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身患虫癌,肝脏千疮百孔,必须马上做手术,可她的爷爷却不让她进手术室……

小孙盘点 2023-03-03 12:04:40

2016年,青海一个7岁的女孩,因患了虫癌住院,她的肝上有好几处破损,情况危急,必须马上做手术,可女孩的父母却迟迟没有出现。进了手术室后,她爷爷又哭着说:“不行就算了吧。”

这个小女孩名叫拉吾,她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在同样来医院治疗虫癌的人群中,可以说是年纪最小的一个。

什么是虫癌呢?

虫癌又叫做“包虫病”,简单来说,就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内,所导致的疾病。因为这种病早期保守治疗的致死率高达90%以上,因此才被称为“癌”。

而从片子上看,拉吾的肝脏上至少有5个地方都被包虫入侵,如果不尽快做手术的话,情况将会非常危险。

可这么小的孩子,做手术必须要有父母陪同,但她父母却始终没有出现,当时在青海义诊,主持手术的董家鸿院士很着急,但后来才知道,原来拉吾是个孤儿。

她的父母在一场泥石流中失去了生命,如今拉吾和爷爷相依为命。

而今天是董家鸿在青海义诊的最后一天,拉吾的病不能再拖,他毫不犹豫地将拉吾的名字加进了手术名单。

可当手术室里的一切全部准备就绪后,拉吾却迟迟没有进来。

忙碌了一天的董家鸿和其他医护人员都很疲倦了,而对虫癌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耽搁久了就会加重病情。没办法,董家鸿只能亲自去寻找拉吾。

而此时的拉吾正跟爷爷依偎在一起,两人脸上都写满了担忧。

对于老人而言,他的儿子和儿媳都离开了,如今只有一个孙女陪在身边,孙女就是他最后的惦念。

他文化不高,不理解孙女只是肚子疼,治病为什么要动手术,他害怕孙女也会离他而去。

而对于拉吾来说,虫癌已经让她十分痛苦,听说还要动刀划开身体,心里说不出的害怕。

董家鸿和其他医生们只能不断地安抚两个人,董家鸿托着拉吾的小脸,不断地跟她说:“不怕啊,在手术室睡一觉就好了。”

在详细与爷爷说了包虫病的危害之后,爷爷虽然不舍,但还是让拉吾还是进入了手术室。

然而,在医生们清理拉吾肝脏上的包虫时,发现包虫的数量远超他们的想象,拳头大小的肝脏上,已经至少有7个部位被包虫严重侵蚀。

而董家鸿原本的治疗方案,只是打算将拉吾严重损害的半个肝给切除。

可现在,如果切下拉吾肝脏上的所有包虫块,对她的肝脏伤害太大。没办法,他们只能改变计划,先将左半肝比较大的三个病变部位切除,而其他小一点的部分,则使用介入消融技术进行清除。

拉吾的爷爷焦急地等在手术室外,吃不下饭,浑身都在冒虚汗,因为过度紧张,他一度一边流泪一边说:“实在不行就算了吧。”

旁边的人一直在劝,“不能放弃啊。这是董院士亲自做手术,不会有事的,你别担心。”

董家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从2014年开始,他每年都会来青海十几次,为当地患有包虫病的人进行义诊。当地人对于董家鸿十分熟悉,许多人甚至要等董家鸿来了才愿意接受治疗。

可即便如此,拉吾爷爷的心始终悬着,直到2个多小时后,爷爷听到拉吾手术顺利的消息,这才颤抖着站起身,拉着董家鸿的手,低下头,万分感激地用额头去碰董家鸿的手。拉吾的命保住了。

要知道,包虫病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和新疆等农牧地区传播广泛,以前医疗条件跟不上的时候,许多人都因此去世。

董家鸿就曾见过一位藏族女孩,已经到了包虫病末期,80%的肝脏都已经被包虫吃掉,要不是现在科学发达了,这姑娘只能等死。

但通过体外肝切除的方法,这名女孩不仅活了下来,就连被包虫感染的血管也修复好了,整个人如今在健康地工作、生活着。

对于董家鸿来说,他毕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将肝包虫病彻底消灭。

他的恩师黄志强教授曾跟他说过:“开别人开不了的刀,治别人治不了的病。”董家鸿一直将这句话刻在心里,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我每年都要去青海,免费给包虫病患者做手术,这么多年,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例了。”提起去义诊的经历,董家鸿认为,每一次成功地拯救一例生命,都让他感到非常幸福。

而人之所以会感染上包虫病,最关键的原因其实在于喝了生水,吃了没有煮熟的肉类。董家鸿每次都要对虫癌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们再三强调,将食物煮熟的重要性。

而在董家鸿院士,以及国内大批肝胆外科专家的努力下,2021年,青海省包虫病高发的海西州、西宁市包虫病已经清零。其他地方的包虫病患病率也在大幅下降。

“能用自己的本事为民众服务,我觉得非常开心!”

医者仁心,董家鸿院士作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院长,早已不需要亲自为病人做手术,但他依然保持每星期做两天手术、上两个半天的门诊,以及不定时出义诊的工作节奏。

有人疑惑,他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累?

但他说,尽管他成为了教育者、管理者,但本质上他还是医生。大医精诚,大爱无疆,救死扶伤本就是医生应该做的。董院士不愧为一个好医生!

参考:纪录片《医者攻坚》《董家鸿院士:穿越肝胆禁区 他攻克了令人闻之色变的“虫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