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毛毛虫蛰伤
毛毛虫是飞蛾和蝴蝶的幼虫,它们通常长有刺状纤维和细毛,用来抵御天敌,其中某些种类还含有渗透性毒素。非常轻微地触碰到毛毛虫,就足以导致接触性皮炎,并伴随痛、痒的症状。如若被毛毛虫主动攻击蛰伤,疼痛是非常剧烈的,程度因毛毛虫种类而异。幸运地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蛰伤通常是不严重的。不过,应该迅速医治,同时应该格外注意过敏症状。
可能症状:
毛毛虫皮炎: 皮肤痕痒、,接触性皮炎,水疱,鞭痕,小红包,疼痛。
如果毛毛虫细毛刺入眼,可能导致急性结膜炎。
鳞翅目皮炎: 荨麻疹,上呼吸道感染,恶心,呕吐,头痛,支气管痉挛。
接触亚洲松毛虫可能导致发痒的皮疹,甚至导致各种形式的关节炎(多发性关节炎、多软骨炎、慢性骨关节炎)
接触南美“Lonomia”毛毛虫会导致流血和肾衰竭。大量接触(比如捡起有很多这类毛毛虫的草木)是非常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这类毛毛虫存在于巴西,体内含有一种抗蛇毒素。
如若被毛毛虫蛰伤,应尽量保持镇定。如果你非常镇定,治疗毛毛虫蛰伤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如果你四处走动,毒素扩散得更快。要知道,欧洲和北美的绝大部分毛毛虫蛰伤虽然很痛,但都无生命危险。毛毛虫蛰伤致死的只是极少数情况。
如果毛毛虫蛰伤你后还待在你身上,要移走它。使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千万不要直接用手抓。
用透明胶带在伤口处反复粘贴,可以清除毛毛虫体刺、细毛及毒素。 不过,每次粘贴的时候,胶布要换一个位置,以免被再次刺伤。
商业去角质面膜可以替代透明胶布。
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脱掉所有染毒的衣物,然后用热水清洗。
洗完伤口后,可以将冰袋置于伤口处进行冰敷。当刺痛感减弱后(大约15-20分钟),可以在伤口处涂抹小苏打和水混合成的膏剂。
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局部麻醉。
一些非处方止痛药非常有用的,比如泰勒诺或者扑热息痛。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
提起伤口可以使肿胀最小。
如果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内,可以再每小时冰敷15-20分钟。
湿衣服可以代替冰袋。
时刻注意蛰伤。留意分泌物、皮疹、肿胀及颜色的变化。如果症状加剧,要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病人出现哮喘、花粉过敏及其他过敏症状,而且症状加剧,应立即就医。
记录下蛰伤你的毛毛虫。如果你之后观察到新的或者更严重的症状,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手头上没有照相机,可以记下其特征——颜色、相对长度、结构、体刺的大概数目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