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烘焙第一股,轰然倒下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5-04-09 18:51:15

作者:易佳颖 编辑:骆一帆 陈晓平

克莉丝汀每每传出消息,都是一阵唏嘘。

至4月9日,其运营主体上海克莉丝汀食品,合计已卷入908起司法案件(天眼查披露),涉案金额达1.06亿元。

因克莉丝汀无法偿还债务,多名债权人已申请破产清算。

与其没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恰恰是烘焙赛道的繁荣。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规模达5614.2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8595.6亿元。

无奈,时代变了。

“零售商越来越强劲,过去饼房占据九成的市场份额,随着年轻一代加入,零售渠道和饼房开始有对分市场的趋势。”焙乐道中国市场部总监叶澜向记者介绍道。

顶流没落

克莉丝汀,一度为烘焙界“顶流网红”。

早在2000年,其就已有接近千家连锁店,规模独步业内;2012年,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成为国内“烘焙第一股”。

克莉丝汀本该有很好的前景。

“追求赚快钱的基金进入,管理层出现分歧甚至内讧,很多战略无法实施,最终掉队。”克莉丝汀创始人罗田安回忆说。

上市第二年,克莉丝汀就陷入亏损,一赔就是9年。

据媒体统计,自2014年起,其门店数量持续净减,到2022年上半年,门店数已锐减至246家,内部矛盾不断,最终于去年彻底退市。

曾经的烘焙巨头,如今只剩一地鸡毛。巅峰时期,克莉丝汀坐拥超1000家门店,目前已经全部歇业。

早在2023年3月,克莉丝汀就自曝存在大额欠款,其拖欠店铺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等,合计约5700万元,所有零售门店暂时关闭,银行账户300多万元存款遭到冻结。

3月中旬,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有公告显示,上海克莉丝汀破产清算一案,已由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5月8日召开。

迭代加速

跟克莉丝汀一样,一批区域烘焙老品牌或是挣扎,或是已然倒下。

区域品牌是国内烘焙市场的重要部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专属”烘焙品牌,且在当地有很强影响力,也有忠实的品牌拥趸。

只是,消费者快速迭代,部分老品牌难以跟上潮流变化。如青岛皇家美孚、慢城蛋糕、勿理堂、香港圣安娜饼屋等,近年陆续传出闭店消息。

烘焙不只提供产品价值,也输出情绪价值。

只是,可预判的销售高峰,已变得越来越模糊,倒是热议事件、综艺节目、影视剧等“突发”流量,会带动相应商品的爆发式增长。

因此,相较其他餐饮赛道,烘焙对于消费趋势的变化必须更敏锐,否则难逃式微的命运。

烘焙市场,一直在不断涌现出新品牌,主打健康、现烤、原料高端等各种定位,层出不穷,这带来更多选择,加剧了竞争。

据《上海烘焙店分布指数》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上海共有各类烘焙店4711家,成为中国烘焙门店最多的城市,部分品牌已变成名副其实的城市、商圈打卡点。

“现在烘焙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年龄群是在24~44岁,就是90后、95后甚至00后,这一代人的消费观念、饮食观念,和之前很不一样。”

叶澜表示,烘焙的品类发展正从早餐和下午茶,逐步向主食代餐转变,“烘焙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商超入局

在大众消费市场消费,连锁烘焙品牌曾是主力,现在,新零售渠道正在迅猛崛起。

“家旁边的静安面包房开了十几年,盒马奥莱开在隔壁后,撑了一年就倒闭了。”

家住上海的曹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盒马奥莱店里卖的烘焙产品,覆盖面包、蛋糕的基础品类,也有吐司、牛角包、碱水结、瑞士卷等,价格更便宜,面包店完全没有竞争力。

这也是众多烘焙店面临的共同困境。

过往两年,凭借商品丰富、性价比高、上新快等特点,商超烘焙正飞速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购烘焙商品的主渠道。

去年11月,盒马的草莓盒子蛋糕上线,销售额同比增长80%。

图源:盒马

据盒马烘焙蛋糕品类负责人介绍,2024年是盒马第4年上线草莓盒子蛋糕,其从一个销售规模百万元的“小甜品”,成长为破亿元的“大单品”。

大量人群对烘焙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饼屋的体系里。

“当我们用完整的品类结构,涵括面包和西点,快速的配送能力、产品上新,相对便宜的价格,对市场冲击力是非常强的。”盒马即食部总经理宁强解释道。

盒马先后进驻扬州、诸暨、绍兴、东营等地,烘焙商品均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类。其中东营开业首日,烘焙商品销售额超过40万元。

这种大变局下,身在局中的人,稍有落后,就有可能重复克莉丝汀的命运。

0 阅读: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