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苏轼,课本中每人一首哲理诗,谁才是“宋朝第一才子”?

岛主历史观 2020-12-20 21:06:06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王安石与苏轼,一个是百官之首的当朝宰相,一个是万众拜服的文坛领袖,他们二人,堪称北宋神宗朝最耀眼的两颗巨星。

(王安石与苏轼)

官场上,他们是政见对立的政敌,性情上,他们是惺惺相惜的知己,而在文学上,他们则是旗鼓相当的绝世才子。

一般认为,论政治成就,王安石在苏轼之上,论文学成就,苏轼在王安石之上,但是,这种结论也只是就总体而言。

虽然王安石的官职更大,但并不代表他的所有政见都优于苏轼。同样的,虽然苏轼的才华更胜,但也不代表他的每一类文学造诣都高于王安石。比如写哲理诗的水平,二者就不相上下。

(王安石像)

正所谓“唐诗重情,宋诗重理”,宋朝是一个成熟沉稳而又善于思考的时代,宋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富含哲理、思想深刻。而王安石和苏轼,正是把宋诗的哲理性和深刻性推向顶峰的人。

那么,王安石和苏轼,到底谁的哲理诗境界更高、思想更深刻?我们不妨选取他们各自的经典代表作加以对比。

(苏轼像)

第一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首,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首诗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登上名山后的感怀之作,都是集写景与说理为一体的千古名篇,而且还都被收录于语文课本,成为人人会背的宋诗经典。

先说《登飞来峰》。该诗写于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当时的王安石还不满30岁,初入官场的他,满怀政治理想,对未来充满希望,回乡途中路过杭州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峰上有座千寻高的古塔,听说鸡鸣时分就能看见旭日初升。

这两句先借飞来峰上古塔之高,表明诗人的立足点之高,后又借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诗人的踌躇满志和满腔抱负。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因为我已经站在峰顶,处于远眺的最高层。

这两句由写景抒情上升到深刻哲理,表明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以及政治上的高瞻远瞩。

再说《题西林壁》。该诗写于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当时的苏轼已经年近50,正值由黄州贬谪地改迁汝州任团练副使,赴任途中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看,庐山崇山峻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峰峦起伏高耸入云,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这两句描写了庐山的形态多变,凸显了庐山的难以捉摸。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刻的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正是因为身处于庐山之中。

这两句话锋一转,由写景上升到哲思,如神来之笔,瞬间化腐朽为神奇,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当局之谜,旁观者清”的观点,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王安石VS苏轼)

对比来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是前两句写景抒情做铺垫,后两句上升到哲思层面,彰显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高尚情操。

但是,两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又截然不同,年轻气盛的王安石是要入仕,要进取,要为国家做贡献,而历尽千帆的苏轼则是要放下,要舍得,要跳出纷纷扰扰的名利场。这既反映出二者的处境不同,也反映出二者的性格不同。

那么,王安石与苏轼,《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各位读者认为谁更胜一筹呢?

(本文完~)

3 阅读:1902
评论列表
  • 2020-12-20 23:51

    境界上,王胜;哲理上,苏胜。

    易意容宜 回复:
    [点赞]
    用户11xxx52 回复: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1-01-05 23:29

    综合文学成就来说,苏绝对宋代第一人,单论诗王安石胜出,但苏东坡诗词文书画全才啊[点赞]

    吹牛不交税 回复:
    王安石的诗胜出?没有吧!宋诗一说就是“苏黄”,宋词-谈就是“苏辛”,这是文学常识了。王安石诗或许很强,但胜出苏轼,就别扯了。
    卷土重来 回复:
    这个应该没什么争议吧,单论诗在宋代,半山可是独一档的。
  • 2021-01-08 20:26

    苏东坡文才要胜一筹,还是全才,可以说大宋第一文豪甚至中国历史第一,政治上跟王安石没得比

    汉中浪子 回复:
    你所指的政治上,无非只是苏轼的官做的比王安石小而已,而实际情况是,王安石身为一国宰相,急功冒进,变法大事用的都是小人,导致最后变法彻底失败,北宋也间接灭亡,他的政治远见真没法和苏轼比,
    此间旧少年 回复: 汉中浪子
    这都是某些专家自己脑补一种说法而已,真当历史了,还有另一种说法没有王安石变法北宋完的更快,王安石能做到变法这步本身就说明了他政治上影响力,苏轼确实不行
  • 2021-01-05 21:52

    我更倾向于苏老夫子(可能有个人主观)

  • 2021-01-09 23:27

    看看两首诗的写作年代,王安石的诗比苏轼早十几年,而苏诗明显有模仿借鉴的痕迹,单论诗的水平,应该旗鼓相当,苏诗名气更大

    风中人 回复:
    水调歌头借鉴的谁呢?
    浮云 回复: 风中人
    李白把酒问月
  • 2020-12-27 22:27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两首都是精品,没必要比

  • 2021-01-10 21:39

    王安石的志向一直是富国安邦的,文学上没用多少精力

  • 2021-01-17 09:56

    总览整个中国历史,还有谁能在才华方面超过苏轼?

  • 2020-12-24 00:26

    一个走坡路的青年,一个走下坡的中年,都是人生不同的阶段,你选谁而又不选谁,都没得选!一个处庙堂之高,一个处人生失意之所,谁无? 谁高 谁下?

  • 2021-03-09 22:58

    从才学、书法,东坡居士影响深远[吐舌头咯]

  • 2021-01-16 09:30

    政治家格局秒杀书生,单论才子苏轼第一

  • 2021-02-04 05:11

    苏的才情 宋无人出其右 这点是没争议的。这两首诗吧 一个大气磅礴 一个富有哲理 还真是文无第一 难以取舍

  • 2021-01-09 18:46

    苏轼完胜

  • dj 2
    2021-02-11 14:21

    这需要犹豫吗?东坡乃仙才,早有定论

  • 2021-03-09 12:33

    单说敢在科举考卷上杜撰典故,还使得主考官(记得好像是欧阳修)不耻下问。这么牛的事古今中外有几人。

  • 2021-03-19 08:53

    王是状元,国考第一。

  • 2021-01-07 18:42

    十二月二十四夜》 教堂钟声晚, 诵经犹正酣。 不知主在上, 可识保定言? 天地多昏暗, 少见明月天。 若无雾霾起, 谁把西风盼?

  • 2021-01-14 18:11

    这两首诗论文采苏轼略胜一筹,但论表现出的思想境界王安石稍占上风,当然论对宋代文学的贡献肯定苏东坡更大,更难得是他还是一个融汇贯通的全才,而王安石毕竟以从政为主,写作只是副业,受欢迎程度肯定还是苏东坡居首。

  • 2021-03-10 06:41

    文章似炬百丈长,云霄万古论苏郎。

  • 2021-01-11 17:22

    好看

  • 2021-02-13 12:14

    苏东城和王安石写了些什么?

  • 2021-03-12 02:11

    就这两首诗而言,苏模仿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