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大军功中哪个功劳更大
最近刷到不少视频,都在说关于古代斩将、夺旗、先登、陷阵四大功劳,究竟是哪个大这个问题。
其中有一部分人把基本次序搞错了,说“先登”是四大军功之首。而另外的一些人,则是把夺旗说成首功,甚至搞出了“大旗一倒护纛营全斩”的说法。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一、先登陷阵低于斩将夺旗
首先要说清楚,四大军功明显是分两个档次的。其中的先登陷阵之功,是明显低于斩将夺旗的。而在赏赐方面,陷阵先登更是明显低于斩将夺旗。准确来说,你要多次的陷阵先登,才能抵得上一回的斩将夺旗。
事情很简单,就是四大军功是很明显有个过程的:大家一起冲破敌人的军阵这叫陷阵,其中第一个冲上去而且稳住了的叫先登,这是击败敌人的开始。而只有在打败敌人之后,才能抢夺敌人的旗帜,又只有在彻底击败敌人并砍杀其亲兵部曲、阻止敌人逃跑之后,才能完成斩杀敌将的这个最终成就。
而从奖励来看,陷阵先登一般都是赏银,明制是陷阵赏50两,先登赏100两至几百两。所以先登这种第一个冲锋而且赢了的,明显比陷阵这个大家一起冲的赏赐多——在面对敌人坚城的时候,对于第一位先登的勇士,还有开出1000两银子这种巨额空头支票的。
而斩将夺旗的赏赐就多了,一般夺旗斩将之后除了赏银之外,最低也得封个百夫长以上的官儿。要是能够如关羽阵斩颜良、黄忠阵斩夏侯渊这样阵斩一方大将的,那甚至都能够名垂青史了。在整个三国时期的璀璨将星群之中,真正在正史上有斩将记录不过有区区四位:
官渡之战中,关羽阵斩袁绍的大将颜良。
逍遥津之战中,张辽斩杀孙权部将陈武,在征讨乌桓时,阵斩乌桓单于蹋顿。
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的大将夏侯渊。
官渡之战中,乐进阵斩袁绍的大将淳于琼,在黎阳之战中,阵斩袁绍之子的大将严敬。
而在此之上,如果能够阵斩对方的最高将领,那更是不世之功了——比如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自刎后,能够拿到部分尸体的那些人,可是个个都封了侯的。
二、被夺旗压根不会造成全营处斩
至于在斩将夺旗哪个更难这个方面,那网文就是错得离谱了。在很多的小视频里面,都说夺旗大于斩将。甚至有人还搞出什么“护纛营”这种玩意儿,连大纛一倒护纛营全砍都编出来了,这就明显属于胡编乱造了。
其实在真实历史上,压根就没有什么护纛营的编制,历来都是大将的亲兵部曲在保卫指挥部的同时,再兼职负责护旗而已。对于他们来说,保证大将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保卫指挥部其余将领的安全是第二位的,保卫指挥系统健全是第三位的。至于旗帜鼓号令牌这些东西,其实只是指挥系统的一部分而已,压根就没有那么重要。
而旗帜这种东西既然长大,杆子又是木制甚至竹制,那意外倒伏甚至被风吹折都是常事。历史上被风吹折的旗子多了去了,也只是被大家视为不祥之兆,就没看到哪个主帅因此把持旗人砍了的。甚至由于大旗吹折,直接影响士气导致战败的也有,也没看见谁因此获罪吧?最著名的就是在白河沟一战中,大明战神李景隆的帅旗被风吹断,并因此导致了战败,战后也没见哪个责任人被追究责任啊。
而除了折旗,丢弃旗帜的也多了去了。老祖宗们都聪明得很,都知道自家小命次一些死物重要。历史上被打败了跑路,一路上丢弃旗鼓的军队多如过江之鲫,就没看见谁因此把护卫旗帜的亲兵部曲砍了的——曹操都被打得割须断袍了,一路上的旗帜更是丢了无数,事后都没惩办一个人。什么护纛营的许褚什么的,难道是被砍头之后又长出来了吗?
三、夺旗之功没那么重要
而除此之外,夺旗之功其实也没有那么大。在中国古代的军队里面,旗帜本来就只是为主帅标识军队,以及各级将领指挥军队的工具。特别是军阵里面的各种旗帜有很多,被抢走几面旗对于军队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比如在《史记 淮阴侯列传》里面就有记载: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而在《史记 李将军列传》里面也有: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就这两件夺旗之功,前面的那个夺取了对方的全部旗帜,也就只是一个胜仗而已,压根没看见给执行者什么单独奖励。后面夺旗的李广更是由于私下接受了梁王的赏赐,而直接被剥夺了功劳,没有官职上的任何晋升。所以这所谓的夺旗之功,其实不过尔尔。
至于夺取一支部队里面最高的帅旗,小编陈天刑查遍史书,也没看见有谁能达成这一成就的。哪怕是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歼灭战,即使是如同张巡睢阳之战这种全灭型的战役,都没见被敌人夺取帅旗,更没见有人因此受赏的。
而究其原因,除了夺旗之功没有那么重要,一般都是和斩将之功一同赏赐之外,就是旗帜这个东西容易销毁,打到最后哪怕是实在逃不出去,一把火烧毁甚至几刀撕成碎片即可,是不大可能会被敌人完整缴获的。
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思维里,那是崇尚“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这种以人为本思想的。哪怕是打了败仗丢了帅旗,只要主将和指挥部还在,那回去招兵买马不久就可以重建部队。至于旗帜什么的,那只要是有布匹有木头杆子,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吗?
四、过分看重荣誉军旗的是西方军队
而把旗帜吹得神乎其神的,其实是西方军队,以及明治维新后接受西式建军思想的日本法西斯部队的做法。在某些西方军队的传统中,标有部队番号标志和荣誉的军旗是非常宝贵的,甚至有一支部队如果军旗被夺,就不能整编后重新建军的说法。
至于这一传统的由来,其实是来自于罗马帝国。它们的军团旗不仅制作精细目标明显,而且一旦丢失就是天大的耻辱,是必须要想办法再抢回来的。比如在公元前53年卡莱战役中,克拉苏战死军团的鹰旗被夺,凯撒就曾经试图再次对帕提亚用兵,目的就是夺回被缴获的鹰旗。而在公元9年的条顿堡森林战役中,罗马又有三个军团的鹰旗被敌方缴获。为此还专门两次用兵去夺回被缴获的鹰旗,并且成功夺回了三个中的两个。
这样的传统延续到后来,就是西方军队中那各种华丽的荣誉军旗。当年志愿军夺取的美军团旗,其实就是这种荣誉军旗。而为了防止荣誉军旗被缴获,西方军队就开始掩耳盗铃,很少再将这样带有稀缺性的军旗带上战场了。
在这方面的一个极端的例子,那就是我们北边的老毛子。他们喜欢把荣誉军旗放在家里的博物馆,然后制作出无数的复制品带上战场——比如在这次的俄乌战争中,俄军就带去了不少二战攻占纳粹国会大厦的胜利旗。而乌军在一开始缴获这玩意儿的时候,还经常兴奋不已的展示。等到后来发现这玩意儿烂大街了之后,就没人再提这茬了。
至于习惯带原装货的二战日军,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的联队旗由于是日王“天皇”授予,因此带有神圣性,所以是“神赐”的唯一之物,是压根不能复制的。结果就是用到了后来,很多联队旗因为使用年头太久,甚至都已经没有了旗面,只剩下了旗冠和缨穂了。而这个破破烂烂的长杆子即使带上战场,也要有专门进行管理和保护,战败时还要有专门的“奉烧军旗”仪式,就是为了防止被敌人缴获——说句实在话,这种破烂东西哪怕是被对方拿到了,绝大多数人也不认得这是军旗啊。
五、真正难的是斩将
所以说,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里面,虽然军旗的荣誉感非常重要,但是相对于人命来说,那就明显没那么重要了。军旗的这种死物拿了没有大用,而消灭敌人大将的亲兵部曲,甚至斩杀敌方大将本人,那才是真的不世之功!
如前所述,那些什么护纛营大纛一倒,全营处斩都是臆造的,真实位面压根没这回事。但是与此同时,很多部队却真的有规定,一旦主将阵亡而部下逃走,那么逃回来的全队皆斩!所以在关键时刻,那大将的亲兵部曲是真的拼命啊。比如在著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一战中,陈武被张辽当场斩杀,徐盛和宋谦身负重伤,凌统力战掩护孙权脱身,一战就打光了凌家的三百家丁亲兵,直接把老本都输光了。
而在后来戚家军之中,也有一队的队长阵亡而队友退却的话,那就全队处斩的规定。所以戚家军作战奋勇当先,屡屡创造杀敌上千、而自己损失几十人的奇迹。而在野猪皮创建后金军之时,也抄袭了精锐明军的这一军规。所以这早期后金军非常能打,战时也是人人争先的。
综上所述,在过去古代历史中,真的想要阵斩敌将才是最难的。那不仅意味着打败敌人消灭其主力,还要全歼其亲兵部曲,让其失去日后重建的种子军官。而达成这一成就之后,那基本上就相当于爆了对方的水晶,干脆点的甚至都可以直接投了。
所以在古代四大军功之中,按照功劳从大到小排序是斩将>夺旗>先登>陷阵,其中的斩将是最难的,也是赏赐最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