像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等很多内地的打星,也都是靠香港的武打片火起来的。咱们总说南拳北腿,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武术文化,可为啥我们一提起武打片,第一反应都是香港?

最直接的原因大家绝对想不到:因为当年,香港人特别喜欢看人打架。

五六十年代在香港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有人摆擂台比武,打得非常热闹。而且这些人并不是黑帮,很多都是有名有姓的武术大师。

三四十年代战乱时期,内地有不少武术家跑到香港避难。为了谋生,大家就只能开武馆教人打拳,武馆招生的方式普遍比较硬核,就是踢馆打群架,用拳头来吸引关注度——《叶问》里那种踢馆、打擂台的桥段,都是有历史原型的。

受他们影响,武术在香港的话题度变得特别得高,香港的一份报纸《新晚报》就想,能不能靠连载武侠小说来拉动报纸销量?

这个报社的一个编辑就被拉去写小说了,没想到,这哥们阴差阳错就开创了中国新派武侠小说——这个编辑名字叫梁羽生。他写得小说火了之后,报纸销量大增,香港人人都在讨论武侠小说,梁羽生又拉着和他坐同一张办公桌的同事一起写,这个同事,就是金庸。

江湖武侠文化,就这么在香港生根发芽,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香港的电影公司一看,都爱看打架是吧,那我拍成电影让你们看,也来赚这波流量钱。

很多南下香港的武术人才,也在四五十年代借着武侠热进到了电影行业。比如黄飞鸿的徒孙刘湛,五十年代就老在电影里演黄飞鸿徒弟,他的儿子刘家良日后成为了香港武打片大师,执导过《醉拳2》《醉拳3》,是郑少秋和惠英红等武打明星的师父。

另一位南下香港的武术家袁小田,他的儿子叫袁和平,则在日后成为中国电影行业最出名的动作指导之一,是《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双龙会》《黑客帝国123》《小李飞刀》《卧虎藏龙》《杀死比尔》《功夫》《霍元甲》《功夫之王》《一代宗师》等众多影片的动作指导。

受当年的武侠热以及这些武术人才的影响,早期香港武打片里,比较流行的正是武侠和侠客题材,主角往往都是大众熟知、一脸正气的江湖豪侠,故事背景也多集中在民国之前。1949年到1960年,光是黄飞鸿当主角的电影,香港就拍了64部。

刚开始电影的主题还比较正常,拍的都是什么《黄飞鸿初试无影脚》《黄飞鸿擂台比武》,拍到后来佛山题材明显不够用了,就开始拍《黄飞鸿河南浴血战》《黄飞鸿喋血马鞍山》,一路从广东杀到河南和安徽了。要不是之后大家看腻了黄飞鸿,估计就要拍出《黄飞鸿大闹白宫》了。

到六七十年代,武打片的题材开始变得多样化,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等影片火了之后,以近现代为故事背景的武打电影才开始增多。

但不管是李小龙电影,还是早期的黄飞鸿以及诸多邵氏武侠片,在故事核心上都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擅长功夫的民族英雄击败洋人、压迫势力,惩恶扬善。

这主要是因为,当年的香港就像电影《追龙》里演的那样,贫富差距很大,香港的英国殖民政府和工人之间又经常爆发冲突,于是电影就成为了香港人民发泄情绪的渠道,《师父》的导演徐浩峰认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武侠电影都更像是对“国力不足”的一种心理补偿。

不过,这种惩强扶弱的故事虽然看得爽,可很容易套路化,时间一长,观众也慢慢看腻了。到70年代,包括成龙主演的《新精武门》在内,许多传统类型的武打电影,票房都不太理想,再加上当时香港电影已经开始走向国际,总不能老给外国人推销中国人暴打洋人的武侠片吧?

于是香港的思远影业等电影公司,开始摈弃快意恩仇的传统武侠片,在武打电影里加入更受市场欢迎的喜剧元素,接连推出了《蛇形刁手》《醉拳》等大卖的武打喜剧。

其他电影公司一看,原来观众现在好这口啊,也都立马跟进,开始在电影里加入时装、爆炸特效、僵尸等流行元素,故事背景开始越来越多地放到近现代,甚至是国外,内地观众更熟悉的《A计划》《警察故事》这才接连问世。

这些僵尸武打片、时装武打片虽然更好看,不过也有问题,那就是成本高,特效、爆破、动作演员都得烧钱。

1989年,成龙拍《奇迹》时一共花了6800万港币,别看这个数字放今天,还不够请爽子来对几句口型,要知道同一时间内地电影厂拍一部电影的平均成本才100万人民币。

而且很多制片厂,别说100万, 1989年冬天,北京电影厂因为资金紧张,连暖气费都交不起。所以内地当年就算想发展武打片,也没那个资本 。

但那时的香港,经济繁荣,文化产业发达,大把热钱源源不断地流入到电影行业当中,他们有能力、也有底气来拍大制作的武打片。

80年代,香港的电影不仅制作成本高,从业人员收入也高。洪金宝给他团队里最普通的武打演员,开的底薪是每月1万5港币,拍得多了还有提成。同期内地顶流刘晓庆月薪才56块人民币,李连杰拍《少林寺》火了后,再拍电影片酬也才一天两三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香港演员不要命地跳楼炸车,什么危险动作都敢做,甚至出现洪家班、成家班互卷,比谁的动作危险系数高这样的场面——这正是香港武打片好看,能火遍东南亚甚至全球的重要原因。

所以非要说相关武打片好的根本推动力,我觉得就四个字:有钱,任性。

但这种建立在资本上的繁荣,也很容易跟着资本退潮而溃败:1995年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冲击,大批资本开始撤离电影行业,不少电影公司因此而破产。

活下来的电影公司手里也很紧巴,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不计成本地去拍高成本武打片了,很多武打演员都因此而失业,转行开出租或者去饭店端盘子。那时候如果你去香港玩,给你开车或者上菜的,很可能就是某部电影里成龙的小弟。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童年记忆里那些原汁原味的香港武打片,早在30年前,就随着香港电影一起死了。

武打片,为何没在内地延续?

武打片并不是没有机会延续热度。

2002年,内地市场向香港电影行业开放,此一时彼一时,这回轮到内地的资本有钱,可以在电影上不计成本了。于是,包括徐克、叶伟信、成龙在内,很多擅长拍打戏的香港电影人都抓住机会,北上拍戏,我们也才有机会在中港合拍片里,看到了武打片复兴的希望。

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往后七八年里,每年票房最好的华语电影里,总少不了合拍的武打大片。尤其是2006年,内地票房最好的10部华语片中有六部都是内地和香港合作的武打片,包括李连杰的《霍元甲》、成龙的《宝贝计划》和甄子丹的《龙虎门》等。

这年后,成龙和李连杰紧接着就合作了《功夫之王》,甄子丹则是和《龙虎门》的导演叶伟信又合作了《导火线》和《叶问》。

当年《叶问》上映时,很多人在评论网站上说影片的打戏不够精彩,但谁能想到,这已经算是香港武打片最后的荣光了。《叶问》之后,能看的武打片是越来越少,经常是《绣春刀》《师父》这样,既不是大制作,票房还不咋地。

为什么好看的武打片少了?直接原因是,能打的武打巨星都老了。

2002年后,武打片看似在内地短暂回暖,但其实资本看好的并不是武打片,而是成龙、李连杰这些大咖身上的商业价值。有武打片从业者抱怨,那些年进来的很多煤老板、房老板都是“只认明星,他们并不在乎你有多专业、有多少武术基础”。

因此虽然当年武打片在内地火过一阵,但却很少出现像《醉拳》《A计划》这样有变革性创新的电影,很多电影细看下来,都是在延续、模仿八九十年代,老港片的套路,主要靠卖明星脸来赚钱。2008年《功夫之王》之后,连成龙都感慨:武打片下一步怎么走我也不知道,能拍的都拍过了,没有什么新的了。

再往后,随着李连杰半息影,成龙在年轻人中影响力变弱,有能力且有意愿去创新的人就更少了。

哪怕偶尔有像徐浩峰这些武打片爱好者,愿意在武侠题材的武打片上做一些尝试,但流量毕竟有限,肯定拿不到成龙那么多资源,当然也就没那么火了。其实别说他们,甚至连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吴京,想拍武打片、动作戏都找不到什么机会,最后还是他把自己的婚房拿去做了抵押,筹钱拍了《战狼》,才成功翻红。

成龙老了,为什么资本不培养接班人、不给新人机会呢?

因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电影,武打电影都没那么划算了。

咱就不说成龙、吴京他们小时候学武吃过多少苦头了,哪怕进入演艺圈后也得先挨打才出名,成龙出名前被李小龙揪着头发打;吴京在《杀破狼》里给甄子丹搭戏,硬生生让人在身上打断四根实心木棍;惠英红说她之所以能够混出来,主要因为她比其他女演员抗揍,很多人被打得哭到都不想演戏了——他们背后那些没熬出头的人,在武打圈里才是大多数。

可放到今天,从演员到资本谁还有这耐心。条件好的演几个IP剧、炒炒CP卖个腐,买几个热搜,不是更好火吗?火了之后上上综艺做做饭,那不比在片场出生入死来钱更容易吗?再说了,万一谁家哥哥像当年成龙一样,拍个戏差点瘫痪,粉丝能放过经纪公司吗?

不光是培养演员不划算,拍武打片也成了一个性价比很低的生意。

武打片想拍的有质感,从服化道到布景都得花大价钱,有的片子成本花了小一亿,但是票房才几千万。但相反,你只要少花点钱拍拍喜剧、哭剧,流量就蹭蹭的来,几亿甚至几十亿票房,都有机会轻松拿捏大众的中情绪点,这可比打打杀杀来钱快多了。

毕竟,现在的观众已经不太需要武打片了,大家很难在武打片里获得刺激与共鸣。

《霍元甲》大热的时候,主流观众还是70后、80后。在他们小时候,武打片可是能看到的最精彩刺激的画面了。但如今,在视效大片和3A游戏大作日复一日的浸染之下,年轻人的视觉兴奋阈值早就高到天际了,别说跳个大楼了,现在炸栋大楼、炸城市大家都不觉得爽了,《流浪地球2》都是直接炸的月球。

除了不刺激,更重要的是很多武打片,尤其是武侠、侠客题材电影里传递的情绪价值,也已经打动不了年轻人了。

在经济低迷、中国不被重视的年代,我们很容易从个人英雄主义和反强权的情节当中获得激励;但在物质日渐丰富、国力日渐强盛的时代,年轻人已经不需要在电影里看暴打洋人来提振民族信心了。

现在很多卖得好的电影里,中国人扮演的形象早就不再是霍元甲、叶问那样,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胆英雄,而是在《流浪地球》那种国际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大佬。

今年春节,其实有部不错的武打片《目中无人2》上线爱奇艺,喜欢的人,说它味对了,太纯正了,认为这才是应该留在春节档的电影;但也有声音在说,怎么2024年了,还在拍以一敌百的故事?这种矛盾,或许就是武打片现在处境的一种缩影吧。

但不管大众评价如何,重点是,这部电影哪怕打戏拍得再纯正,它能拿到的预算也就只支持它,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发行,根本没有宣发预算去冲击春节档这样的大档期、让更多人看到它。

所以现在的武打片,既没有资本力挺,也没有观众的市场需求做支撑,只能在渐渐失去它在这个行业曾经的位置。

大部分武打片今时今日的处境,都像一个迟暮的拳师,面对时代的敌人,一次次挥出了不甘的拳头,看起来好像还是那么有力道,还是那么风采翩翩,只不过面前的敌人不再像四十年前那样落荒而逃,而是缓缓掏出手枪,一脸不解:这人不会是傻X吧?

不过,在擂台之下,肯定还坐着几个像我这样的观众,愿意静静看完这场老师傅的谢幕演出。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纵使资本、关注已经离它而去,如果看到好看的武打电影,还请让我们为它献上最后的、稀稀拉拉的掌声吧。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