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林和林志为的矛盾,只是增加冲突的戏剧手段,现实中很难出现。
主要原因是,从任何维度看,林志为都是曹建林惹不起也不该惹的人。
林家为也算是有背景的人家。林父在西安做项目,在本地也有相当不错的圈子。林父曾与和周良顺是同事,而周良顺是光明县的前任·书·记。林母和周良顺的妻子也有同事关系。
林志为是县二把手的前任联络员,在职期间表现出色,工作能力深受艾鲜枝认可。林志为到长岭村当驻村书记,只是他人生的起点,不可能是他的终点。三宝就说了,他来长岭村就是来镀金。
不管林志为有没有镀金的想法,他都知道,他不可能当一辈子驻村书记。
再看看曹建林,鹿泉乡供电所的所长,职位级别撑死就是个副科。林志为这种深受领导认可的青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
曹建林给林志为穿小鞋,可谓损人不利己的发疯行为。
按照剧情设定,曹建林拿的是小人牌,作奸犯科是他的任务。但是,作奸犯科不代表没有脑子。
曹建林所在的供电局属于事业单位,林志为属于政府工作人员,所在的是行政机关。供电局想要过安稳日子,要懂得在地方政府面前伏低做小。这是现实生活中主流的权力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供电公司的政策和项目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
即便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接受曹金林的疯批人设,就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两人的冲突也有些假。
第18集,林志为向曹金林敬酒。
曹建林干杯,林志为只喝了一口,发现曹建林感到不爽了,他依旧没有把酒喝完。
这不符合林志为随机应变的人设。在此之前,他能在艾鲜枝面前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林志为明明知道自己不干杯会得罪曹建林,他却没有这样做,只能视为编导为了增加剧情冲突,强行给林志为降智。
很多人点赞《县委大院》,因为它对官场的生态系统做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写实,而这种写实是很多国产剧稀缺的表达。
曹金林和林志为的冲突,真实性较低,因此让人觉得剧情悬浮。
不过,曹建林和林志为第一次正式见面,台词写得不错。
曹建林和 为开玩笑,“你是小林,我是大林,你怎么也得叫我一声建林哥吧。”
兄弟相称,强调的是血缘关系。
曹建林用兄弟称呼定位两人关系,可以看出他遵循的是人情社会的价值观,用费孝通的话说就是差序格局。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两个人的社会身份是反对血缘关系的。但是,曹建林和林志为称兄道弟,证明他对私人关系的热衷大于两人的社会身份。
在酒桌上,当曹建林看到林志为没有干杯后,会故意给林志为难堪,对他添加微信的请求置若罔闻。
我对曹建林和林志为冲突的不满,不是对《县委大院》这部剧不满。单独分析,其实也是爱之深责之切。
希望《县委大院》能少一些这种为了戏剧冲突而牺牲真实的戏。
县长的秘书,就是县电力的老总也不会去得罪
这段太假了
供电局早改企业了,啥都不是
供电局是国企,并且是垂直管理,人事财权都不在地方,当然很牛了。
你敢不敢为难你老板的助理?反正我看到我们公司的每个人,碰到老板的助理时,都是客客气气,有问必答[笑着哭]
老曹后面又不是没人,他是有意结交这个小林书记的,结果喝不了酒[得瑟]
喝酒很真实,现在也有这样的人,喝酒论英雄。
乡供电所所长有些地方连副股都算不上,最大不超过正股
一点不假,老子就遇到过这种人[呲牙笑]
大结局里不是说了曹建林是马市长的人吗?
供电都不归地方管,你一个只是当过一段时间秘书的小白而已,机关里秘书多的是,懂事的就给面子客气客气,不懂事的话对你就爱答不理
兄弟,你还没看后面吧,后面林志为一口气喝了一大杯,这先抑后扬的手法是为了表现林志为的棱角逐渐被磨平,也是一种成长的体现。
供电局是国企,啥时候是事业单位?
傻了吧,曹建林有马市长的关系。
供电所所长撑死是个事业管理9级,县长的联络员起码是行政编,一旦下放就是副科实职。这段太假了
电力是央企
确实很假
确实,而且最关键的是林虽然酒量不大,但并不是真的过敏[得瑟]
感觉一部和稀泥电视剧
这剧别看,好多事都没交待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