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时候,绥芬河有个中俄混血的17岁少女,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和平友谊的小使者”,她就站在绥芬河的和平广场上。这个少女的名字听起来很美,叫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
站在雕塑下的嘎丽娅,脚步稳稳当当,手里拿着妈妈传给她的那条花头巾,不停地挥动,眼神还不时地往家乡的方向瞟去。咱们心里都明白,每件艺术品啊,都藏着它自个儿的故事,嘎丽娅的雕塑也不例外。她的故事啊,是一段被时间定格的历史。
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里难受,那位美丽又勇敢的嘎丽娅,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而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为了整个民族的利益,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至于她最后怎么样了,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说嘎丽娅的事儿。
【日军的侵华战争】
大家都知道,到了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变得国富民强,成功转型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话说回来,日本地方不大,这限制了它继续做大做强。所以啊,他们就想了个办法,搞了个大陆政策。
日本一直心怀不轨,打算先拿下朝鲜和台湾,接着再一步步侵占我们东北,最终目标是整个中国和亚洲,甚至妄图称霸全球。他们那勃勃的野心,在1931年终于按捺不住,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因为蒋介石那时候采取了不抵抗的做法,所以日军没过多久就把东北给占领了。从那时候起,日本就在东北待了整整14年,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儿了。在二战快开始的时候,日本跟德国、意大利混到了一块儿,组成了轴心国,然后他们就开始了更加疯狂的侵略咱们中国的战争。
1937年那会儿,日本鬼子挑起了七七事变,一下子就打开了全面侵略咱们国家的大门,他们占领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有不少人都觉得,咱们最后能打赢这场抗日战争,多亏了美国在太平洋那边拖住了日本。
说起来,从全面抗战打响到日本对珍珠港动手的那段时间,咱们国家基本上是靠自己硬扛下来的。虽然那时候咱们也跟欧美、苏联有些交往,但这些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在那段岁月里,咱们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咱们还是挺直了腰杆,独自扛起了抗战的大旗。虽然,咱们也尝试着跟外面的世界建立联系,寻求帮助,但说实话,那时候咱们能依靠的主要还是自己。所以啊,咱们得铭记那段历史,知道咱们曾经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那时候的咱们,没有靠别人,就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才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不仅仅是咱们国家的骄傲,更是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日本这个国家地儿不大,但他们通过打持久战,最终赢得了那场大战。到了1945年,日本没办法,只好宣布投降。就在那一年,9月9号,日本在中国的陆军头头岗村宁次,跑到南京国民政府那边去,正式交了投降书。
这么说吧,抗日战争算是真正画上句号了。但你知道吗,有句话叫“垂死挣扎”,就在日军说要投降但还没完全老实那会儿,他们还在拼死反抗,干了不少极其残忍的事儿。
说起来,嘎丽娅真的是个挺惨的姑娘,她是那时候被派去跟日军谈判的使者。可谁也没想到,日军竟然会对她下毒手,把她折磨得不成人样。最后,她就这么走了,才17岁啊,走的时候身上就剩下一块头巾遮体……这事儿真的让人心里难受。
【美丽的姑娘嘎丽娅】
嘎丽娅呢,是在黑龙江的绥芬河出生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绥芬河和苏联是挨着的,所以嘎丽娅的爸妈来自两个国家,不同的民族,这么说来,嘎丽娅也算是个中俄混血的小姑娘了。再往细了说,有人讲嘎丽娅身上流着一半乌克兰的血,这大概也是她长得特别好看的原因吧。
真没想到,嘎丽娅长大以后,个子高挑,活脱脱一个苏联大姑娘的模样,大概有一米七那么高。而且啊,她还长着中国人那种清秀的眉眼,整个人看起来端庄又漂亮。17岁的她,简直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美得让人挪不开眼,真是个天生的美人儿。
再者,嘎丽娅打小就接受了挺系统的学习,而且她老爱跟不同民族的人打交道,这样一来,她就掌握了三门语言,中文、俄语还有日语。她能学会日语,其实跟那时候的国际局势有关,毕竟那时候日本已经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好多地方。
想象一下,要是没有那么多的战争,拥有这么好条件的她,日子肯定会过得美滋滋的。但没办法,她偏偏生在了那个战乱的年代,而且命运还特别捉弄人,硬是让17岁的她卷入了战火连天的地方。这事儿啊,得从1945年,就是日军快要投降那会儿开始聊起。
说起来,1931年那会儿,日本占领了咱们东三省,他们紧接着就在那儿忙着建起了一大堆军事堡垒。为啥呢?就是为了防着苏联那上百万的大军。特别是在绥芬河的天长山,日军搞了个超大的军事要塞群,那时候,人们都说这是“东方的钢铁长城”,跟法国的马其诺防线似的,坚固得很。
一听这防线的名字,你就知道它有多结实,苏联军队想攻下来可没那么容易。说起来也是,到了1945年8月份,苏联出动了150多万大军,从东边、北边、西边三个方向一块儿上,对日本的关东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绥芬河那边,苏联红军很快就打了进去,可天长山这块地方,对日军来说就像是个天然堡垒,易守难攻。他们躲在里头,靠着建得结结实实的防御工事,就是不肯投降。苏军人数再多,也吃了不少苦头,但无奈的是,战斗一直没有取得明显的突破。
碰到这种局面,苏联军队那会儿真考虑过直接用炮火猛攻天长山,想着这样既快又能少死人。但话说回来,要真从关心人的角度出发,这么做好像又不是那么妥当。你想啊,那时候的日军已经是快撑不住的状态了。
就在那会儿,天长山那座军事堡垒里头,还藏着些日本的妇女和孩子,连带着绥芬河那边的老百姓。苏军看不下去了,不想让这些无辜的人在战争中遭殃,就想找人去跟那边谈谈。就在这时,嘎丽娅站了出来,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说起来,要是按年纪来算,17岁的嘎丽娅本不该卷进这场战争。但问题是,那会儿当地能讲日语的人真的没几个。听学者孙伯言讲啊,那时候苏联红军特别想找一位精通日语、俄语,还会说汉语的人来谈判。
有人提名嘎丽娅,觉得她挺合适,于是她就被选上了。嘎丽娅一听自己被选上,立马跑回家跟妈妈说了这事儿。她妈妈心里明白,战场上那可是凶险万分,再加上日军那些残忍无情的行为,心里头是一百个不愿意让嘎丽娅去冒险。
不过,嘎丽娅倒是挺开心地跟妈妈说,在那些人里面,还有她的日本好友呢。而且,她背后站着苏联战士们,他们会保护她的。日本军队马上就不行了,嘎丽娅绝对不会有事的,放心吧。
听到女儿那么讲,母亲也没说啥反对的话,尽管心里头不太乐意,但还是默许了。然而,就在女儿要出门的时候,嘎丽娅的妈妈把自己头上的头巾摘了下来,给宝贝女儿系上,盼着她这一路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回来。
嘎丽娅就这样踏上了旅程,带着妈妈满满的祝福。但谁也没想到,这一走,她竟然再也没有回家。留给大家的,就只有那么一块方巾,还有她在天长山上,鼓起勇气跟日军谈判的那段传奇经历。
【坎坷的谈判之路,与嘎丽娅的悲剧有关】
进了部队后,嘎丽娅接受了简短的谈判教学,没过多久,她就踏上了首次谈判的征程。据说啊,嘎丽娅总共参与了三次重要的谈判。
一开始,嘎丽娅领着四位苏联大兵,算是展示诚意吧,走进了子弹横飞的天长山战场。奇怪的是,日军居然没有开枪。第一次坐下来聊的时候,气氛还挺融洽,成果也相当不错。日军那边愿意谈谈,不过得给他们一天的时间来考虑。
另外,他们决定把第二轮的谈判安排在隔天进行,然后嘎丽娅带着这个喜讯平安地返回了。苏军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也是乐开了花,毕竟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放天长山,这对双方来说可都是个大好事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新的一天就到了。嘎丽娅和那些苏联战士还是紧绷着神经,走到了日军战壕的跟前,打算再跟日军好好聊聊。听说啊,这次谈判日军还是挺配合的,他们满口答应说下午就会放下武器投降,不过得给他们点儿时间准备准备。
话说回来,嘎丽娅带着一个好消息——“日军要投降了”,又回到了大家身边。苏军一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感觉胜利就在眼前,触手可及。但好景不长,等到他们第三次往山上走的时候,情况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原来,日军投降那事儿压根就没影儿,嘎丽娅他们这下可陷入了大麻烦。
说起来,因为有了前两次交谈的铺垫,日军那边稍微退让了些,这让嘎丽娅和苏军战士们心里的戒备少了不少。可谁承想,就在这时,日军竟然对他们突然发起了攻击,苏军士兵不幸遇难,而嘎丽娅呢,倒是侥幸逃过了一劫。
然而,她即将遭遇的磨难,简直是人间地狱。嘎丽娅被日军硬生生拽进了战壕里的山洞,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至今还是个谜。但话说回来,嘎丽娅是个混血美女,再加上日军那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想想都知道情况有多糟糕。
你想象一下,嘎丽娅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说不定还受到了欺负。咱们先说正事!在山脚下等着的苏军,整整一晚上都没见人下来,心里就明白事情可能出岔子了。
到了这个地步,苏军不再对“和平谈判”抱有希望,决定对日军进行全面反击。他们的大炮直指天长山日军藏身的战壕,无数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瞬间造成日军大量伤亡。
最后,日军实在是没办法,只好投降了。但战壕里头,活下来的就只有26个人,剩下的战士们全都没了。仗打完了,大伙儿就开始四处找嘎丽娅,可怎么找也找不到她的踪影。
问起那些被抓的日本兵,他们也是一脸懵,啥都不知道。再说那天长山,经过一轮轮的炮轰,早就变成了一片死地,满地都是尸体,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的了。
后来啊,大家只在一处山洞里头,发现了嘎丽娅离家那天,她妈妈亲手给她的那块头巾。这成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件物品......事情是这样的,人们四处寻找嘎丽娅的踪迹,最终只在那山洞里,瞧见了这块头巾。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就像是嘎丽娅跟我们最后的告别。这块头巾,承载着嘎丽娅和她妈妈的深厚情感,也成了我们对嘎丽娅最后的记忆。她走了,留下的只有这块头巾,静静地诉说着那段过往......
打完仗以后,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那26个驻守在天长山的日本兵被送回了老家,苏联军队呢,也离开了天长山这个地方。至于嘎丽娅,就好像被大家遗忘了一样,很少有人再提起她。就只是在某些文件资料里,简简单单地提了几句,说她这个混血的小姑娘,为了劝那些日本兵投降,前前后后上了三次天长山。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还没学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您可以向我问一些其它的问题,我会尽力帮您解决的。
那对于这事儿,你是怎么想的呢?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