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将军印“鹰扬将军章”印面分析,“鹰”字的来源

书法坞点墨人 2024-07-21 12:08:34

鹰扬将军章

一、整体风格

这是一方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的南朝将军印,有大写意的感觉。

二、字法

01 “鹰”字

第一种解释:

《汉字演变五百例》中说“鹰”字的上面部分像山崖。

《汉字演变五百例》:应(鹰)

第二种解释:

《汉语大字典》:“䧹:同‘鹰’。”

下面金文“䧹”(yīng)的字形,在《字源》中说“隹”以外的的部分(下图黄色标注)是“膺”的初文,其字形是在“人”胸前加一短竖,表示胸前的部位,是指事字。

《毛公鼎》:䧹

后来,“䧹”中间的“短竖”变形成了“人”,下面又加了“鸟”,即是现在的标准字形“鹰”字。

娄机《汉隶字源》:鹰

在“鹰扬将军章”中的“鹰”字,里面的“鸟”,缺胳膊少腿的,如果单独拎出来,根本就看不出是个“鸟”字。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字:

“鸟”头的部位借用了上面的“隹”字的部分笔画,此处很巧妙;

“鸟”的尾部又省略掉了一个尾巴尖,或者说是印章生锈堵住了此处笔画。

02 “扬”字

“扬”字的右边,上面是日,下面是“示”(祭台)。

后来,在“示”字左下部加了三个“撇”,表示阳光。

《汉字演变五百例》:扬

《汉字演变五百例》:阳

三、章法

01 红白分布

红白比例基本相当,红略多于白。

02 边框

左、右、上三个边框很窄,下边框较宽。

03 大小对比

“章”字占两个字的位置,但因为和其他字的红白关系差不多,所以并不显得突兀。

04 粗细对比

字与字之间有粗细对比,例如“将军章”三个字的笔画比“鹰扬”要明显粗得多。

字内的笔画之间有粗细对比,例如“鹰”字左半边粗,右半边细。

一个笔画内部也有粗细对比,例如“章”字的竖线两端粗,中间细。

05 疏密对比

“鹰扬”密,“将军章”疏,这是文字由文字本身的笔画多少自然产生的。

四、线条

线条瘦硬,粗细变化强烈。

五、转折

转折方折,硬朗。

六、笔画的搭接

笔画的搭接很丰富,有不搭、虚搭、实搭、死搭、过搭等等。

七、端点

端点以圆为主,也有尖的,率性。

八、残破

此印的残破点较多。

有多处边缘残破与字的笔画相连。

“鹰”字和“将”字里面有些笔画断开,可能是印章生锈堵住了这些笔画。

最后,展示一下我刻的“鹰扬将军章”:

我刻的“鹰扬将军章”

作者:董志国

感谢“胡说篆刻”胡毓老师的抖音直播间讲解!

0 阅读:0

书法坞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