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赛季的交易市场,慢热或许最合适的形容词了,在二月之前,虽然联盟中谣言满天飞,但大多数球队似乎都不敢轻取妄动,所有被交易的球员年薪都不到2000万,直到湖人和独行侠毫无预警的完成东契奇和戴维斯的重磅交易,后续涉及到其他球星的交易才开始出现。
总计交易截止日一周内,联盟中出现了差不多20笔交易,涉及超过了60名球员,大概占据NBA球员数量的七分之一。不仅仅数量多,质量同样惊人,如果在算上开赛季前尼克斯和森林狼之间唐斯和兰德尔的交易案,本赛季被交易的球员名单中一共入选了38次全明星,20次最佳阵容,其中9次一阵,3次二阵,8次三阵。
在度过上赛季的交易市场寒冬后,不少人都认为新版劳资协议将导致球队操盘受限,大型交易也不容易出现,但随着各队管理层对相关薪资规范的越来越熟悉,新版劳资协议反倒在今年催生出了史上最疯狂的交易截止日。
如果要选出本赛季季中交易市场的重点,2026年的自由市场一定是值得关注的。
由于今年自由市场的大牌球星不多,相比之下英格拉姆大概是名气最大的一位了,另外诸如欧文、哈登、兰德尔、詹姆斯等人则是握有球员选项,未必会成为自由球员,因此并未出现像是上赛季76人那样大量收购到期合约、清理薪资空间的球队。
反观2026年自由市场,包括杜兰特、东契奇、小贾伦-杰克逊、福克斯、布里奇斯、波尔津吉斯、鲍威尔、科比-怀特等人的合约都将到期,而拥有球员选项的特雷杨、利拉德、拉文、里弗斯等人也都可能成为自由球员。
因此,今年的不少交易都是在为了2026年自由市场提前做准备,例如热火在巴特勒交易案中得到威金斯、快船将曼恩换成波格丹诺维奇,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合约将在2026年到期;而湖人原本看中的马克-威廉姆斯的合约也只到2026年夏天,如果不是因为体检问题,届时湖人就只有5名球员有合约在身,将能够腾出5500万的薪资空间用于自由市场引援;而手上资源充足的火箭、爵士等球队,则是选择放弃潜在的大型交易机会,目的也是为了保持更长远的操盘弹性。
此外,阵中拥有潜在2026年自由市场大筹码的球队也陆续做出选择:诸如灰熊忍痛送走斯玛特,准备今年夏天和小贾伦-杰克逊重新续约,而担心东契奇不会续约的独行侠、以及明确被福克斯经纪团队告知无意长期合作的国王,则纷纷选择变卖当家球星。
震惊联盟的湖人-独行侠交易案,让不少球迷感慨“一人一城”精神的消亡,不少人认为独行侠在商言商、重视赢球胜过情感的作法目光短浅,怀念湖人和科比、独行侠和诺天王、马刺和邓肯等终老一队的佳话。然而整体看来,忠诚终究只是一个假命题,推动这笔重磅交易产生的关键,还是在于新版劳资协议规范。
独行侠总经理哈里森在交易东契奇之后首次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除了担心他投入自由市场导致球队血本无归之外,也谈到了这笔交易有助于重塑球队文化。独行侠老板则在受访时暗指东契奇工作态度不好,但这些发言似乎都没有真正回答交易的原因,纯粹是属于打哈哈,也都没有坦白说出迫使他们豪赌的主因:新版劳资协议。
毫无疑问,现在的东契奇不仅仅是联盟最佳得分手之一,上赛季还率队闯进总决赛,而他并未向球队要求离队交易,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如此交易在联盟历史上相当罕见。在美媒列出的NBA史上最伟大的75名球星的前25名中,没有任何一位球员是正值巅峰期且没有主动要求离队的情况下被交易的,这也是让各界对这笔交易感到震惊的原因。
然而,现今联盟的薪资规则比起二三十年前要严格很多,特别是在新版劳资施行后,维持一支强权球队的成本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团队薪资超过第一道和第二道土豪税线的球队会受到不同的操作限制,从2025-26赛季起,豪华税的惩罚也变得越来越严厉,团队薪资超过豪华税线2000万的球队,税率将达到40%,而且针对那些连年超出这项门槛的球队,将会适用52.6%的累犯加重税率。
缴纳豪华税变成联盟的普遍现象,而在距离交易截止日两周前,一共有16支球队需要缴纳豪华税,其余14支球队平均可以拿到1780万的分润,这个金额也是缔造历史新高。后来大多数球队赶在交易截止日之前完成节税操作,免税球队的分润才下降到1140万。
但是随着后续买断市场的补强,这个金额应该还会略微上升,最后应该还是会和去年1200万相差不大。事实上,豪华税已经不是湖人、凯尔特人等豪门球队的专利,雷霆、灰熊、骑士这些以往依靠选秀建队的球队,也将在未来几年面临税赋威胁。
新版劳资规则下,联盟各队被推动着在操盘上要更加积极进取:成本越高,球队老板就会对管理层施加更大压力,必须短时间内用冠军来证明大把钞票花得值得。如同哈里森所言,未来独行侠对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接下来三至四年内完成夺冠,而如果夺冠需要布局十年,他和教练接的早就下课了。
就连以往财大气粗的太阳也是如此,所以管理层才会偷偷的把杜兰特摆上交易货架;以及原本坚持两条时间线的勇士,也不得不快刀斩乱麻,选择赢在当下。
更直白的来说,新版劳资协议鼓励更多球队去豪赌,而如果不赌一把,迟早也会被持续堆高的团队薪资压得喘不过气,后续还要面临球星老化的问题。这也是上述提到的独行侠、太阳、勇士现阶段的最大困境。
如此严厉的薪资规则,在一人一城时代时期并不存在。简而言之,这和信任、忠诚早已无关,关键点出现在制度上,如果NBA早在40年前就施行如此严格的薪资制度,那么联想到生涯前六年未曾夺冠的乔丹,即便连年MVP榜上有名,大概率也可能被摆上交易货架。
独行侠处理东契奇的选择固然有问题,诸如交易时机点以及拿回的报酬,都存在相当大的讨论空间,但这笔交易案很直接的透露出,管理层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而且新版劳资基本上容不下土豪球队的存在,过去管理层或许还会因为球队老板财力雄厚坚持运转,现在则需优先考虑规则允许下球队能够花多少钱,因此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刀口上。
同样都是价值上亿美金的合约,独行侠放弃东契奇,选择把钱花在戴维斯身上,从未来核心的观点转变为补强球队最欠缺的内线得分点,这样的思路就很容易理解了。
参考过去的六个赛季总冠军都是由不同球队拿下,这项纪录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持续刷新。通过新版劳资协议的实施,联盟为了实现战力均衡的目标,也在加速球队新陈代谢的周期。
2007年,加内特、皮尔斯、雷阿伦聚首波士顿组成三巨头,三年后,詹姆斯、韦德、波什在热火合体,接着是安东尼前往尼克斯搭档斯塔德迈尔,再到近几年篮网三巨头欧文、哈登、杜兰特轮流主动提出离队申请。球员话语权在最近十年内越来越接近颠峰时刻,甚至已经开始出现破坏球队利益的趋势。
再回到东契奇交易案的特别之处,在于两队总经理秘密进行、火速完成,只有湖人和某支拒绝独行侠提案的球队有机会竞价东契奇。而如果是联盟其他球队知道了独行侠兜售东契奇的消息,或许他们完全能够开出远超于湖人的报价,而这个消息一旦传开,或许就有球星插手的空间了。
例如2023年公开非热火不去的利拉德,交易之前通过经纪团队警告所有热火以外的潜在下家,交易利拉德得不到想要的效果;以及今年执着于转战太阳的巴特勒,以不续约来胁迫多支有意争取他的下家收手,其中也包括最后交易的勇士。
考虑到这些案例,湖人不敢先向东契奇的经纪团队打听续约意向,宁愿冒着只是租用的风险去交易,但最终也因此得利,以低于市场预期的筹码完成交易。
就像施罗德所说的,交易市场犹如现代版本的奴隶制度,东契奇交易案让球员们人人自危。有人提到是否因此造成更多球员在签约时寻求加入交易否决权条款,问题是获得否决权条款的门槛相当高,必须积累十年NBA资历并效力签约球队至少四年,这也说明为何全联盟目前仅有比尔和詹姆斯二人拥有此条款。
尽管如此,球星们依旧可以通过消极比赛、拒绝续约的恐吓,取得类似交易否决权的效果。杜兰特就在今年交易截止日前两次以此为由拒绝勇士、灰熊的交易报价。但是这招只有在接近续约或着合约即将到期的情况下才有用处,而杜兰特是在2026年将进入自由市场,否则像是利拉德这样,被交易到非首选的雄鹿,最后也只能乖乖打球。
NBA收视率近年来每况愈下,联盟不断提出刺激收视率的办法,包括季中锦标赛和65场出赛的评奖门槛,联盟甚至在近期表示考虑将比赛时间缩短为40分钟,但这些方案似乎都不如一笔重磅交易来得有效。因为球星被交易到新球队,等于创造了一种不确定性,并让赛事内容也开始产生变化,而且这还是在不破坏赛事架构下进行的,对联盟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独行侠、湖人未来能否从这笔交易中获益,目前尚未可知,但联盟却是已经开始得利。交易之后热度频频,也不禁让某些人对此交易持有阴谋论观点。例如退役球星韦德就公开直言,认为这笔交易是基于商业考虑,甚至还是联盟高层的决策推动。
当然,韦德的说法不可能得到证实,但整体看来,今年的交易市场绝对值得进入史上最疯狂交易市场的讨论之中,这其中包括了球迷们想见到的一切,震撼的交易消息、顶尖球员的转会、多数球队参与自由市场,还有杜兰特、巴特勒此类关于球星直接下场的交易绯闻,都在某种程度上将逐渐冷清的联盟热度推高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