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玉惜
编辑丨玉惜
前言
在澳门有群“奇怪”的人,他们有着外国人的面孔,但却只会说中文。
国籍不是中国,但是他们从小生长在中国,然而他们的信仰又是西方的。
这种矛盾的情况,让许多人觉得奇怪,他们究竟算不算中国人?
澳门来的葡萄牙人
经常会有这些情况,很多人去了别的国家,然后定居有了自己的家庭,而这个时候有了爱的结晶,就变成了所谓的混血。
甚至有人父母爷爷奶奶都是不同国家的,有着四国的血统。
而土生葡萄牙人也是这种类似的情况。16世纪葡萄牙人来到澳门,生根发芽。
于是他们有着葡萄牙人的脸孔,但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又是中国,所以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算不算中国人。
今天,在澳门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葡萄牙人的面孔,口音却是流利的广东话,甚至许多人会在自我介绍时告诉别人:“我是澳门仔。”
这群人,一边是葡萄牙的传统,一边是中国的文化。
他们可能从小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教堂里是他们耳熟能详的旋律,但走在大街上时,周围却是中国的街市、广东话的喧嚣。
许多土生葡人信仰天主教,这在中国是少见的宗教信仰,他们的饮食习惯中,不仅有葡萄牙风味的炖菜、葡式蛋挞,还有中国特色的粥、点心。
而这种背景,让他们的身份显得尤为复杂,有了“外国脸”的标签,但却习惯于用中文与周围的中国人沟通。
澳门回归后,这些曾经的“葡国人”,面对中国的主权,他们既自诩为“澳门仔”,又自认为自己无法彻底融入中国的大家庭。
澳门的“土生葡人”常常陷入文化身份的迷茫之中。
虽说他们出生在澳门,长在澳门,语言、生活习惯、饮食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但由于历史上的葡萄牙殖民统治和宗教影响,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和一些生活方式,又无法摆脱葡萄牙文化的烙印。
因此,他们的身份认同变得尤为复杂。尤其是在澳门回归后,“葡国人”与“中国人”的标签常常交织在一起,
若他们在中国人面前自称“葡国人”,那么中国人可能会觉得他们是外来人,无法完全融入中国社会。
而在西方社会,他们的葡萄牙血统和文化认同又被视为“旧世界”的一部分,远离现代西方的主流文化。
即便他们出生在澳门,长在澳门,生活在澳门,却依然无法摆脱“外来者”的感觉。
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一国两制”的政策,澳门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文化与制度,但对于“土生葡人”来说,澳门的回归意味着一个复杂的身份问题。
回归后的澳门,在法理上归属于中国,但在文化认同上却并没有彻底割舍与葡萄牙的联系。
因此,许多“土生葡人”往往依然强调自己是葡萄牙人,这种认同感根深蒂固,不容易轻易改变。
然而,这种冲突和错位,是否意味着他们无法融入中国社会呢?显然不是。
从中国的文化包容性和多元化来看,澳门的“土生葡人”无论如何都应被视为中国人。
中国的文化一向具有包容性,能够容纳各式各样的文化元素。
对待“土生葡人”的态度,更应该是平等的,不能以外貌、血统或语言为唯一标准来界定他们的身份。
毕竟,他们与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共同的土地上,经历过澳门回归的历史与变化,也曾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一直秉承着包容与多样性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身份的认同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血缘或肤色,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对文化的认同以及与社会的融合。
澳门的“土生葡人”无论是认同自己是葡萄牙人,还是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实际上他们都应该受到中国社会的平等对待与接纳。
中国的环境讲求和谐社会,包容性非常强。从“土生葡人”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能力等都与中国社会有着深厚的联系。
即使他们在思想上可能受西方影响较深,但这种文化的多元化并不会阻止他们成为中国社会的一部分。
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不仅为澳门提供了高度的自治权,还通过各种政策让澳门的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更加融合,这为“土生葡人”提供了更好的文化认同平台。
那么,如何更好地帮助这些人在文化认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呢?澳门的“土生葡人”应当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中国社会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融合与发展,尤其是在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
总之,无论他们如何自我认同,无论他们面孔如何,文化如何,他们都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应该享有同等的尊重与平等的待遇。
通过更多的交流与互动,相信澳门的“土生葡人”会更加认同自己的文化归属,并在中国的文化大熔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其实不管是不是混血,很多时候,我们在哪里长大,似乎对哪里就更有感觉,而血缘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但是氛围毕竟是最主要的,毕竟在哪长大,受到哪里的影响就更大。
并且不比其他国家,有些时候会排斥外人,中国社会的态度,对于外来者还算是容易接受,至少不会有太大的恶意。
因此这些人如果真的在中国长大,或许只是除了外表,本质上,他们和我们也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对他们也应该更加的包容。
结语
“土生葡人”的身份一直摇摆不定。从16世纪的葡萄牙殖民者,到今天的“澳门仔”,他们的身份认同始终复杂。
在中国的立场上,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应该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们。
这些“土生葡人”与中国有着深厚的联系,他们的身份早已不应仅仅由外貌或语言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