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寻寻觅觅,灵魂的安宁才是归宿,每个人都是殊途同归

枫妈染上世俗 2023-03-01 20:37:43

人的一生,都在渴望灵魂的安宁。为了这份安宁,有的人前往远方寻觅,有的人却返回家乡追寻。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结果是殊途同归的。因为世间的诸多选择,没有最好,只看适不适合自己。

我国江南散文名家苏沧桑的著作《纸上》,就通过真实记录漂泊旅程中与传统文化的相遇,从而使那些逐渐被社会遗忘的匠人以及他们所处的行业,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其中,包括《春蚕记》《纸上》《跟着戏班去流浪》《与茶》《牧蜂图》《冬酿》和《船娘》七篇纪实散文。

在这些文章中,作者不仅实地到访匠人生活的地方,还细致观察并记录下他们各自的生活日常。于是,透过这些真挚的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那种人与文化的深切羁绊。

养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从小小的蚁蚕到成茧抽丝,最忙的时候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睡。不过,当看到“勇猛的小兽,在食物的森林里奔突奋进,狼吞虎咽般啃噬着桑叶”,那种蓬勃的生命力,是足以令人感动的。更何况,成熟的蚕丝是那样洁白无瑕,一尘不染,面对这种圣洁之美,谁又能不爱呢?

纸是有生命的,制作好的纸张既要有丰富的原料,也要掌握熟练的技巧。可是,这种制纸工艺的处境却不容乐观。像书中提到的元书纸,就面临着绝迹的命运。欣慰的是,有人依然在苦苦坚守,“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一座庙或者一个棚,就是一座好戏台。乡戏是故乡的灵魂,滋养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由于对戏剧的喜爱,作者踏进了戏剧团。之后,才发现“戏班生活的本质绝非原先想象的那么美好,而是极度的劳心劳力”。所以,曾经的向往,就变成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和厌倦。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不是心存热爱,又如何能坚持下去?

在我看来,《纸上》是一部充满灵性的散文集,描绘了匠人的辛酸和无奈,同时又展现了那种惊艳的文化之美与人性之美,让人唏嘘不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