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北伐战争中是贺龙元帅的上级,却被唐生智扣押半年后杀害

无梦历史为安 2024-11-05 09:42:57

1927年,北伐战争如火如荼,贵州军阀势力也投身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大潮。其中,北伐军第九军军长彭汉章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出身黔军的将领,不仅是后来闻名天下的开国元帅贺龙的上级,更是在军事上屡建奇功,为北伐战争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命运弄人,就在北伐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之时,彭汉章却被同为北伐军的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唐生智以"纵兵抢劫、杀害平民"的莫须有罪名逮捕。在被囚禁半年之后,37岁的彭汉章最终惨遭杀害,留下了北伐战争中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从军报国铸丹心 岁月沉浮显峥嵘

1890年,彭汉章出生在四川三台一个普通家庭。从小跟着祖父生活的他,并未安于平淡,而是选择了离家从军的道路。

年轻的彭汉章初入滇军时,展现出超人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头脑。军中上级很快发现了这块璞玉,将他送往云南陆军讲武堂深造。

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求学经历,为彭汉章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毕业后,他选择投靠了黔军将领袁祖铭,这个选择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袁祖铭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将领,他经常带着彭汉章研读经史典籍。两人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军中广为人知,时人将彭汉章与另一位黔军军官王天培,并称为袁祖铭的左臂右膀。

随着袁祖铭升任黔军副总司令,彭汉章也获得提拔,担任第2旅1团团长。这段时期,黔军内部矛盾日益激化,1920年爆发的一场内斗中,袁祖铭派人刺杀了黔军总司令王文华。

次年,彭汉章与王天培率部入桂,驰援广东革命军。他们在那里与孙中山达成协议,促成袁祖铭回贵州主政。

回到贵州后,袁祖铭面临着复杂的政治局势。一方面,他不希望在军中颇有影响力的王天培做大,另一方面,自己的嫡系部队尚未发展壮大。

在这种情况下,袁祖铭做出了一个战略性的选择。他任命彭汉章这位当时还没有太大影响力的将领为省主席,同时兼任第2师师长。

这个第2师下辖三个旅:杨其昌、张廷光和马明亮。但实际上,只有杨其昌的第4旅是袁祖铭的嫡系部队,这也为日后的军事冲突埋下了伏笔。

彭汉章上任后发现,贵州各地大小势力都不愿服从他的命令。他的实际控制范围被限制在贵阳周边的一小块区域内。

面对这种困境,彭汉章采取了两手策略。对内,他将不听话的马明亮旅拆分为三个直属警卫团,以削弱反对力量。对外,他暗中联系广东革命政府,表明投诚意愿。

更具战略眼光的是,彭汉章收编了被排挤出湖南的湘西镇守使贺龙的部队。这一决策不仅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实力,还为他日后的事业带来了转机。

北伐风云起两湖 黔军十万显威风

袁祖铭对彭汉章的这一系列举动感到震惊,认为这位曾经的部下已经开始染指贵州王的位置。他立即下令派另一位黔军将领周西成接管彭汉章的职位。

一纸调令激起千层浪,早就对省主席位置虎视眈眈的周西成立即行动。他调集部队兵分三路攻打贵阳,彭汉章仓皇之下只带着一个团的兵力突围逃离。

转战至贵州铜仁,彭汉章与杨其昌、贺龙、罗觐光等忠于他的部队胜利会师。经过一番紧张磋商,彭汉章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投靠广东革命政府,参与北伐。

1926年的秋天,广东革命政府终于同意将彭汉章的部队收编为北伐军第九军。第九军的领导架构也随之确立:彭汉章担任军长,长期奔波于彭汉章和广东之间的安健出任党代表。

在组建第九军的过程中,贺龙、杨其昌和罗觐光原本被分别委任为三个师的师长。然而罗觐光突然改变主意,投奔了四川军阀杨森。最终的军事布局是由贺龙、杨其昌和毛鸿翔分别担任第1、2、3师师长。

部队尚未完成整编,贺龙就率部向湘西发动进攻,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他们击败了湘军第3师叶开鑫部,在这场战斗中,时任第1师党代表的是周逸群,此人后来与贺龙一起创建了湘鄂西苏区。

7月,战事愈发激烈。杨其昌率领第2师加入战局,与贺龙的部队携手合作,成功击退了湘军第1、2师的反扑。他们攻占了湘西重镇常德,但在这场激战中,贺龙手下的第6团团长穆风壮烈牺牲。

北洋军阀见势不妙,派遣陆军第7师入湘增援。结果这支援军也被贺龙和杨其昌的部队打得溃不成军,第7师师长王都庆甚至被活活气死。第九军乘胜追击,连下澧州、津市、公安等重要城市。

在黄金口,第九军与北洋陆军主力第2、7、18、26师展开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这场战役中,作为全军主力的贺龙师第2旅旅长贺墩武英勇战死。但第九军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成功牵制了数万北洋军主力。

这场胜利的战略意义重大,它使北洋军无法对武汉发动反攻。第九军的英勇作战,为北伐军在湖北、江西战场的兵力调动和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6年10月,局势又起波澜。四川军阀杨森在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策划下,与北洋军将领卢金山联合出动7万大军,反攻鄂西,企图切断武汉北伐军的退路。

面对敌军的重重包围,第九军1、2师展开了顽强的抵抗。他们成功牵制了杨森部的主力,为友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黔军第十军和湘军第八军2师及时赶到,参与战斗。

这场大战最终以武汉北伐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战后,北洋军卢金山部的大部分军队向第十军投降。第九军的三个师也都新增了一个由俘虏兵组成的步兵团,军事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唐生智图谋两湖地 彭汉章身陷囹圄中

1926年12月,北伐军在湖北战场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正当革命军内部应该团结一致的时候,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唐生智却暴露出了独霸湖南湖北的野心。

屯兵于湘西、鄂西的第九军和第十军共拥有十多万大军,这支力量自然成了唐生智的心腹大患。但顾及双方还是友军关系,唐生智没有立即采取武力手段,而是开始施展软刀子。

唐生智的策略是不断压缩黔军的防区范围,同时又不准黔军自行征收补给。这种手段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第九军和第十军逼出两湖地区。

此时,蒋介石向王天培伸出了橄榄枝,第十军随即前往鄂东。彭汉章虽有意与唐生智谈判,但手下大将贺龙却看不惯这种卑劣手段。当何健的第八军2师企图将第九军1师挤出宜昌时,贺龙立即指挥部队将其驱逐。

眼看软刀子难以奏效,唐生智开始酝酿更加阴险的计划。1927年1月30日,他派出教导师师长周斓设下鸿门宴,将黔军总司令袁祖铭逮捕并秘密处决。事后,唐生智还散布谣言,声称袁祖铭是死于自己收编的北洋降军的哗变。

这个消息传到彭汉章耳中,他意识到第九军在湖北已经难以立足。为了寻求出路,彭汉章亲自前往南昌,与蒋系集团的代表商议收编事宜。

然而,当彭汉章返回武汉时,唐生智派来的宪兵早已等候多时。他们以"纵兵抢劫、杀害平民"的罪名将彭汉章逮捕。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成为了唐生智铲除异己的工具。

这时的蒋介石已经掌控了黔军第十军的十万大军,要如何安置这些贵州籍将士本就是个棘手问题。因此,对于第九军的命运,他选择了冷眼旁观。

收到唐生智的密报后,蒋介石的回复可谓干脆利落:"第九军军长彭汉章统帅不力,着即免职,交唐总指挥查办。所率各师暂归本部直接指挥。"这份电令,实际上就是默许了唐生智处置彭汉章的决定。

蒋介石的态度给了唐生智极大的底气。他立即下令将群龙无首的第九军分割改编,贺龙的第1师被改编为独立第15师,在二期北伐胜利后又升级为第20军。

杨昌其的第2师被改编为粤军第十一军26师。至于毛鸿翔的第3师,则拒绝接受改编,率部逃往湘鄂边,投奔了同为黔军的第43军李燊部,被改编为该军第教导师。

这样一来,彭汉章彻底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在唐生智看来,这样的彭汉章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1927年8月12日,唐生智以彭汉章部下贺龙在南昌"叛乱"为借口,将这位年仅37岁的黔军将领枪杀于武汉。

九军瓦解众生散 南昌起义铸军魂

在第九军瓦解后,曾经意气风发的将士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支为北伐战争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最终化整为零,融入了中国近代史的洪流之中。

贺龙率领的独立第15师在二期北伐中继续建功立业。这支部队后来被升级为第20军,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北伐军中的一支劲旅。

1927年8月1日,贺龙率领第20军参与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起义军南下广东的过程中,贺龙部队遭受重创。在粤赣边界,这支曾经战功赫赫的部队被粤军包围,3000余名将士被迫缴械遣散。但贺龙并未就此放弃,他带领少数忠诚的部下返回湘鄂边界,在那里创建了红军队伍。

杨昌其的命运则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他的第2师被改编为粤军第十一军26师后,继续在军阀混战中征战。1927年6月,二期北伐结束后,杨昌其因胃病被迫辞去师长职务。

接替杨昌其的是原粤军第四军12师35团团长许志锐。在他的率领下,26师跟随粤军将领张发奎南下广东。部队卷入了张黄事变、镇压广州起义和粤军内战等一系列战事。

在这些混战中,许志锐不幸阵亡。26师的残部随后被缩编为第4师的一部分。那些来自贵州的子弟兵们,大多数都在此后张桂联军与滇、粤军阀的交战中消耗殆尽。

毛鸿翔的第3师走上了回归故土的道路。在拒绝改编后,他们投奔了同为黔军的第43军李燊部。这支部队被改编为该军的教导师,被解除原第九军2师师长职务的杨昌其也辗转回到了这里。

第43军后来重返贵州,试图夺回对贵州的控制权。他们与周西成的第25军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况跌宕起伏,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少数幸存的官兵被谢彬的新编第10师收编,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九军的其他重要人物也各自走向了不同的结局。党代表安健在第九军瓦解后,担任云南省驻粤办代表。1929年,他在昆明因病去世,终年52岁。

贺龙在投身革命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将领。他带领部队转战湘鄂边区,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贺龙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1969年,这位传奇将领去世,享年73岁。

杨昌其回到黔军后,一直默默关注着曾经部下的动向。在红军长征经过贵州时,他暗中给予了贺龙帮助。1984年,杨昌其在四川病逝,享年88岁。

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第九军的将士们虽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共同书写了北伐战争的壮丽篇章。而他们的故事,也永远留在了中国近代史的记忆长河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