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大女儿Elly发文悼念姨妈大S,惹来争议

神渡说事 2025-04-21 13:53:54

一、一张“星星照”引发的网络地震

2025年4月17日,小S大女儿许曦文(Elly)在社交媒体上传了一张夜空照片:月亮旁闪烁着一颗孤星,配文“最亮的那一颗,总让我多看一眼”。

这条动态瞬间冲上热搜,徐家人集体点赞,评论区却分裂成两派。

“姨妈爱Elly”的安慰声中,夹杂着刺眼的质疑:“悼念还发自拍?”“笑得这么开心是真心难过?”

甚至有人嘲讽:“不愧是S家的孩子,连悲伤都要包装成热搜。”

这条动态引来了大家的争议:有人解读为少女的浪漫诗意,有人嗅出“蹭热度”的流量密码。而争议的核心,直指一个19岁女孩悼念至亲的方式是否“得体”。

明星子女的社交媒体,早就是瓜田里的高敏感雷区。Elly的“星星照”若换成普通人,或许只是一条寻常的思念动态。

但套上“S家族”“星二代”“大S去世”的标签,每个标点符号都会被解码成剧本台词。

二、大S与Elly的特殊情感

要读懂这场争议,得先看透大S与Elly的特殊情感,她们的感情有多深、有多厚!

2006年 Elly出生时,23岁的小S刚经历孕期抑郁,是大S冲到产房第一眼见到外甥女,抱着她说:“我是姨妈!”

2007年 1岁的Elly开口第一声“妈妈”对着大S喊,惊得小S连夜恶补育儿知识。

2015年 大S被拍到抱着9岁的Elly与周渝民约会,网友戏称“最闪亮电灯泡”。

2024年 Elly申请美国名校时,大S送她Tiffany项链作为成人礼,只因多年前一句“要让Elly懂什么是Tiffany蓝”

大S把没来得及给孩子的温柔,全浇灌在了Elly身上。这位姨妈会为Elly买下小S舍不得买的千元潮服,会在电话里打断小S的“节俭教育”:“别对孩子长篇大论!”

三、争议背后,是一场代际认知的鸿沟

当Z世代的悼念方式撞上传统伦理,火星四溅。

78% 的年轻人在亲人离世48小时内发布悼念动态(腾讯数据,2024)。61%的中老年群体认为“晒自拍+抒情文案”=不庄重(《殡葬文化调研白皮书》)

弗洛伊德在《哀悼与忧郁》中指出,青少年常通过“转移性仪式”处理丧失感。比如把思念投射到星星、歌曲或特定物品。

Elly的星空照,恰是数字时代的“哭丧仪式”:用美颜滤镜武装脆弱,借点赞数确认存在。

要求一个穿露脐装的19岁女孩披麻戴孝,就像逼着00后用手写悼词。不是不懂深情,是不肯脱下时代的皮肤。

四、明星家族,被流量反噬的情感困境

S家的悲剧在于,连悲伤都成了连续剧素材。甚至明星家族的每一个生活片段,都成了连续剧。

2025年2月 大S去世当天,S妈连续发文被骂“消费女儿”。3月二女儿Lily因代言照“笑容灿烂”遭网暴,暂停娱乐圈工作。4月,Elly成第三个卷入悼念争议的徐家第三代。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在此失效,观众早已闯入后台,举着放大镜审判明星家庭的每滴眼泪。当大S生前说“孩子要活在镁光灯外”,或许预见了这场困局。

血淋淋的对比,赵丽颖悼念琼瑶 被骂“蹭热度”,却无人提及她曾默默资助琼瑶基金会。薛凯琪悼念方大同夹带演唱会宣传,遭全网嘲讽“吃人血馒头”。

五、当我们审判Elly时,到底在审判什么?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大众对“星二代”的集体潜意识投射。“星二代”无论是做了什么,都有人说他做得对,也有人说他做得错!

1.原生家庭原罪论

“徐家女人”的标签太重,从大小S的婚姻波折到许雅钧的桃色新闻,网友默认Elly的每个举动都带着家族剧本。

2.完美悼念妄想症

要求悲痛必须按标准模板演绎,素颜、黑裙、流泪九宫格,少一样就是“人设崩塌”。

3.娱乐至死后遗症

当大S去世成为持续三个月的热搜IP,真相反被流量绞杀。没人记得她帮Elly换过多少尿布,只记得“S家又有新瓜”。

西南政法大学蒙晓阳教授指出,“公众人物隐私权应受保护,但现实是连哀悼姿势都被视为公共财产。”

让星星只是星星

Elly的争议动态下,最高赞评论来自心理学博主@心灵捕手:“如果思念有形状,可以是眼泪,也可以是星星。别用成年人的尺子,丈量少女的银河。”

大S教会Elly认识Tiffany蓝,却没教会世人。有些爱,本就不需要向热搜证明。当那颗星划过夜空时,或许我们该放下显微镜,还给19岁女孩一个哭与笑都自由的夜晚。

下次看到明星子女晒照,先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的朋友圈,我会骂她戏多吗?如果不会,请把键盘上的刀,换成心里的尺。

0 阅读:41

神渡说事

简介:欢迎关注,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