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墨影云光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就传来了一个令人痛惜的消息。
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他的离世不仅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巨大损失,更是国家科技界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深切悲痛。
毕竟“没有黄旭华,就没有中国的核潜艇!”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来源于网络,为增加文章的可读性,部分内容存在润色。如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黄老的逝世·】——
2月7日,中国船舶公众号发布了讣告:黄旭华院士在2月6日这一天因病去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消息传出后,瞬间震撼了整个科技界,也让无数普通民众陷入了深深的哀思之中。
据知情人士透露,近年来,黄旭华院士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由于年事已高,他的部分身体机能已经自然衰退,行动也变得日益迟缓。
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每天都会翻阅核潜艇的最新资料,关注着这个领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黄老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人们纷纷表示哀悼与缅怀。他的同事们、学生们以及曾经受到过他帮助的人们,纷纷上台发言,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感激。
“黄老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奋斗史!”一位曾与黄老共事的科学家在发言中动情地说。
另一位曾受到过黄老指导的年轻科学家表示:“黄老不仅是我的学术导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他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保持坚定去追求科学真理。”
在人们缅怀到这时,黄老在生前的突出成就以及对他们的教导也一一浮现.....
——【· 光辉的一生 ·】——
当年,中国核潜艇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黄旭华院士,作为这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肩上的担子可谓重如泰山。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核潜艇的设计、研制和试验中。
那时候,人们不仅条件艰苦还面临着技术封锁的困难。
但黄旭华院士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华,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终于,在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出来。
那一刻,举国欢腾,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这样的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的贡献,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精神上的鼓舞。
然而,除了科研成果,黄旭华院士还对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明白人才对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特别看重年轻人才的栽培和挑选,还会亲自上阵给学生上课、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惑。
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中坚力量。
一次,一个年轻人在研究中遇到了难题,几乎要放弃。黄旭华院士得知后,亲自找到他,耐心地为他讲解原理,分析问题,鼓励他不要放弃。
在黄旭华院士的帮助下,这个年轻人最终攻克了难关,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件事,在团队中传为佳话,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勇往直前。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旭华院士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从不追求名利与地位,只是默默地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正是这份低调与坚守,让他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核潜艇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黄旭华院士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这是对他一生奋斗的最好诠释。他不仅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更是无数后来者的精神导师。
然而,黄老的离世不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对于他的妻子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情感创伤。
——【·妻子的坚守·】——
黄旭华与李世英共携手度过了整整70年的风风雨雨,那份相濡以沫的情感,早已融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黄老投身核潜艇事业的那些漫长岁月里,李世英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她每天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公婆,让他们安享晚年,还要抚养年幼的子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些家务活又多又累,像沉重的包袱一样,让她感觉压力山大,喘不过气。
但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始终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在那些日子里,李世英最担心的就是远在他乡的丈夫。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会独自坐在窗前,望着满天的星辰,心里默默地为丈夫祈祷。
她不知道丈夫在哪里,不知道他是否安好,是否吃得饱、穿得暖。但她知道,丈夫是为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在奋斗,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在努力。
这份信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支撑着她走过了无数个日夜。
如今,黄旭华院士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李世英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她依然每天早早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虽然她的脸上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而有力。
她告诉子女们:“你们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前行。”
在未来的日子里,李世英会用她自己的方式缅怀丈夫。她会带着黄旭华院士的遗志和精神,继续为家庭付出努力,让子女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此外,李世英还会热心参与社会事务,用实际行动给大家带来鼓舞。她坚信,只要心怀爱意和责任感,就没有什么难关是过不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结语·】——
虽然黄老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李世英也会带着丈夫的遗志,继续为家庭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