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发布一则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中英关系的水域激起千层浪。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访华刚刚取得成果,中英双方共同主持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达成多达69项互利共赢成果,这为中英关系回暖注入了强大动力。然而,英国议会下院议员、臭名昭著的遏华分子图根哈特竟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仅仅24小时,英国态度急转直下,这一恶劣行径犹如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向中国,中英关系顿时陷入紧张的漩涡。
里夫斯(资料图)
从英国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其状况不容乐观。2024年第三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极为缓慢,仅仅达到0.1%。服务业增长近乎停滞,生产部门和建筑业更是出现负增长态势。2024年12月,采购经理指数一直在荣枯线边缘徘徊,制造业产出下滑速度不断加快,服务业新订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首次出现下滑。借贷成本飙升至16年来的最高点,经济萎缩已经持续数月之久。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困境下,英国急需寻找外部力量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经济实力,自然成为英国寻求合作的重要目标。里夫斯访华,肩负着为英国经济寻找出路的重要使命。此次中英合作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为英国带来6亿英镑的收益,这对于深陷经济泥潭的英国来说,无疑是一根至关重要的救命稻草。
但是,就在英国经济亟需中国助力的时候,其在政治层面却做出了令人不齿的行为。图根哈特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这一行为绝非偶然,背后反映出英国国内遏华势力的猖獗。这些政客,为了谋取个人政治私利,全然不顾中英关系的大局,妄图通过制造涉华议题来获取政治资本。他们的行径,严重破坏了中英之间的互信,给两国之间的合作带来极大阻碍。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大义所在。英国政府在1972年中英关于互派大使的联合公报中,明确承认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的立场。如今,图根哈特的窜访行为,是对英国政府承诺的公然违背,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践踏。
里夫斯(资料图)
再看英美关系,英国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在国际事务中一直与美国保持着紧密联系。但此次里夫斯访华,正值特朗普即将再次入主白宫的关键节点,英国选择与中国开展合作,这无疑在英美同盟关系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这一举动引发了特朗普团队的不满,也让其他西方盟友对英国的立场产生质疑。英国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其经济状况迫切需要借助中国的经济力量来摆脱困境;另一方面,又不想因此得罪美国这个重要盟友。美国长期以来在国际事务中推行霸权主义,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英国在这样的国际政治格局下,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其摇摆不定的态度,不仅无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反而可能导致两边不讨好的局面。
从国际局势的大背景来看,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日益复杂,英国的这种两面派做法,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也给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本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然而,其在政治上的短视行为,却可能使其错失发展的机遇。
里夫斯(资料图)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中国一直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对于英国的合作意愿,中方始终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但中国的底线和原则是不容触碰的,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同样也是中英关系的重要基石。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人都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任何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都将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对于英国的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中国要做好多方面的防备。具体而言:
外交层面:中国应持续通过外交渠道,向英国政府清晰、明确且严正地表达中方的立场。要求英方对图根哈特窜台等严重错误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并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同时,督促英国政府切实约束国内的遏华势力,严格履行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庄严承诺。在国际外交场合,中国应积极与其他国家沟通交流,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立场的广泛支持,让更多国家认清英国错误行径的本质。
斯塔默(资料图)
2.经济层面:在与英国的经济合作中,中国务必保持谨慎和理性。虽然中英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但绝不能因为英国的经济需求而忽视其政治上的不稳定性。要加强对中英贸易和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可能受到英国政策变化影响的项目,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避免给中国企业和经济利益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中国可以进一步拓展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降低对英国市场的依赖,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
3.舆论层面:中国应大力加强国际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向世界全面、客观地揭露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行径。通过发布详实的事实资料和数据,让国际社会清楚认识到英国的两面派做法对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严重破坏。在国内,也要加强对民众的教育,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宣传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等方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对国家主权的维护意识。鼓励民众理性看待国际问题,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利益的行动中来。
4.军事层面:虽然目前中英之间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风险,但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些举动,以及其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都需要中国保持高度警惕。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军事现代化建设,加大对军事科研的投入,提升国防实力。不断优化军事战略布局,加强对周边海域和空域的管控能力,做好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充分准备。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斯塔默(资料图)
英国的新动作,是对中国的一次严重挑衅,也是对中英关系的一次严峻考验。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英国的这种行为,同时也希望英国能够认清形势,摒弃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中英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只有这样,中英两国才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实现互利共赢,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