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弟弟贪财好色,却留下一门绝技!被鲁迅称为“国家瑰宝”

泠泉映月明 2025-01-07 10:42:48

《——【·前言·】——》

唐太宗的最受宠弟弟李元婴,是个出了名的贪财好色之人,这点连史书都不避讳。

可就是这样一位争议颇多的皇室成员,却意外给后世留下了一项绝技,还被鲁迅称为“国家瑰宝”。

一个人能做到“劣迹”与“贡献”齐飞,实在令人好奇:这项绝技究竟是什么?更让人不解的是,鲁迅为何对这项技艺如此推崇?

备受宠爱的王爷

李元婴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与众不同。他的父亲李渊年近古稀才得了这个小儿子,皇宫里上上下下都把他当成珍宝一样宠爱。

七十岁得子,在古代可是天大的喜事。这份宠爱让李元婴从小就养成了任性妄为的性格。

在当时的长安城,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衣着华贵的王爷在街上晃悠,看谁不顺眼就拿弹弓打人取乐。

街上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躲着走。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爷,正是李元婴。

李元婴的特权生活远不止于此。宫中的太监宫女们为了讨好这位小王爷,更是变着法子满足他的各种任性要求。

有一次,他看到御花园里的牡丹开得正艳,竟然要求园丁把整片花园的牡丹都移到自己的寝宫外。园丁们冒着被责罚的风险劝阻,说这样会损坏珍贵的花株,他却充耳不闻。

结果这些名贵的牡丹没过多久就都枯萎了,但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转头就迷上了养珍奇异兽。

他让人从西域购买昂贵的狮子、孔雀,在府邸里圈养起来,时不时放出来在街上遛弄,吓得路人四散奔逃。

这些任性的行径不仅让百姓苦不堪言,也让朝中大臣们直摇头。但碍于他的身份,加上太宗李世民的庇护,很少有人敢对他的行为说三道四。

败家能手爱折腾

李元婴最爱干的事就是烧钱。在他眼里,钱就是用来挥霍的。

他尤其热衷于修建豪华建筑,走到哪儿都要建一座气派的滕王阁。这些工程不仅耗费巨资,还要动用大量民力。

他先是在滕州修建了第一座滕王阁,觉得不过瘾,又在洪州修了第二座。唐高宗李治对这个处处显摆的叔叔实在看不下去了,把他贬到了偏僻的隆州。

没想到李元婴到了那里还是改不了这个毛病,又开始张罗着要建第三座滕王阁。这种挥金如土的作风,让朝廷上下都看不下去。

他对建筑的讲究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每座滕王阁的选址都要经过反复勘察,非要找到依山傍水的绝佳位置不可。

光是打地基就要耗费数月时间,因为他坚持要用最上等的花岗岩。

阁楼的每一根柱子都要用整根的南方楠木,漆料必须是波斯进口的珍品,就连屋顶的琉璃瓦都是专门从西域订制的。

为了装饰这些阁楼,他派人四处搜罗名家字画和稀世珍宝。据说仅洪州滕王阁的装修费用,就抵得上一个中等县城一年的赋税收入。

工匠们为了满足他的种种古怪要求,经常累得筋疲力尽。有位老工匠曾私下抱怨说,服侍这位王爷修楼,比伺候皇帝修宫殿还要累人十倍。

风流王爷爱美人

说起李元婴的风流韵事,那可真是说都说不完。他不仅喜欢搜罗美女,还经常对手下官员的妻子动歪心思。

有一次,他看上了一个小吏的妻子郑氏,找借口把人叫到府里,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郑氏不仅没被他的身份吓住,还脱下鞋子给了他一顿狠揍。

这事在当时传为笑谈,让李元婴好一阵子都没脸出门。不过挨了打之后,他也没改掉这个毛病,该撩妹照撩不误。

他的府邸里专门辟出一片区域作为"采莲园",里面种满荷花,养着数十名貌美的歌姬舞女。这些女子都经过严格挑选,不仅要容貌出众,还得精通琴棋书画。

每到夏日,他就让这些美人穿着薄纱在荷塘中采莲,自己则坐在湖边的凉亭里,一边饮酒一边欣赏。

更让人咋舌的是,他还让人在府中建了一座"美人台",专门用来展示自己收集的美女。

据说这座台子分九层,每层都住着不同类型的美人,就像是他私人的选美展览馆。这种荒唐的做法虽然遭到不少大臣抨击,但他始终我行我素。

有一次,一位老臣在朝堂上直言他的所作所为有辱皇室门风,他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得意洋洋地说:"难道皇家子弟就不能及时行乐吗?"

意外惊艳的"蝴蝶画派"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却意外地开创了一个传世的艺术流派。

有一天,李元婴在游湖时被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吸引住了。这些五彩斑斓的精灵在阳光下飞舞的样子,让他灵感迸发。

从那以后,他开始专心研究画蝴蝶的技法。凭借着从小打下的绘画功底和后天的刻苦钻研,他创造出了独特的"滕派蝶画"风格。

他的代表作《百蝶图》不仅被当时的文人追捧,还流传至今。这门手艺后来通过他的后人湛然、幕僚梁太尉一直传承下去,最终被鲁迅称赞为“国家瑰宝”。

在创作蝴蝶画时,李元婴展现出了与平日判若两人的专注和耐心。他在府中专门辟出一片花园,种植各种蝴蝶喜欢的花卉,吸引不同品种的蝶类前来栖息。

他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仔细观察蝴蝶的翅膀纹路、飞行姿态和停歇时的微妙动作。为了掌握最准确的色彩,他甚至自己研究调色技法,尝试各种颜料的配比。

他的画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蝴蝶的动态和静态完美结合,既能展现蝴蝶飞舞时的轻盈灵动,又能细致描绘停驻时翅膀上最细微的纹路。

有位当时的画评家评价说:"观滕王蝶画,如临百花深处,蝶影翩跹,几欲破纸而出。"这种独特的艺术造诣,让人不得不对这位"纨绔子弟"刮目相看。

《——【·结语·】——》

历史上的李元婴,既是一个挥金如土的败家子,也是一个艺术造诣深厚的画家。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评判。那些被人诟病的纨绔子弟,也可能在某个领域发光发热。

信息来源:《旧唐书》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