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实施之后,高一学生都会面临选课难题,普通省份的学生是6选3,而浙江的学生是7选3。在2024年之前,选课的问题并没有引起许多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但如今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而这一注意才发现,“生物”这门课居然选择的学生极少。
浙江日报对浙江省内各高中期中考和联考的选考数据做了调查,发现除了少数几所头部高中选考生物的学生人数比较稳定外,其余高中选考生物的人数都呈现出了断崖式下跌的情况。其中刚刚在2024年完成选科的高二学生,选考生物的人数已经不到20%,以浙江省以往每届30多万的考生人数来算,选择生物课的人数只有大概6万人左右。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浙江省为了应对选课中的极端情况,防止某门课报考人数太少以至于优秀学生赋分后分数太低,实行了选考保障机制,如果人数少于保障人数,就会触发这一机制,而它的最低人数就定在了6.5万人。也就是说“生物”这门课的选课人数大概率就要触发这一保障机制了,已经接近了一个极限低值。
那么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了,首先是为什么浙江学生都不选择“生物”?另一个就是如果真的长期低于6.5万的极限值,会发生什么?
对于为什么不选择“生物”这个问题,大体有2个原因。一方面就是许多人会认为需要选“生物”的专业都是“四大天坑”之一的生物类专业。这类专业本科毕业极难就业,读研是必选项,甚至需要读到博士才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而即便找到工作,它的薪资待遇也远不如那些热门专业好,同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一学科本就实在太尖端了,想要做出一番成绩非常不容易。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若是你真的做出了成绩,那薪资待遇也绝对会是顶级的。
不过比较讽刺的是从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来看,绝大多数高校的生物类专业,例如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选科要求全部都是物理和化学必选,而并没有要求选生物。要求生物必选的专业极为稀少,只有极少数高校的医学类专业、食品相关专业、农学类专业等会要求生物必选,而其中要求生物必选最多的一个专业居然是“园林”。所以从专业选择的角度上来看,不选生物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并没有多大影响,大多数需要选择生物的都是冷门专业。
原本这倒也还好,毕竟有3门课可以选,就算浪费一个机会给生物也问题不大。但2024年“物化捆绑”开始后,这么选就有大问题了。从2024年开始,原本只需要选择一门“物理”就能随意报考国内90%以上专业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物理”和“化学”双选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样一来,要想能够自由选择专业,3门选课中就已经有2门是固定的了,只剩最后一门课可以选择。
而众所周知的是物、化、生的选科组合是优等生的专选,大部分高分学生都选了这个组合。而在赋分制的制度下,成绩是按排名比例来赋分的,也就是说即便成绩不错,但排名靠后的话,赋分之后的最后得分就可能比自己的裸分要低。因此许多学生也就不敢把最后一个位置给“生物”了,免得和那些学霸竞争导致自己的实际得分偏低。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浙江日报的调查中,头部高中选择生物的学生数量稳定,而其它高中的学生却都纷纷放弃了生物。
在“物化捆绑”的现实下,放弃生物已经成了普通高中生的共识,那么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呢?
从短期来讲,或许选生物的考生会享有一定的政策红利。因为根据浙江省的政策,当某门课的选考生规模低于6.5万人时,就会触发保障机制,在赋分的时候将不按实际人数赋分,而以6.5万为基础进行赋分。简单说如果报考人数只有6500人,那么这些人中考的最差的也会按前10%来赋分,就算是交白卷,赋分后也会得一个高分。当然,这种政策红利是人数越少越显著的,目前并不明显。
而长期来看,若是人数一直在保障数量以下,或许会触发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结果,那就是像2024年一样,选科要求再次发生改变,只有“物理、化学和生物”3课都选,才能报考90%以上的专业。实际上在“物化捆绑”之前,由于只要选了物理大部分专业就都能报了,因此选化学的考生就减少了,于是“物化捆绑”就来了。那么如果一直没人选生物,最后会不会也强制将三门课都捆绑起来呢?理论上是可能的。
我们的专业选科其实并不是根据专业需求来制定的,否则学生物类专业为什么不需要选科生物?医学类专业大家都知道需要学习生物学知识,但只有少数院校要求必须选生物,反而根本不会学的物理学是必选的。从这点来看,专业选科和专业其实关系不大,即便是那些用不着生物知识的专业,如果需要,也可以设定生物必选。只不过在“物化捆绑”之后许多人就已经在说选科的意义不在了,若是再将生物也捆绑进去,那选科就彻底没有意义了,这可能是阻拦三科捆绑在一起的最大因素。
老一辈常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兜兜转转这么多年,这句话再次在高考中得到了印证,可是“生物”这门课真的就不重要吗?事实上虽然没有要求,但不少专业还是会用到生物学知识的。如今没人选择“生物”课实际上只是一种针对高考的功利性选科策略,但没人学生物自然对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只是不知最终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