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Securing Our Future”峰会的余温还未散去,法国总统马克龙抛在社交媒体 X 上面发文声称:“At the table in London, we are all determined to take action for a strong and lasting peace in Ukraine and to ensure our collective security”,翻译成中文,就是“在伦敦的谈判桌上,我们都决心采取行动,实现乌克兰的强大和持久的和平,并确保我们的集体安全”。这话听着霸气十足,像是国际大佬们齐心协力的宣言,但细细一琢磨,里面是不是藏着点“画大饼”的味道?

伦敦峰会
别的先不说,先夸一句,马克龙这话的时机抓得挺准。3月2日,伦敦峰会刚结束,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的“互怼”还让欧洲心有余悸,欧洲国家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姿态来稳住阵脚。马克龙的发言,显然是想拉着英国、德国等盟友,组成一个“欧洲反恐队”,力挺乌克兰,可问题来了,这“决心”到底有多坚定?
峰会现场,英国首相斯塔默提出了“自愿联盟”计划,法国和英国甚至愿意派兵维和,但德国和波兰却态度暧昧,德方认为“讨论派兵还为时尚早”,波兰则直接说不送兵。这场面有点像开会时大家喊口号响亮,到了掏钱出力时却开始“摸鱼”,马克龙提出的“集体安全”,听起来是全员上阵,但实际操作上,欧洲内部的步调还没齐,怕是只能先“意气风发”一番再说。

泽连斯基
再说说“强大和持久的和平”,这六个字听着美妙,但对乌克兰来说,可能是“听过就算”的套话。峰会过后,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感谢欧洲的支持,还提到了“安全保障”的重要性。但大家心里都清楚,乌克兰想要的不仅是空洞承诺,而是实打实的军事和经济支持——比如,收复失地、加入北约这些硬核条件。
“确保集体安全”这句,倒是点出了欧洲的真实算盘。近年来,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摇摆,特朗普上台后更是让欧洲感到“靠山不稳”。根据峰会信息,欧洲国家开始讨论增加国防开支,甚至考虑放松财政规则,这不就是被迫“自立门户”的节奏吗?马克龙的豪言,某种程度上是在拉盟友一起“抱团取暖”,生怕俄罗斯趁机东扩,把欧洲安全拖下水。

伦敦峰会和特朗普
不过,这盘棋不好下。欧洲的军力储备早已因援助乌克兰而捉襟见肘,派兵维和的计划听起来豪气,但真要实施,资金和人员都是大问题。网友调侃:“欧洲这是要组个和平义勇军?别到时候还没打仗,钱包先打空了!”马克龙的“集体安全”,更像是对特朗普政策的“对冲”,赌的是美国最终会回心转意,给个“安全背书”。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赌注,风险可不小。
俄乌冲突拖了三年,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地缘博弈,哪一样不是硬骨头?峰会虽定调要“行动”,但具体方案还得看后续落实。法国和英国提议的“一个月有限停火”,覆盖空域、海域和能源设施,想法不错,可普京会买账吗?俄罗斯立场历来强硬,拒绝让出占领区,谈判桌上怕是又要掀起一番“唇枪舌剑”。

普京
更别提,美国的态度了,只要特朗普在位,问题始终是变量。特朗普若真跟普京单干,欧洲的“集体安全”很可能成空话,泽连斯基在峰会后提到“与美国合作的坚实基础”,但白宫那边的风向,至今让人摸不着头脑。
站在2025年3月2日这节点看,马克龙的这句话更像是一张“信心支票”。短期内,欧洲可能通过增加军援和经济压力,给乌克兰撑腰;长期看的话,若美国不点头,欧洲的“集体安全”恐难独撑大局。或许,这场伦敦峰会只是个热身,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和平之路,哪有那么简单?乌克兰的命运,欧洲的安危,最终还是得看大国的博弈。

特朗普、泽连斯基白宫会晤
你觉得这句豪言能成真吗?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咱们一起围观这出国际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