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农民种地,化肥和农药一直是增产的好帮手。但用得太多,也给土地和环境带来负担。今天就聊聊《“绿色农资” 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5)》,看看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对农业面源污染有啥改善,还有农资企业的新技术,如何助力咱们转型。
过去为求高产,不少地方化肥、农药施用量猛增。可部分没被庄稼吸收的,随雨水流入江河,残留土壤,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二、生物刺激剂:给作物 “温柔呵护”
面对污染问题,农资企业积极创新,生物刺激剂就是成果之一。它能帮作物更好吸收养分、增强抗逆性,还能减少化肥用量。
国内不少企业也在生物刺激剂研发上取得进展。比如一些企业从海洋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材料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适合不同作物的生物刺激剂产品,在多地试验示范中都展现出良好效果。
三、可降解农膜:告别 “白色污染” 烦恼
农膜能保温保湿、抑制杂草,但传统农膜多为塑料,难降解,造成 “白色污染”。
绿色农资发力,农业迈向新程
《“绿色农资” 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5)》为农业发展勾勒出新蓝图。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生物刺激剂、可降解农膜等新技术加速应用,不仅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更能提升农产品品质与卖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各方协同发力,农业生产必将更加绿色高效,广袤田野也将永葆肥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