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四十,缺乏这几种“道行”,往后余生就输了

舒山有鹿 2025-02-18 10:10:05

成熟的人,跟不成熟的人,最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既不是容颜,也不是年龄,而是阅历。阅历丰富,认知深刻,自然为人成熟;阅历浅薄,认知肤浅,自然为人幼稚。

甭管一个人到了多少岁,哪怕他已然到了中晚年,只要他认知肤浅,没啥道行,那他不过是妥妥的巨婴罢了,本质还是幼稚的。

这年头,究竟是成熟的成年人多呢,还是巨婴比较多呢?基本上,一半一半。

有的人,三四十岁,却活得通透;有的人,五六十岁,还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生活的质量,必然是差距极大的。

人过四十,缺乏这几种“道行”,往后余生就输了。

一、让自己“快乐”的智慧。

现代人最缺乏的,其实就是“快乐”。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自己真的快乐吗?

如果不出意外,绝大多数人都会感慨“不快乐”。

有的人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而变得不快乐;有的人因为一地鸡毛的婚姻,而变得不快乐;有的人因为各种生活的琐事,而变得不快乐......

不快乐的原因太多了,却没有人想过,快乐才是人生意义的真谛。

试想,一辈子也就两三万天的时间,可要是天天都不快乐,天天都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这辈子岂不是白活一场了吗?

快乐每一天,是过日子;不快乐每一天,也是过日子。既然都是过日子,为什么不让自己快乐一点呢?

人生太匆匆,不妨对自己好一点。

二、要有自己的“主见”。

什么样的人,会活成“行尸走肉”的模样?

没有“主见”,永远都人云亦云的人,会活成行尸走肉的模样。主见,才是一个人可以活成“人样”的关键。

别人说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这不是做人,而是成为了木偶;别人有什么活法,自己也按照别人的活法过日子,只会活成别人的模样。

人生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要是走别人的老路,活成别人的模样,失去了自我的人格,这辈子就真的“白活”了。

问题就来了,明知道“主见”很重要,为什么无数人都缺乏个人的主见呢?

因为他们在乎“人言可畏”。他们害怕,只要不听别人的话,就会被人瞧不起,甚至视为异类。由此,加剧了“从众”心理。

说到底,还是在乎了外界,忽视了自己。

三、取悦“自我”,而不是取悦别人。

既然不能忽视自己,那我们该如何生活呢?四个字,取悦自我。

别人如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那是别人的选择,而跟我们无关。既然跟我们无关,那我们为什么要过分纠结呢?

至于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从而选择讨好别人,对别人阿谀奉承。我认为,这是没必要的。别人又不会带你赚钱,为什么要讨好别人呢?

是否讨好,标准很简单。别人可以提携我们,那适当讨好没问题。别人不会提携我们,那就没必要讨好。

现在有很多中年人,看到邻里要讨好,看到亲戚要讨好,看到同事要讨好,越活越卑微,越活越没有尊严。

你对自己都没有尊严,那别人对你,只会更加欺辱,而不会尊重。

取悦自己,给自己尊严,别人才会尊重我们。

四、一半柴米油盐,一半“诗与远方”。

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人到中年,还有诗和远方吗?答案是肯定的,还有诗和远方。关键在于,自己还有没有“诗与远方”的向往和信心。

如果生活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没有一丁点诗和远方,那活到最后,也只能是生活的奴隶,生命的奴隶,而不是人生的主人。

如果生活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一定的诗和远方,那活到最后,终究是“甜咸交织”,人生值得,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普通人做不到大富大贵,该如何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呢?

做到这一点:断舍离一切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包袱、压力,让自己轻装前行。而后,按照自己的活法,去过好每一天。

中年,从来没有什么危机。所谓的危机,都是缺乏一定的“道行”导致的。

文/舒山有鹿

0 阅读:4

舒山有鹿

简介:情感作家,励志达人,你有烦恼,我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