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官,怎能率领千军万马?我们却忘了,在古代,不管是文官与武官,他们都要学习君子六艺,而“射、御”是必学的科目。
在宋朝就有一位文官,阴差阳错上了战场,阴差阳错地带领宋朝军队打败了比自己多20倍的敌军。
就连毛主席听说他的故事后,都不禁称赞他为“千古一人”。
这位文官为何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又做了什么大事呢?
文人到战场
宋朝时期,一名抗金大将冉冉升起,他正是岳飞。岳母刺字,让他带有“精忠报国”的意志;靖康之耻,让他不雪耻不归家……
随着岳飞带领岳家军一步步将金军击溃,在即将攻入金军的腹地,直面金兀术的时候,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了回去。
百姓听闻岳飞无功而返,无不为之叹息,一些看懂国事的人摇了摇头,无不为岳飞即将到来的结局所叹息。
而在隆州就有一位才子,当得知岳飞被召回后,哀叹惋惜,明白收复失地又成为了奢望。这个人就是虞允文,祖上世代都是名臣,家境渊源颇深。
受家庭氛围的影响,虞允文从懂事起便熟读四书五经,是个小天才。虽然达不到七步成诗的程度,但相比其他世族的孩子,他应该是独占鳌头。
长大之后,靠着父亲的关系,虞允文入朝为官,算是“镀金”了。此时,他也在为科举考试做准备,誓要考中状元,光耀门楣。
然而,作为一名文人,他处处碰壁,官场并不顺利。即便是成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也未能留在朝廷,而是到了偏僻的小地方当官。
只因为当时奸臣当道,赵构懦弱,秦桧在朝中的话语权更大。虽然总体来说宋朝重文轻武,但要看是什么地方的文人。
而虞允文在内的南方文人就不受皇帝的待见,想要上谏,却根本舞不到皇帝的面前。
在金人想要议和的时候,虞允文并不同意,因为吃过了教训,明白金人肯定不怀好意。奈何朝中多谄媚之辈,将正义的声音压了下去。
所以在岳飞被秦桧等人陷害至死的时候,虞允文等人依旧没有话语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秦桧死后,赵构才明白自己的做法有多么可笑。
在这种情况下,虞允文经由推荐,终于站在了皇帝的面前,诉说着自己的想法。
而此时金人撕毁之前的议和协议,公然南下,妄图侵占宋朝地盘。
宋高宗多次派遣使者前往金国,想要其停止行动,皆没有成效。而朝中文人占据大头,他们与武将们争论不休,认为议和才是上上策。
而虞允文却并不觉得,完颜亮对宋朝的疆土虎视眈眈,赵构也不得不进行抵御。
虞允文见众大臣依旧左右摇摆不定,那他便用亲身经历告诉他们金人的图谋。
前不久他作为使者,前往金国。或许是完颜亮根本不想掩盖自己的目的,虞允文到了金国就发现,他们正在纠集队伍,联合完颜亮对宋朝出言不逊,金国的目的很明显。
当将这些事情告诉宋高宗后,他本以为自己的使命已经结束,没想到自己竟然又升官了。
让虞允文惊讶的不止这个,还有自己这个文人竟有上战场的那一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书生无用?
还未等宋朝商量出结论,完颜亮先坐不住了,下令攻击淮河以北的前线。这次金军势如破竹,而前线并无像岳飞那样英勇的将领,很快宋朝军队便败下阵来。
前线溃败的消息传来,赵构急得团团转,他只能派遣朝中官员前去迎敌。
鉴于虞允文在之前的任务中表现出色,赵构便派他前去战场。
等到来到战场之后,虞允文才发现军中的不对劲。只见军中士兵个个垂头丧气,三三两两坐在地上,完全不把金军的进攻放在心上。
很显然,是因为这几次的失败,他们就丧失了信心。至于他们的指挥官,刚刚因为失利被皇帝调走了,这些军心更散了。
虞允文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还没开战,他们这边士气就没了,这跟直接投降有什么区别?
于是,虞允文站在士兵面前,来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金军来犯,我们不能逃,因为后方就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明明掌握着长江的优势,何惧来战?”
期间不乏有的士兵看他一身文官模样,眼神中流露出不屑的神色。
见士兵们还在纠结,他又说道:“朝廷相信你们,才会派你们来抵御金军,你们用什么来报效朝廷,唯有浴血奋战!”
听到这段话,士兵们无不为之振奋,恨不得现在就与金军大战三百回合。此刻金军依旧在外叫嚣,虞允文沉住气,明白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攻克难关。
于是,在进行完这段演讲之后,虞允文开始整顿四散的士兵。除了这支部队之外,虞允文还四处招揽本地的年轻人,扩大军队的数量。
在一番调整之后,宋朝军队共一万八千人,要面对近四十万的兵力。这对于其他将领来说,打赢敌军简直痴人说梦,毫无胜算。
可虞允文并不这么想,因为他看到了金军的弱点,或者说是完颜亮的弱点。
金军不善水性,那他们就从水上对抗金军。虞允文派出几百人埋伏在对岸,并架好弩车,务必要在金军到达之际做好准备。
完颜亮善疑,当看到对岸的武器之后,他立马让人停止渡河,派人前去探查,再做打算。虞允文当然知道对方的动作,立马下令齐射弓箭,威势将金军吓得不敢前进。
完颜亮以为宋朝大军已至,仓皇失措,只能带领军队落荒而逃。
而趁此机会,宋朝的主将来到前线,并将一万多的兵力交给了虞允文。
这下宋朝军队优势更胜,排列在对岸,气势汹汹。完颜亮失了分寸,派兵突击,结果全被宋朝军队挡了回去,金军士气低落。
直到现在,士兵们对虞允文的计策信心十足。接下来见金军处于劣势,虞允文又会如何做?
采石大捷,千古一人
当金军节节败退的消息传来,宋高宗以及朝中众人为之惊叹。文人们更是扬眉吐气,从现在开始看谁敢说文臣不如武将!
谁说书生无用?他们也是状元出身,兵法、武功、射箭可都是“会一点”。
宋朝众人欢呼雀跃,而完颜亮的营帐中却愁云惨淡,丝毫没有人敢说话。
当得知宋军的指挥就是个文臣时,完颜亮大怒,认为手下的将领都没有尽力,下令死战不退。
某一将领上前劝诫,现在还是撤退为好,却直接就被完颜亮杀了。他们前进也是死,后退也是死,心中不免对完颜亮产生怨怼。
既然他们都活不了,那还不如自己寻找出路。于是,当晚完颜亮就被杀死了,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
完颜亮死后,金军内部大乱,他们连夜向北撤去,不敢进犯。
虞允文得知后顿时松了一口气,而金军南侵就这样告一段落。虞允文回到朝廷后,得到了宋高宗的嘉奖与赏赐,也得到了所有文臣的推崇。
他在朝中的地位又升一阶,宋高宗时常询问他的意见,并加以采用。即便是到了宋孝宗时期,他也颇受重用,而其他的官员更是颇为忌惮。
仅仅是一场仗,就让虞允文名声大振,而他在采石大战中运用的兵法,完全是模范典型的存在,也成为后世以少胜多战争争相模仿的案例。
就连毛主席得知他的故事时,都不禁感叹:“他是千古一人啊!”
谁说书生无用?文臣上战场,照样可以挥斥方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