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媳妇嫁中国5年不回家,婆婆给钱都不回,有隐情?

纸鸢追风人 2025-03-01 14:22:04

印度媳妇嫁中国5年不回家,婆婆给钱都不回,有隐情?

垃圾堆里的“宝藏”!

在印度贫民窟,活着本身就是一场战斗。

你能想象吗?

一个女孩每天的任务,竟然是在垃圾堆里寻找“宝藏”。

不是金银珠宝,而是那些别人丢弃的、勉强还能用的东西。

破旧的塑料瓶、生锈的铁丝、甚至别人吃剩的食物残渣,都是她眼中的希望。

玉妍,就是这样一个女孩。

她家有八个兄弟姐妹,每天睁开眼,想的就是怎么填饱肚子。

在印度,女孩的地位很低,尤其是在贫困家庭。

哥哥弟弟们可以上学,穿着干净体面,梦想着靠结婚改变命运。

而玉妍和她的姐妹们,只能在垃圾堆里刨食。

她们必须争分夺秒,因为晚了就什么都剩不下。

找到能让父亲满意的“宝藏”,就能换来一小块煎饼,那是玉妍眼中最美味的食物。

为了生存,她甚至要去饭店的垃圾堆里找吃的。

最小的妹妹,就是因为没找到东西,又不愿意吃垃圾,活活饿死的。

这样的经历,深深地刻在玉妍的脑海里。

更残酷的是,如果不能给男方准备足够的彩礼,出嫁的姐姐们就会遭受家暴。

玉妍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对印度充满了绝望。

她渴望逃离,渴望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逃离!

嫁给中国男人?

玉妍开始从偶尔来印度旅游的外国人那里,听到“中国”这个词。

他们说,中国没有那么严重的男尊女卑,也没有那么多的暴力。

玉妍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她也想逃离印度,去中国看看。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整天待在垃圾堆里,根本不可能遇到中国人。

于是,她开始自己制作一些小饰品,又从网上批发了一些小玩意,蹲守在中国游客常去的景点售卖。

她发现,中国人很喜欢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簪子,小孩子喜欢玩偶,而中国男人出手大方。

为了抓住机会,玉妍开始自学钩织玩偶,还批发了一些更受中国人欢迎的商品。

生意渐渐好起来,她也赚到了一些钱。

但她知道,这些钱必须如数上交给父亲,否则就会招来一顿毒打。

父亲看到女儿能赚钱,也开始对她好一些,甚至会给她准备一些好吃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玉妍认识了来印度采访贫民窟的中国大学生张琪。

张琪想写一篇关于印度贫民窟人民生活的报道,需要实地采访。

他在玉妍的小摊前停了下来,用蹩脚的中文问她:“你知道贫民窟怎么走吗?

玉妍用同样蹩脚的中文回答:“我家就在那边,如果你愿意等会,我可以带你过去。

”那天,弟弟没有来接她,有个中国男人陪着,总比自己一个人安全。

张琪看着眼前的玉妍,突然觉得找到了这次报道的主题——“贫民窟姑娘的翻身记”。

他提出采访玉妍,承诺给她600卢比作为报酬。

听到有钱拿,玉妍欣然答应。

她带着张琪回家,一路上给他讲述自己的生活。

张琪听着玉妍的遭遇,心里充满了同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张琪一直和玉妍待在一起,采访她的生活,了解贫民窟的情况。

他给玉妍买奶茶,关心她的生活,陪她摆摊卖东西。

渐渐地,张琪爱上了这个坚强、独立的印度姑娘。

在离开印度回国前,他向玉妍表白,并承诺半年后会来娶她。

就这样,玉妍和张琪开始了异国恋。

他们每天在手机上分享生活,培养感情。

张琪的家人和朋友都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娶一个脏兮兮的印度姑娘。

但他坚定地说:“我喜欢玉妍身上的精神,她和别的姑娘不一样,这可能就是一见钟情。”

“送财童子”上门了!

毕业后,张琪带着礼物来到印度,向玉妍的父亲提亲。

看到一个中国男人上门,玉妍的父亲震惊了。

他知道,中国人有给高价彩礼的习俗,这简直是一个“翻身的机会”。

他热情地迎接张琪,寒暄几句后,就迫不及待地进入正题:“我们家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孩子多,日子不好过。现在家里拿不出玉妍出嫁的陪嫁钱。”

张琪连忙说:“叔叔,没关系,我们家不在意嫁妆。”

还没等他说完,玉妍的父亲就开口了:“但是你们家需要给50万卢比(4万人民币)的彩礼。”

玉妍一听就急了:“姐姐嫁给印度人的时候,你还陪嫁了一些东西,怎么到我这里就没有了?

难道就因为我找了中国男人,你就要这样对待我吗?

我也是你的女儿,甚至为家里做的贡献最多。”

父亲毫不客气地回怼:“要不是你能赚钱,我早就把你卖出去了。你以为能在家里留到现在?看看你妹妹,早就嫁人了!”

看着争吵的父女俩,张琪表示同意支付这笔彩礼。

玉妍劝他:“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你别为了我为难。”

张琪把玉妍拉到一边,安慰她说:“对印度来说或许很多,但才4万人民币,在中国娶媳妇也得十几万,是我赚了。”

玉妍听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对不起,是我们家里不好。”

张琪心疼地抱住她。

当天下午,张琪就换了卢比,交给了玉妍的父亲。

玉妍立刻收拾行李,跟随张琪回到了中国,一秒钟也不想多待。

母亲去世也不回?

在中国,玉妍的婆婆对她很好,教她做饭、学习穿搭。

除了经常打电话来要钱的印度父亲,玉妍婚后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嫁到中国五年,玉妍生下了孩子。

这五年里,她从未回过印度,就像一个孤儿。

一天,玉妍接到了印度父亲的电话:“玉妍,你母亲去世了,你马上带着钱回家。”

听着父亲高傲的语气,玉妍直接挂断了电话,甚至拉黑了他的印度家人的所有联系方式。

婆婆得知玉妍母亲去世的消息,连忙给她买了机票,还准备了一万元现金,让玉妍回家奔丧。

但玉妍第一次反驳了婆婆,坚决表示自己不会回去。

婆婆不理解,劝说了一天,玉妍还是不为所动。

最终,婆婆只能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

玉妍将自己在印度的生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婆婆。

婆婆听后,心疼地抱住玉妍,表示以后不会再逼她回印度,还一直骂着玉妍的印度父母。

玉妍的经历让人唏嘘。

她用自己的努力,逃离了贫困和歧视,在中国找到了幸福。

但原生家庭的伤害,却永远无法抹去。

或许,不回去,才是对她最好的选择。

我们常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家却是痛苦的根源。

逃离不一定是背叛,而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0 阅读:2

纸鸢追风人

简介:纸鸢追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