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胎龄23+6周,体重660克,呼吸困难,颅内出血,严重脑积水……去年11月12日,烟台毓璜顶医院产房内,一名超早产儿降生,病情危重。
1次高风险的右侧脑室穿刺Ommaya囊置入术,40余次Ommaya囊抽液治疗,经过130个日夜的精心守护……近日,患儿顺利出院,家属送来感谢锦旗。

多学科协作为早产儿实施手术。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的生命救援中,神经外科、新生儿科、产科、超声科、麻醉科、药学部等多个科室通力合作,开展了烟威首例超早产儿脑室穿刺Ommaya囊置入术,这标志着该院在救治早产儿复杂病症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情况危急 超早产儿面临生命挑战
2024年11月12日清晨,烟台毓璜顶医院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小生命——一名胎龄仅23+6周、体重仅为660克的超早产未成熟儿。肤色青紫、自主呼吸微弱、病情危重,这名小患儿从出生那一刻起就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新生儿科和产科团队迅速反应,采取了气管插管接T组合辅助通气等呼吸支持手段来稳定其状况。然而,患儿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看到这样脆弱的生命,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新生儿科主任医师王宝宏回忆道,“这名患儿不仅体重极低,而且脑血管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导致其血管脆弱易损,在合并颅内感染的情况下极易发生颅内出血。”考虑到患儿病情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新生儿科立即请神经外科会诊,共同探讨最佳治疗方案。
不幸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该患儿发生了IV级颅内出血,并随之出现了严重的脑积水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头围迅速增长,颅内压力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了脑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临床药学团队协助用药控制颅内感染,但综合保守内科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手术干预成为挽救这个小生命的关键。
技术突破 多学科协作抢救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一个科室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得益于医院完善的多学科协作机制和丰富的危重症救治经验,神经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超声科等迅速集结,组成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共同探讨最佳治疗方案。”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祝伟说。
经过详尽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团队决定于2024年12月23日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下的右侧脑室穿刺Ommaya囊置入术。患儿当时的体重不足1kg,且矫正胎龄不足30周,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全麻手术风险极高。但在神经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以及手术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术后,通过多次超声动态评估脑积水情况,并进行了数十次的Ommaya囊抽液治疗,患儿逐渐恢复。
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新生儿科的护理人员日夜坚守在患儿身边,时刻监测着每一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那段时间里,整个科室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位参与救治的护士回忆道,“大家都知道,哪怕是一点点的疏忽,都有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直到今年3月22日,患儿终于达到了出院标准,大家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祝伟(左一)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据了解,该例超早产儿脑室穿刺Ommaya囊置入术治疗脑积水为烟威首例,技术水平在山东省亦属前列。治疗过程中多学科团队密切协作,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体现了该院高超的服务能力和救治水平。

家属送来的感谢锦旗。
提高认识 关注脑积水治疗全过程
在这例超早产儿的救治过程中,脑室穿刺Ommaya囊置入术治疗严重脑积水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什么是脑积水呢?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呢?
祝伟介绍说,脑积水是一种由大脑室系统内脑脊液积聚过多引起的病理状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先天性脑积水主要与胎儿期大脑发育异常有关;而继发性脑积水则可能因颅内感染、脑肿瘤、脑出血等因素引发。
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两大类。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或作为术前准备阶段的支持疗法;当脑积水严重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时,则需考虑外科手术。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脑室外引流术(EVD)、Ommaya囊置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VPS)、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等。“Ommaya囊置入术作为一种相对微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适合直接进行分流手术的患者,特别是像上述病例中的超早产儿这样特殊群体。”祝伟说。
值得注意的是,脑积水患者不论接受哪种分流手术治疗后,患者仍需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长期稳定控制。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分流管堵塞、分流术感染等问题,也需及时处理,方能保障健康和生活质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