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这辆三轮车每天拉的甘蔗,从元旦卖到了年初五,卖甘蔗的女师傅用辛苦换来了过年的幸福,值得称赞。 俺每天忙碌完了,爱坐在落地窗前一边看街景一边喝茉莉花茶,我记得很清楚,女师傅是元旦那天来到这里扎下了根。 起初客户以高中生为主,上了一天课的学生又渴又累,见到了这种黄金甘蔗就走不动路了,几个同学一合计,买一根价钱均摊,生津又解渴。 女师傅麻利地从三轮车上抽出一根,放秤上一秤,学生们一算账一平均,掏出手机各扫各的钱,女师傅快速地把皮削去,放到切段器上“咔嚓咔嚓”地切成小段,往塑料袋里一装,齐活! 看着学生们热闹地你争我抢,女老板坐在小马扎上开心地笑了起来,觉得自己都年轻了十好几岁。 有管理部门的来撵过,可能都知道现在挣钱不容易,人家坐在面包车上也不下车,只是用喇叭喊着让她走。女师傅赶紧收拾家伙什,发动着三轮车骑走了,没半个小时,又转了回来,她把这叫“游击战”。 她应该是认准了这个地方,觉得人流量大,客户素质也高,他们会主动把甘蔗皮收拾起来,扔进附近的垃圾箱。 在暖气屋里时间久了,觉得上火,俺忍不住下楼走到三轮车前,问了价格:3.5元一斤!有点小贵,一根下来得近三十块钱,不舍得了,咽了口唾液,又回家了。 记忆中的甘蔗皮是褐色的,不知为啥现在流行金色的了,上网一查,敢情这是云南产的,叫黄金甘蔗,以皮薄汁多而流行起来。 我网购了一箱九斤十五元,收到货发现没有楼下的卖的甘蔗粗,但味道甘冽,有初恋的感觉。那几天正感冒,吃上两节后,觉得止渴、生津、润燥,浑身舒坦。 它的皮我用手指轻易地撕开,渣纤维细而少,嚼上一阵隐隐有清香入喉。 大年初二,女师傅又出现在楼下,俺问她多钱一斤,她抱着爱买不买的神情,说四元一斤,俺说涨价了,不过可以理解,过年呢! 俺挑了一根粗的,发现车上竟然有褐色的甘蔗,她说这种便宜,广西产的,不如云南的好吃,云南的光照时间长,气候属于热带了,自然就甜一点。 她四十岁左右,能看出来年轻时也是俊俏的人,她边切甘蔗边说,别看小小的三轮车,养活一大家子人呢!不干就没饭吃,干了才发现生意没有想象那么难,世上还是好人多。 她说老头跑大车,年三十回来,年初二就又出发了,一年能挣个二十来万,都是辛苦钱。孩子也上寄宿制高中了,自己在家呆不住,也不想让他说自己只会干家务,就卖起了甘蔗。 她撩了一下垂落的头发,说幸福不都是奋斗出来的吗?只要加油干,日子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