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一直被誉为日本民族的象征,也是日本最为人知的国家名片。提到富士山就想到日本,反之亦是。但就是在这座圣山的脚下不远处,有一处叫青木原树海的自杀森林,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人在这里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
乍一听好像还挺有点BE美学的成分,在神圣美丽的富士山脚下,将自己的灵魂安放。但其实日本人之所以来到青木原树海自杀,实在是因为其他地方自杀的成本太高了。日本官方做过统计,仅2018年一年间,就有600余人在铁路自杀。
曾经,日本爱知县有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轻轨附近发生意外身亡。事后,铁路公司竟然向家属索赔7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近48万,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如果有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铁路自杀,都会造成很大麻烦。
像客流量大的东京等站,一旦在高峰期停运,说损失上亿,那是毫不夸张。有人自杀,必须第一时间联系救护车、消防队、警备厅等专业团队搬运处理尸体,然后再清理现场,有时候还会造成铁路故障,专业人员来修理。这一来二去,花的时间更多,损失自然更多。
还有个重要的点,现场乘客们的情绪及后续疏散工作都是挑战,要是发生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那情况还能好点,乘客后续换乘转移都方便。但要是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无疑更增加了难度。所以自己的一时任性自杀,可能会给各方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
那又有人说了,世上寻死的方法千千万,跳楼行不行呢?在日本这还真不好说。我们先来看新闻,日本一女子和丈夫正处于离婚中,但没想到,有天她接到了丈夫上吊自杀的消息。随之而来的还有房东要求的1000余万日元的赔偿,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份赔偿清单中包括了特殊清理费,后续两年的房租,房东精神损失费。若是不了解日本行情,你估计以为房东多少有点欺诈的嫌疑,但其实这很正常。首先家里成了凶宅了,第一时间需要处理尸体。如果时间太久没被人发现,体液渗出什么的,还得掀开地板、墙体等进行深层的清理。
若是夏天气温高,还可能有细菌之类的东西,这些全都是房东需要负担的。日本有这方面的专业团队,会根据尸体的情况、房屋大小、季节等情况来收费。比如刚才说的丈夫上吊自杀,季节是夏天,过了一个月才知道人没了,尸体不排除会有体液渗出、腐烂、感染等情况。房子两室一厅,因此,这种情况收费80万日元,对于房东来说,这确实是无妄之灾呀。
其次,在日本房子一旦成了凶宅,不管它地处哪里,之前的价格多高,都会大打折扣。你要说瞒下来基本是不现实的。如果房东事先没有告诉租户房子的情况那是违法的。
正因如此,房子闲置个两三年是常有的事。所以刚才房东想要索取两年的房租。越轨不行,在家自杀也不行。去野外吧!曾经日本有一个男孩跳瀑布自杀,事后家里收到了300多万日元的遗体打捞费。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
因此,日本人纷纷选择去著名的自杀圣地青木原林海自杀。至于为什么偏偏选中这个地方,我们将会在后面为大家解答。说回正题,尽管自杀的成本很高,日本每年还是会有大量的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下面来看一组数据。
2010年日本的自杀人数一度达到了三万多,到2013年更是连续三年突破3万人。后面几年本来已呈下降的趋势,但到2020年,又有两万多人自杀,女性人数比男性还高,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
大家居家办公等压力增大,但更多的还是长久的经济衰退,社会文化等因素在作乱。除了成年人,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官方报告显示。2020学年日本共有415名青少年自杀,创下1974年以来新高,其中300多名是高中生。
2015年,日本内阁还专门出了一份报告,里面说日本国民选择上吊自杀的占65%,跳楼占10.4%。之后就是烧炭、越轨等自杀方法。至于原因,40%都与抑郁症有关,周一的自杀率最高,周六最低,青少年自杀最高的日期是9月1号开学日。最低是7月25号放暑假时。
可见日本不仅是成年人自杀频繁,学生群体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全民自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从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着重分析一下。
经济原因: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时期,不仅日元迅速升值,股价和地价也开始大幅度增长,投机热纷纷兴起,房价涨得跟坐火箭一样嗖嗖嗖的。
巅峰时期,东京银座的地标价达到了每平1.2亿日元。东京帝国广场的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更是比加州的土价还要高,但没过多久,到了90年代初,随着经济过度膨胀,泡沫经济出现,股价和地价开始疯狂地暴跌,导致社会经济最终面临崩溃。
崩溃之后,因为一系列连锁反应,大批大批的银行破产,以前进行投资的公司纷纷倒闭,房价大肆降价,大批大批的烂尾楼矗立在东京。至于个人自然是失业。1997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仅为负0.7%,是二战后最差。其次,社会失业率不断上升。
1998年的失业人数更是达到了290万人,刷新日本的历史。这年也是日本自杀人数飙升的一年,首次达到了三万多的数量。社会经济的破产使得日本的政局也不稳定,政权频繁交接,民众不满,自民党支持率一落千丈。日本政局受经济影响混乱不堪,不稳定的政治局势反过来又影响日本的经济,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很多家庭入不敷出,不仅此前的很多投资纷纷破产,失业后还找不到工作,国家局势又不明朗,一系列问题引发的社会民众对国家丧失了信心。虽然在之后政府努力解决经济问题,一度得到缓解和改善,但还是走倒退路线。特别是2007年又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的经济更是跌到谷底。
文化原因:1,独特的BE文化。关注日本文学的朋友可能比较清楚,日本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推崇。这些作家纷纷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亡。
在网上一直很火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一句,就来自有着人间丧神之称的太宰治。但其实最早他是出于诗人寺内寿太郎之手。后来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借用了这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不止太宰治、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都是有名的日本大作家,同时也都选择自杀结束生命,作品也是读起来感到压抑。
还有渡边淳一的《失乐园》。1997年,他的《失乐园》大火很快就被影视化,该剧主要表达了殉情之美,死就是生的观念。一播出就引发了日本社会的自杀热。1998年日本社会的自杀人数从前一年的2万多点一下子飙到了三万多。
至于死亡的动漫那就更多了。如《甲贺忍法帖》,《最游记》,《死亡笔记》等等。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那样,在影视作品里植入对死亡的欣赏与推崇。前面提到的青木原树海之所以成为自杀圣地,也与此不可分割。
20世纪中期,一个叫松本清张的作家,在小说《浪潮中的灯塔》首次提及此地,小说的主人公更是特地来到这里寻求死亡。到了60年代小说被搬上大荧幕,青木原的热度空前绝后,渐渐的就成了自杀圣地。
2、教育体制与注重等级秩序的社会关系。日本的教育模式是精英教育,父母的社会地位、收入以及孩子的成绩,决定了他能否进入意味着生产精英的私立学校。这类人是少数,但却掌握着社会近八成的资源。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国古代的士族与寒门。虽然我国也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就高考来说,还是可以实现阶层的跨越的。日本就不一样了,他们非常讲究阶级固化和遵循等级秩序。
你生来是什么阶层什么人,那就一辈子都是。接受不了精英教育的人,去公立学校和补习班,一部分中产也是可以做到的。但对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没有多余的钱让孩子上补习班。孩子如果成绩不是特别优秀,让本就存在的巨大鸿沟更深了,未来几乎可以一眼望到头,无法实现阶层跨越。
在职场上也是一样,毕业做一个安安分分的小职员,想要升职加薪。必须做出业绩,怎么做出业绩,必须亮眼与众不同。这一点全球哪都一样,但日本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你不能出头,出头意味着不合群。不合群就意味着被讨厌排挤,这在讲究等级秩序,强调服从的日本社会里,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升职加薪的代价非常大。也因此,现在日本职场的摸鱼现象越来越多了。同时,日本的家庭观念也非常淡漠,亲人、夫妻在外很少表露出亲密的动作,大多都是相敬如宾,各司其职,随之也不会有太多的矛盾。这点真的很像我国古代以伦理礼法来约束自己,强调等级秩序。
简单来说,就是日本人在外非常注重别人的感受,也就是非常不喜欢麻烦别人。大家也都约定俗成遵守着这样的一种规则,在职场上的表现,论资排辈,小辈必须无条件服从前辈,年龄小的服从大的,资历浅的服从深的。这样一来生活的自然是很压抑,哪怕不对,也不能予以反驳,只能不出头,努力合群。
3、武士道精神。最后就是日本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日本社会一种独特文化和道德,最早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日本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武士道里的无畏勇气,无条件服从和对死亡的轻视等思想观念,都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日本国民。被别人发现自己失败不是件可耻的事情,自己选择死亡,反而是负责任。
就比如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切腹自尽”一词,贯穿在抗日神剧、现代情景剧等。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跟动漫一样,已经是我们对日本的一个基本印象。之所以选择切腹自尽,是因为明治以后切腹被认为是大和的魂,同时它也一直是日本武士和军人最崇尚的自杀方式。他们认为选择合适的方式自杀谢罪,反而能洗清自己的罪名。
哪怕到现在,每当发生政治、社会丑闻等事件时,都有相关的日本人员引咎自杀。比如,2020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日本官员因被质疑从武汉撤侨不力,最终跳楼自杀。除了这个,还有此前的毒大米事件,涉事人员最终也是以死谢罪,这都是武士道精神在作祟。
他已经深深刻入日本人的DNA。他们认为自杀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有着自我毁灭和灵魂升华的作用在。同时《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在书里解释了日本民族的“耻感文化”。即日本人做事,不论事情的好坏,全看是否令人羞耻。他不同于欧美的罪感文化,做了坏事去教堂忏悔。
他是代表着日本的支持感,比如在履行职责和义务的过程中,出现了无法调解的现象。日本人往往会选择死作为解决办法,谁破坏了这种耻感,那谁便会被这个社会所不容。也就是大家常见的日本社会以死谢罪。
总之,影响日本人自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长久的耻文化武士道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改变了他们的思想,导致了自杀这种极端处理方式的发生。
传统文学作品里,也有着对死亡的推崇和欣赏。泡沫经济之后,人民生活艰难,经济不景气,导致了自杀倾向增高,社会的教育、制度、阶层固化,强调等级合群、家庭关系淡漠等,也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