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由小二黑以今说古参考正史资料撰稿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胡亥当上皇帝之后,再次大兴土木,重征工役,下诏重修阿房宫,诏曰:
先帝谓咸阳宫廷过小,故造阿房宫为室堂,工程未完而先帝崩,暂辍工作,移筑先陵,今骊山陵工已毕,若舍阿房宫而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朕承先志,不敢怠遑,其复作阿房宫,毋忽!
此诏一下,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役夫云集于阿房宫中,夜以继日地营造不停。本来庶民百姓的税赋就已十分繁重,再加上修建阿房宫的额外加征,直弄得十室九空,苦不堪言,普天愁怨,哀鸿遍野。
1.被逼造反
首倡反秦起义的两个人,是阳城(今河南方城东)人陈胜,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吴广。阳城阳夏都是战国时的楚国之地,故陈胜、吴广都属于楚人。
二世元年七月,胡亥下诏阳城,遣发闾左贫民出戍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居住于闾里之左的从事农耕的贫民,本是属于免除徭役的人(秦朝的民俗是,富人居住于右,贫民居住于左)。由于秦始皇征徭无度,天下刑徒、逋亡人、赘婿、贾人以及罪吏,都被谪戍殆尽,到二世胡亥时已没有役夫成卒可征调了。
但胡亥不管这些,就决定征调免除徭役的闾左之人。有钱有势的人家,可以上交点银两,免去征役,可这些没钱没势的贫民,只有冒死前去应命。阳城县的县令衙役们,奉二世之诏,征发到900余人,充作成卒。陈胜由于交不起征税,也加入了这900人的行列,县衙里的官吏见陈胜生得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便让其当这900多人的屯长。
阳城县的邻县阳夏县也在广征徭役,阳夏人吴广在队伍中充当屯长。因为阳城阳夏是邻县,且都属战国时的楚国之地,陈胜、吴广又都为楚人,二人便为了一路上互相有个照应,就两支队伍合为一队。
这支队伍在秦尉将的押送下,经过几天的艰苦行军,好不容易到了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适逢连降大雨,道路不通。大泽这地方十分低洼,一下大雨,这里就成了一片汪洋,没有办法行走,只有就地驻扎,坐等天气放晴后再启程赶路。可偏偏这场雨下得怪,一连十多天不见有停止的迹象。这可愁煞了陈、吴二位屯长,因为按照秦法,不如期行至,都将被斩首。
吴广找陈胜商议道:“曲指算来,从这里到渔阳,非一二个月不能到达,而官中规定的期限还有十多天,我们就是插翅飞去,恐怕也来不及了。这样就面临着前行也死,不行也死的处境。”陈胜道:“既然如此,不如另图大事揭竿造反,尚可死里求生。”接着,两个人经过商议,决定发动这近千人举行起义,同秦抗争。
陈胜本有大志,心知天下对秦厌苦愤恨已久,只是尚没有人敢做反秦的首倡者而已。他还知道二世胡亥只是个少子,不应当立为皇帝,立为皇帝的应当是公子扶苏,百姓又多听说扶苏贤明,但却不知扶苏已死。
2.装神弄鬼
第二天上午,负责厨房事务的后勤张老头向陈胜请示中午吃些什么,陈胜说:“今天给大伙改善改善生活,到集市上买几条大鱼,做一顿红烧鱼。” 厨子好多天没吃过荤腥了,得了陈屯长的命令,他高兴得屁颠屁颠一溜儿小跑上集市上买鱼了。
厨子到鱼摊处挑选鱼,其中一条最大的鱼,腹部十分膨胀,大家伙看后都觉得稀奇,这个说:肚子里肯定有不少的鱼籽;那个说:这条鱼肯定足有二、三斤重。一个胆大的小伙子说:“我来剖开看看”,说着拿刀熟练地划开鱼肚,大家不禁惊呆了。鱼肚中有一块帛书,展开来看,这块帛二尺见方,上面写着红红的三个大字,由于大家都不认识字,不知写的究竟是什么,便找来一个认字的,念道:“陈胜王。”大家一听,更是惊奇万分。
大家互相传说着这件事儿,有人早报到陈胜那里。陈胜却大声喝道:“不要乱传谣言,鱼肚子里怎么会有什么帛书呢?你们胆敢妄言,小心绳之以法。”
大家听了陈胜的怒斥,都退去忙各自的活计去了,可是这事儿毕竟是奇巧,部卒们私下里都议论纷纷。
到了夜里,部卒们都躺在床上,还津津有味地谈论着白天发生的事情,正在谈论着,忽听外边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大家静静地一听,像是狐狸的吼叫声,声音忽远忽近,一声声狐叫像是人语,依稀可辨:“大…楚…兴,陈…胜…王…”
大家越发觉得奇怪,有几个胆大的起身走出营外,要去看个究竟,可营外是一片荒郊,只有西北方向上有一座古祠,被浓阴的古木森林所遮掩。那奇怪的声音仿佛就是从古祠中传出来的。更为奇怪的是,在古祠的密林中,隐隐约约地露出了火光,似灯非灯,一会儿移到这边,一会儿移到那边,变幻莫测,煞是吓人。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火光渐渐熄灭,声音也渐渐远去。大家自是又惊又恐,称奇不已。
原来这都是陈胜吴广二人的计谋:陈胜先私下写好帛书,夜间偷偷溜出营门,从附近仅有的两家鱼贩子鱼缸中,拿出最大的一条鱼,将帛书塞入鱼口中,待鱼汲入腹中,陈胜方悄悄回营。
第二天鱼贩子将鱼运到市集中叫卖,陈胜又吩咐厨子挑大个的鱼来买,此鱼自然被部卒买到。至于狐鸣、火光,也是陈胜预先安排好的。
大家这几日对这些奇事越传越神,甚至以讹传讹,说这鱼是龙身所变,故有预知;这狐乃是狐仙,故能先觉。大家传什么的都有,只有陈胜吴广二人知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二人偷偷地窃笑,表面上装着一无所知。
随队监督的二位将尉,见老天整目下雨,也十分忧虑,又没有办法,只好每天借酒浇愁,把一切事务都交给陈胜吴广二人去办理。陈吴二人借此机会在营中收买人心,绝大部分部卒已心甘情愿地为陈吴二人所用。
3.声势壮大
这一天二位将尉喝得酩酊大醉,倒头便睡。陈胜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与吴广商定行动。于是二人闯入营帐,吴广上前说道:“禀报二位将尉大人,这十几日天天下雨,超过期限已成定局,这渔阳已不能再去了,再去只有死路一条。既然如此,不如各走各的道。我们二人先来辞个行。”
其中一稍清醒的将尉一听,勃然大怒:“你们二人难道不知王法吗?要走可以,先把脑袋留下。”
遂拔剑刺向陈胜,陈胜用剑与将尉厮杀着,吴广绕到将尉的身后,大喝一声,一剑刺向将尉的后心,这将尉哼叽了两声,就断了气了。随后陈吴二人又斩杀了另一酒醉不醒的将尉。
之后陈胜指挥大家,在营外辟地为坛,歃血为盟,做了一面旗帜,上书一个大大的“楚”字。陈胜为首,吴广为副,其他人按职务大小排列,一起祭拜了大旗。陈胜自称为将军,吴广为都尉,登坛上坐,定国号为大楚,再命大家袒露右臂,以为记号。并拟篆了檄文,诈称公子扶苏,及楚将军项燕在军中为主帅,统领大军。
不日雨过天晴,陈吴二人率军出发,大家以锄头、铁锹、木棍为武器,先行攻打蕲县县城。蕲县守兵寥寥,不堪一击,一交手就拿下了城池。陈胜以蕲县为根据地,随后又乘胜攻下了谯县等几座县城,于是声势大震,又收得许多士卒、车马。
陈胜率军攻打陈县,概有步卒数万,战车六、七百乘,骑兵数千。
陈吴二人进城后,为了凝聚人心,便下令禁止烧杀抢掠,到处张贴告示,告诉百姓自己为除暴安良,伐罪安民。
一日,禀报说张耳、陈余求见,陈胜一听,喜出望外,连忙邀请进见。张、陈二人乃大梁之人,曾事从魏主。秦灭魏时,二人隐姓埋名,避居陈县,秦悬赏通缉二人。直至陈胜、吴广二人攻入陈县,张耳、陈余得闻后寻来叩门求见。
张、陈二人见过陈胜、吴广,便开门见山地议起了军情,张耳道:“秦无道,暴虐日甚,民不聊生。今将军置自己生死于不顾,为天下驱逐残贼,真是莫大的义举,但在下以为将军不宜急于称王,应速引兵西向,直指秦都,诛暴秦,据咸阳,号令诸侯。将军再怀柔以德,天下自然心悦诚服,帝业可成矣。”说到这里,见陈胜默默无言,似有不悦,便止住了话语。
陈余接着说道:“如果将军无平定四海之意,倒也罢了,如有志安邦,宜图大计。若在陈地占据一隅,恐天下难以响应将军。”
陈胜听后,觉得有一定道理,沉默许久后说:“此事容日后再议吧。”
张耳见与陈胜话不投机,心中感到十分灰心,准备与陈余就此告辞而去,但陈余相劝道:“既然我们已经辛辛苦苦来到此地,就待再观察一些时日再说吧,何况我们马上拂袖而去,则会引起陈胜的疑心,说不定会有生命之虞。”于是二人留在陈胜的麾下,权作军中参谋。
陈胜不听别人的劝告,在陈县自立为王,国号张楚,隐寓扩张楚国之意。
4.乌合之众
此时河南诸郡县的百姓,苦于秦朝的严酷刑法,纷纷聚集戕杀地方官吏,响应陈胜的起义大军。陈胜便立吴广为假王,命他为监军,攻打荥阳。
吴广刚一出发,张耳想到,此时陈胜军中较为空虚,不如趁此机会一走了事,于是令陈余向陈胜献计道:“大王举兵梁楚,志在西向计秦,入关建立宏伟大业。攻秦必须顾及赵地。臣曾经多次游居赵地,并结交甚广,今臣愿请兵入赵,北略赵地,既可牵制秦军,又可安抚赵民,岂不是一举两得?”陈胜听了陈余之计,心中认为可行,但毕竟张、陈二人归附不久,总不可过于相信,便决定手下之将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命张耳、陈余二人为校尉,作为武臣将军的左右手,共领兵三千,北往赵地。
张耳、陈余二人心中把个陈胜骂个上下八辈,但表面上还不露声色,欣然领命;谢恩后随部渡河北去。
话说吴广率部攻打荥阳,荥阳由三川郡郡守李由坚守,吴广久攻不下,心中甚是着急,忙派人回报陈胜,请求陈胜再增兵攻城。陈胜得知后召集众谋士兵商议,蔡赐献计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再增兵攻伐荥阳,不如派兵攻咸阳,直接给秦朝施加压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陈胜依其计,令其为上柱国,陈人周文为将军,率军攻秦。周文奉命,路上招兵买马,把队伍扩大到十多万,长驱直入,直指函谷关。
这时昏庸的二世胡亥已经是一心玩乐,不问政事了。以至于陈胜起义已经三个月有余,而胡亥却对此却一无所知。前一时期有一个使臣从东方回来,二世问他说:“你出去一趟,在外地都看到、听到些什么见闻呀?给朕汇报汇报。”
使臣如实告诉二世说:“陈胜吴广等叛逆以陈县为据点,造反滋事,其它郡县也多参与叛乱。”二世一听,顿时变了脸色,招呼左右道:“来人呀,把这个不会说话的东西拉出去,打进水牢。”这使臣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就身陷囹圄了。从此谁也不敢在二世面前提起时局之事。
因起义军周文的兵马已快攻克函谷关,无奈之下,函谷关守吏火速派官员回秦宫中相报,秦二世才意识到事态严峻,因无兵可用,便委派将军章邯组织了一支由囚徒为主的军队进行平叛。
最终,章邯率囚徒军大败周文的起义军,周文自杀身亡。
随后章邯率军夹击吴广的起义军,因内讧导致军内将领不和,部下田臧假借陈胜之命令杀死吴广,吴广的起义军全军覆没。
攻取赵地的武臣自立为王,因部下李良造反,武臣被其杀害,李良投降秦军。
章邯率军围攻陈胜,陈胜孤军奋战,溃败逃亡,路上被自己的马夫庄贾所杀,庄贾取其首级,向秦领赏,庄贾后被陈胜旧部吕臣处死。
张楚政权前后仅仅持续了六个月,这支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我国第一支主要由农民组成的起义军,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真正历史意义是带动了一波反秦浪潮,随后刘邦、项羽依次揭竿而起,为推翻暴秦奠定了基础。
撰稿:小二黑以今说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