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是六朝古都,所谓六朝古都指的是东吴,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齐,梁,陈。南朝(金陵,建康,建业)是汉人统治的王朝,北朝基本是外族统治的王朝,南北朝时期是 中国 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正是有了东晋开始的南朝,(五胡乱华在北方的汉人基本被外族杀光)西晋残余王朝的汉人从中原到了金陵,建立了东晋王朝,在金陵保存了汉人的政权,保留了汉人的血统,否则汉人有可能就被灭了。经历了南朝的宋,齐,梁到了南朝陈时,北方的北齐北周被汉魏化的汉人隋文帝杨坚收复,建立隋朝。接着南下收复了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统一了 中国 。南朝结束。六朝古都留下了很多岁月的痕迹,但很多痕迹仅仅是遗址,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地方,很多看到的也是后来各朝代的重建翻建,或是根据传说 新建 。而现在能看到的真真切切的南北朝时期的遗存就是南朝陵墓石刻,或叫六朝石刻,南朝石刻。是 中国 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帝后陵、王侯墓前的石刻,这些石刻主要位于 江苏 省 南京 市及其附近的 丹阳 市和 句容 市一带。这些石刻所描绘的形象包括貔貅、天禄、麒麟、龟趺和其他传说中的巨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初宁陵、 永宁 陵、 永安 陵、萧秀墓、萧景墓、萧恢墓、萧憺墓、萧融墓等。三月的一天我去寻找了部分的南朝陵墓的石刻,转了几趟车,说说寻找的过程和发生的一些趣事。用导航来到了学则路第一个目的地,萧宏石刻公园。出乎我的想象,原来看了一些介绍,说是石刻大多都在荒野,偏僻的地方, 南京 的石刻主要分布在 栖霞 , 江宁 等地,大部分散落在乡村的田野山丘或是田间小路。很有野趣。但是这个萧宏石刻公园,由于周边的建设发展,附近早已成了繁华的街道,周边高楼林立,再是乡间田野也不合适了。所以建成了石刻公园,石刻被玻璃围了起来,风景是美了,环境是美了,只是少了些沧桑和野趣,少了些感觉。更主要的是石刻看的没有了那种岁月沉淀的氛围。
萧宏(473年-526年),字宣达,南朝梁宗室大臣,梁文帝萧顺之第六子,梁武帝萧衍之弟。受封临川郡王,谥号“靖惠”,因此后人将其称为“梁临川 靖惠王”。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现存 南京 。据史料记载,萧宏一生敛财无数,沉湎声色,生活奢侈,徇私枉法。评价不是太好。下面的图片我就不介绍了,里面转了一圈,看石刻看得有点不过瘾。看着不过瘾就各个角度的看,拍片子,拍的不好就别介意了。不想看就划过。
景色确实不错
碑
华表柱
残缺的部分
这是萧宏石刻公园的介绍
看完萧宏石刻公园又转了一路公交到了十月村,去找萧景墓神道石刻,前两年曾来过十月村,是为了看十月村的毛主席塑像。今天不说这个了,用手机导航走了一段路,宽阔的大马路,路上汽车穿流,人很少。路边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既没有田地,也没有空旷地,我想着怎么着也要有一片开阔地吧?我想错了,导航叫着,前方五十米左转,我心里一阵疑惑,这哪里有路啊,全是树啊,往哪转?大约走了有五十米的样子,果然看到了一条小道,说是羊肠小道绝不为过。进了小道还是疑惑,路边还是树,路又窄,关键前面看到的还是无头路,用铁丝网的门挡住了前方。
我还是硬着头皮往前走,导航说你已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在你的右边,前面有个小河沟,小河沟边上有块不大的空地,我进去一看,有一根华表
我看了看介绍,神道现存辟邪一,华表柱一,这里过去进行过考古勘探和试掘,但是没发现地下墓葬,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
进去看到了这个华表,细细高高。但是据说这个华表很有意义。而这里的辟邪更有意义,说是 南京 市徽辟邪的原型。介绍上没有市徽原型一说,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萧景墓石刻位于 南京 市 栖霞 区 栖霞 街道甘家巷西,(十月村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表上存有石望柱(即“华表”)、石辟邪各一座。在 南京 现存的十多处南朝石刻中,萧景墓石刻堪称名气最大的一处:其一, 南京 曾经的市徽上的辟邪图案,就是以该辟邪为原型。其二,石望柱的艺术价值极高,《 中国 古代建筑史》中,专门收录了萧景墓石望柱的照片与绘图,称其“简洁秀美,雕塑虽多而无繁琐的弊病,是汉以来墓(华)表中最精美的一个”。华表柱是现存南朝同类遗物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例,长方形柱额上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这种特殊书体“反左书”在南朝神道华表柱上仅存两例。
上面有石兽,有文字,
下面有造型
这是后来放大后的截屏,华表柱是现存南朝同类遗物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例,长方形柱额上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这种特殊书体“反左书”在南朝神道华表柱上仅存两例。字是反写的。
放大的截屏,反写的字,上面有石兽
介绍说还有一辟邪,这块空地上就这么一个华表,周边用铁丝网拦起来,也看不到辟邪,我想是不是在外面,通过铁丝网看外面有个小山包,(不知那个小山包是不是吴平忠侯的墓)其它就是农田了。我想这辟邪到哪去了,转了几圈也看不到,又走出去看介绍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心里有些失落,哎!看到小河沟边上来了个老年妇女,拎着个桶不知道在干什么,我想看不到这辟邪也只好走了,望望远处封着铁丝网的无头路,看看小河沟,看看妇女桶里是啥东西?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这一走发现路左边有个豁口,辟邪在这里。因为小道很窄,路边都是树,远处根本看不出来这里也有块空地。这进去一看,这辟邪绝对是有气势,有感觉,再加上走了这么多的路,感觉不能轻易放过这发现,我就开始围着这个辟邪左拍右拍。反正感觉这个辟邪有气势。后来才知道我的这个感觉还真是感觉对了。原来这是 南京 市徽的原型,看来绝对不是我一个人有感觉。
墓前原存有石辟邪二,神道 石柱 一,其中一石辟邪为残体,没办法修复1956年又埋入原处土中。
辟邪身上的花纹,大舌头
屁股上缺了一块
仔细看辟邪身上还有很多残缺处
这张看着最有气派,也像现在的市徽。
现在的市徽辟邪
市徽的原型辟邪
现在的辟邪
萧景(477年-523年),字子昭,梁武帝叔父萧崇之之子,梁武帝的堂弟。少好学,长于辞令。齐时曾任 永宁 令,政绩显著,史称“政为百城最”(《南史·梁宗室传》)。齐永元二年(500年),封步兵校尉。萧衍代齐建梁后,封吴平县侯、南 兖州 刺史,加都督。后历官领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侍中、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等职。他勤于政事,颇负盛名。梁武帝对他极为器重,“军国大事告与议决”。普通四年( 523年)卒于郢州治所江夏郡城(今 湖北 武昌西南黄 鹤山 上),时年47岁。梁武帝诏赠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萧景死后,初葬于江夏,后迁葬建康(今 南京 )。资料的介绍,萧景少好学,长于辞令,政绩显著,“政为百城最”,勤于政事,颇负盛名。梁武帝对他极为器重,“军国大事告与决议”,看得出萧景是个好官。
看完了萧景墓石刻,下一个目标,萧恢墓石刻,查了一下还要坐一站公交,公交车实在是难等,查了一下步行距离,两公里左右,决定走过去。这一趟萧恢墓也是一波三折。走了一段大路,导航导着导着,左拐大路变成了小路。这路两边尽管也盖着些房屋,但隐隐的可以感觉到这里还是乡村的一部分。路上还有一根限高的栏杆,高点的汽车也过不去,连着左转左转的终于听到导航叫到,你已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在你的右边。我一看呆了,眼前果然有个门,是个木栏杆们,这门并不高,门已经用铁丝和旁边的栏杆用铁丝捆起来了。进不去了,我往回走走没有门了,往前走走更没有门了。刚想着怪这导航,因为我曾经吃过导航的苦头,又一想这里确实是门啊。难道。。。一下子想了很多,最终觉得可能各种原因这里关门了,忽然发现里面的小路上有一对老夫妻在散步,又觉得人家可能是里面的住家,或是工作人员。我想问一下从哪里进去的,太远人家听不见,大喊一声又觉得不雅。看着他们过来的方向往里望望,再在外面看看,旁边都没有门的迹象。完了,看不到了,心里一阵难过懊悔,来的不是时候,哎。。。天无绝人之路,这时发现有一处门栏杆被人扒开了一块,难道也有人曾碰到过我这种情况,一急之下。。。我想了一下也不能就这么回去啊,我也钻进去看看,反正又不是干坏事,想着就尝试着,只是想着容易,但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是将至而是以致,这一尝试才知道身手已经不灵活了,仰着进钻了半截,手上拿着手机无处扶,进不去了。又翻过身尝试,身上背着包又碍事,那扒开的空洞就那么大。想着只要有决心肯定能实现。折腾半天还是折腾进去了。进去后跑了几步追上那对老夫妻,问问人家,假装找不到门了,从哪里能出去,人家很客气,指了指一个方向,看过去哪个方向已经不像是农田的感觉了,我谢过后也不再去找门了,先看看这石刻再说了。
感觉挺好的
这是南朝梁时宗室大臣萧恢墓前神道的石刻。萧恢(476年-526年),字弘达,梁文帝萧顺之的第九子(一说第十子),梁武帝萧衍的异母弟。幼聪颖,7岁时便能通晓《孝经》、《论语》之义。他擅谈笑,爱文酒,涉猎史籍,轻财好施,颇有士大夫风范。齐时官至北中郎外兵参军、前军主簿。梁天监元年(502年)封 鄱阳 王、侍中、前将军,领石头戍军事。后累迁南 徐州 刺史、 鄂州 刺史、 荆州 刺史、益州刺史等职。普通七年(526年)九月卒于 荆州 刺史任所,时年51岁。梁武帝诏赠待中、司徒,谥曰忠烈。次年二月廿五日葬于建康。他擅谈笑,爱文酒,涉猎史籍,轻财好施,颇有士大夫风范。评价不低啊。
里面一些简单的附加设施装点,也可以算是个石刻公园吧,周边一边围起来了。周围还是农田。
小径,杂乱的草地和菜地,远处还有粪桶,没有那种田园风光的感觉,气味不太好。
有小道,有座椅,可以在里面散散步。
旁边还有萧憺墓石刻,萧憺墓石刻的介绍,已经残缺。
萧憺(478年-522年),字僧达,南朝梁简文帝第十一子, 始兴 郡王。梁天监元年(502年),加封安西将军、 始兴 郡王。他在 荆州 任所,励精为治,广辟屯田,诉讼分明,深得民心,减省力役,颇有政声。天监七年冬回 京都 建康,当地人依依不舍,作歌唱道:“ 始兴 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后历官中书令、雍州刺史、益州刺史。 荆州 刺史。天监十八年,迁待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普通三年(522年)十一月去世,时年45岁。梁武帝诏赠诗中、司徒、骠骑将军,谥曰忠武。看来这萧憺也是个好官。这一路看到的这宗室大臣都是好官啊,就是萧宏公园里的那个萧宏名声不太好啊,一生敛财无数,沉湎声色,生活奢侈,徇私枉法。想不到一千多年后这萧宏墓神道的石刻却是风光无限。。。
萧谵墓现存石碑一通,龟趺座两个。约立于梁朝普通三年(522年)十一月八日(《 江苏 金石记》)。石碑为神道东侧石碑,是南朝陵墓石碑中保存文字最多的一通石碑。1955年, 江苏 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 南京 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将这块石碑从水 田中 提升,并从青龙山购来石块4个作为石座,再次对这块石碑进行了维修加固。 1957年,建碑亭保护。这个就是那个碑亭吧,碑现在看不到了。但这碑名气不小,碑脊两边各饰相互交结的双龙。碑额上书“梁故传中司徒骠骑将军 始兴 忠武王之碑”17字,共5行,每行4宇,末行1字。虽是楷书,但带有行书笔意,为历代书家所瞩目。碑阴列记人名。碑文楷书,共36行,每行86字,共3096字。碑文虽有脱落,但能够辨认的尚有2800余字。该碑为著名文人、 东海 徐勉(466年-535年)撰文,吴兴贝义渊书写,都元上石, 丹阳 房贤明刻字(《石刻考工录》)。该碑碑文为楷书,梁启超称“南派代表,当推此碑”。
碑亭,遗憾的是碑亭关门,碑看不到了。
萧憺石刻东部的辟邪头缺了一块,身下有两个小辟邪。这还有个传说,关于萧谵墓东辟邪头部残缺,在当地农民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萧谵墓神道右边(东侧)大石 狮子 肚子下面有个小石 狮子 (小辟邪),以前大 狮子 经常会拖小孩子给小 狮子 吃和玩,后来人们就把它的头打掉了。”
两个小辟邪
好不容易钻进去的,也舍不得轻易出去,我也是左转右转,各角度各方位的拍啊。
看了半天,拍了半天,意犹未尽。。。结束回家,按着那两位大爷大妈指的路,往那个方向走,路宽了,还有个小广场,走到正路上,看到了大门,是来时路过的,大门对着的是当地村委会还是社区啥的?有个党群办公的大楼。看着这大门,办公楼怎么也想不到这里会是神道石刻的大门,估计原来这里就是一片荒草野地,现在周边也发展了,文物也要保护了,所以也把它当成一回事了,门口没有任何标记,当地人见怪不怪了,也把这里当成休闲娱乐的小公园了,就是难为了那些兴致冲冲的历史,古迹的爱好者了。这个办公的地方和那片农田(就是那片石刻处,尚且称呼它也为一处公园吧)圈到一起了,绝不能怪地图导航,只能是地图导航没有与时俱进而已!有关视频萧宏石刻公园
萧景神道石刻
萧恢,萧憺神道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