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范德彪从贫攻的詹眉到守弱的东皇身边,反而越来越难用这件事,其实和八村的评价变化是一体两面——而这也极大程度体现了东契奇对拼图球员的影响。
詹眉时代,两个人的价值大概拉不开差距,基本反映在了他们的合同差价上,在八村投不进球的阶段,交易他的风评可能还更高,而如今两人的评价已经有级差了。
当然,范德彪在最近的伤病潮承担了过重的角色,这种考验对他是超纲的,并且哪天八神复出又开始投不进球,然后莽猪突破被帽后会不会有反攻倒算犹未可知。

但两人在环境改变后,呈现了与第一直觉不同的球场走势——有防守的范德彪不那么好用了,不太会的八村反而在小阵容攻守皆有——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原因一定是多样的:
村桑的表现还只是小样本,交易发生后的努力程度也显然高于曾经,因此八神是否常驻还不到下论断的时候,而范德彪也亲承自己还在恢复腿部力量,所以终结端是不是一直会这么难用?还要再看。
但从湖人的比赛逻辑,两人的生态定位看,的确有些东西被改变了。
范德彪看着高大,其实更擅长的是上线领防和轮转扫荡,虽然巅峰期有惊人的篮板活力,但护框并不好,降准率和频率一直在同身高偏低,所以本质是个能冲板的大号侧翼防守人。
至于进攻端,他作为外线去抽烟当然会谋杀空间,但也就只杀这些空间,如果作为内线去到中路或禁区大量活动,就会严重暴露他在篮下浪费体型的问题。

所以范德彪本质是进攻端少做少错的球员:
让他做外线当然难受,但能强行压低戏份减少伤害,还能提供个前板摸奖,而内线是个进攻端必须做事的位置——切入、前板、掩护、终结、策应你总得选一样——这会让他的副作用时刻暴露。
詹眉湖人的禁区跟中路留给了核心,所以范德彪进攻端作为内线的戏份被抑制,至少常规赛毒性还能接受。
而东契奇到来后的湖人,中路和禁区有大把机会留给拼图,人越少,留给范德彪的就越多,他的馅漏的越大——所以前期人齐整时不显,后期随着人员回归观感应该也会改善,就是打小球五这段,看得人触目惊心。
因此东契奇并非不能带动拖空间的球员,小琼斯那样的他也带过,但需要球员至少在某个区域能转化他创造的机会,这恰恰是范德彪最不擅长的事。

反过来八村没有范德彪的腿脚速度,领防和追跑绕基本是一坨,篮板即使如今的努力版本也就那样,但力量足能卡位(如果努力),同样护不住框但能给中锋上点对抗,本质是个没有护框的墩子内线。
而进攻端,他不是纯射手,有点中投,能欺负下错位和切入攻下框,但这些都不极致,远投的产量不够大,错位和攻框都惧怕天赋型防守人,中投明显也就那样。
所以跟范德彪不太一样,他在进攻端不能太少做,因为防守端补不回来,也不能专做,因为单纯做哪一项都得不到完整的八神,类似让杂食动物纯吃素。
如前所言,詹眉时代的湖人由核心占据罚球线以下的活动空间,八村的切入、中投会被大幅占据,原本少而精的三分成为主干,变成了进攻端优点被压缩和单一化的射手。

而东契奇时代的湖人,大量原本由浓眉消化的甜点去机会释放出来,能中投能切入的八村是这些机会最好的承包商。
他不能像浓眉那样超高效地吃掉10个机会——因为有些机会只对浓眉来说是机会——但也能以相对高效吃掉7~8个机会,对于能大量开发空位的东契奇来说,这就够了。
与此同时,防守定位的改变也给了八村更好的环境:
他比詹眉时代更被当做一个内线,一个禁区桩子使用,在湖人对低位持球人施加协防的策略中提供对抗和卡位,伴随努力程度和卡位习惯的提升,在小样本下疑似有真能打小球五的嫌疑。
当然,多锋线阵容、防守体系磨合都帮了大忙,但这依然显示了环境对拼图的巨大影响。

所以范德彪和八村,都属于不那么标准,有局限又有异才的球员,这种球员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可能比“标准模型”的球员更高,且相性变化更复杂。
反例就是DFS,过于标标准准的3D前场,就是在任何环境都能预测大概的作用。

篮球课堂——为什么阿摊可以为所欲为——网红时代的必然怪相——“保护”阿摊,这是联盟的潜规则。因为大家都知道,这货是糙汉,按正常规则来要求他,他就没法打球!大家就没法看他“雷霆万钧”地跑快攻、战斧劈扣,这得少多少观众、多少流量!对整个联盟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所以,除非万不得已(比如可能严重影响比赛的走势,导致对手球队和相关利益方的强烈抗议),那就尽量不要去管它!——这混蛋心里也非常清楚这个潜规则,所以得寸进尺!在热火两冠到手后,更是肆无忌惮了!各种走步、南斯拉夫步、端着球跑、背后小动作,尽情发挥,裁判一概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