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这是一个争论多年的话题!

鉴史忆往啊 2025-02-09 10:19:48

靖康之变后,金国扶持张邦昌建立了仅仅33天的伪楚政权。这段短暂的历史,常常被后世冠以“伪政权”的名号,皆因其并未对南方实地一寸,且宋人仍掌握南土,各路勤王军队还是效忠于宋室。张邦昌被金人推举,可谓身不由己,他在随后面对忠诚与背叛的抉择中,最终留下了一个不得不反思的故事。

对于张邦昌,他在民族大义与自我保全的夹缝中艰难决策,固然曾引起过广泛的批评。而若比较同时期的秦桧,两人境遇又迥异甚远。张邦昌自始至终是一位主和派,只是在那场特殊的历史事件中,他无奈扮演了一个心怀犹疑的傀儡角色,被推至一个完全不情愿的位置。

反观秦桧,早期亦是一位主战派。然而,当他自金营归来,出发前的豪情万丈已被战败的苦痛替代,转而成为纯粹的投降派,并且从事一系列损害国家利益的勾当。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致死忠良岳飞,并迫害了主和派的赵鼎,成为史书上避之不及的巨奸。

对于此二人,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忠贞与牺牲则被后世广泛歌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和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身亡的忠义行为,极为震撼人心。这些对比让张邦昌显得较为平淡,甚至有人认为对于称他为奸臣、叛臣有些冤枉。

张邦昌在伪楚政权仅有短短33天的历史,再细究他上位的过程,他多方反抗最终屈服的心境不可忽视。金人选择他管理地方,仅仅因为不认可赵氏皇族为傀儡皇帝,本就身在谈判前线的张邦昌成为备选。难得的是他最初坚决反对,通过装病、绝食甚至自杀等方式表态。最终,金国威胁要屠城加以施压,在多番逼迫下,张邦昌被迫走上了傀儡帝的位置。

执政期间,张邦昌保持着臣子的自觉,比如不在皇宫的核心紫宸殿和垂拱殿办公,而选择偏殿,办公桌的位置也非典型皇位布局。此外,他力求与大臣们以同僚相待,拒绝莺歌燕舞,不称“朕”,不用“圣旨”,而是“手书”。这些细节,无不显现他的两难境地和微妙心理。

南宋高宗清算张邦昌,却并非因为他“通敌叛国”或“称帝”,而是以“私通宋帝妃嫔,语言不敬”处死。这从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展示了高宗对其忠诚方面的认可,尽管历史非黑即白这个问题并不好下结论,但细节中总见不平。

在张邦昌迎奉宋哲宗废后孟皇后入宫一事上,尽管下属提醒他可能遭清算,他亦坚持如此。这进一步表明,他效忠赵宋的本心并无二致,只是被动卷入了大势所趋而已。

张邦昌一生中,曾是主和派中的一员,但尽管与投降派有本质区别,他或许更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倒霉蛋。他的名节、骨气或许有所亏欠,但将他定性为奸臣叛国,或属冤枉。那么,对于这段历史,你们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