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掌握军事指挥权后,支持人数最少的两次决策

白易历史观 2024-07-14 02:24:0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关键时刻总有那些卓越的领袖人物挺身而出,运筹帷幄,统揽全局。他们在黑暗的重重迷雾中洞悉机先,矢志不渝,鼓足勇气向光明出击。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开国伟人,他不畏艰险,直面群狼,出谋划策,一往无前。即使在形势最为严峻,暂时得不到多数人认同的关键时刻,他仍然运筹帷幄,果断抉择,为新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话虽如此,但世间万物皆是因缘际会下的产物,缘起缘灭,代谢更替。新中国的成立可谓是一场激荡人心的伟大革命,其中毛主席功不可没。当年那熊熊硝烟,那铁马云行,岂能以我们今日视野来全盘估量?让我们穿越时空,一窥当年那惊心动魄的决策瞬间。

第一次决策,是否要彻底与国民党决裂开战。当时国民党拥兵500余万,我军仅120万;敌占人口3.39亿,我方只1.36亿;双方力量天差地别。林彪在东北大败,场面一度万分危急,做好游击苏联的准备。党内大多数人都持疑虑态度,认为暂无取胜实力,应与国民党谈判。李富春、黄克城更是专函陈词,祈求毛主席让步以求和平。

"危难之际,吾等当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岂不可惜?非扫荡这黑暗,我辈怎登大雅之堂?"毛主席三天三夜沉思熟虑,最终力排众议,斩钉截铁与国民党决裂开战!于是海陆空大战一触即发,双方魍魉环伺,暗流汹涌。短短三载,国民党就被打得丢盔弃甲,新中国终于屹立于东方。平心而论,能否赌上国家前途,一怒而决,实属勇气可嘉!

第二次决策,是否要抗美援朝。对于才建立新朝的新中国而言,此时无疑是雪上加霜。才定都北平,召开七三会议后,即计划将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制定复员方案。哪知朝鲜战火燃起,我们顷刻间就要举全国之力应战援朝。这不啻是将我们的建设大计径直掷入冰窖!无怪当时党内顷疾无主,无人赞同,林彪更是列举万箭穿心,直言抗美无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群狼环视,主席依然英勇坚持,坚定信念决不动摇:"不敢打,有一万个理由逃避!敢打,只需要一个理由出兵!"继而下达出兵抗美援朝的决定,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壮阔史诗。后人回想起这番豪情壮语,实在令人热血沸腾,让我们在这雄浑口气中体会主席临危不惧的英勇魄力。短短三年峥嵘岁月,敌人丢盔弃甲,新中国威震寰宇,正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

无数事实佐证,主席之所以能驾驭大局,出奇制胜,就是在于于危难时刻能够冷静审视,洞见全局,即使采取极端方案,亦能力排群疑,坚定前行,临危不乱。他游艺国之大体,成就一番气吞山河的壮阔篇章。渺小的虫儿安知大鹏展翅时的豪横?既便千万人拥趋而上,亦无阻大鹏之雄姿矣!今后每每回首,定叫人景仰动魄,为有毛主席这样卓越的领袖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纵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辈出,惟独毛主席这等伟人,才能在那两次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居安思危,运筹帷幄,矢志不渝,一往无前,终于为新中国大厦奠定了坚实基石。无数个固步自封的人被他力压而出,无数重重黑暗都被他洞穿而破。他洞见未来,恰如大鹏一现,展翅高飞,令人赞叹不已。毛主席的光芒是永恒的,照亮了革命的道路,将在我们心中永世闪耀!

1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