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后悔,台“代表处”恐撤销,立准总理喊话想让中国大使回归

袁周院长 2024-11-07 18:48:59

立陶宛于2021年11月允许民进党当局以“台湾”为名设立所谓代表处后,中立关系的根基由此遭到破坏。因为以“台湾”而不是“台北”作为命名原则,立陶宛此举违背了“一中原则”,是对中立建交政治承诺的毁约。同时立陶宛做法所产生恶劣影响,也易引起周边国家跟随效仿。

对于立陶宛在美国支持下做出的这一动作,中国的反制可以概括为,外交降级、经济断链、政治断联、对外经贸布局调整,使这一270万人口的欧洲国家,为其错误行为承受代价。

立陶宛行为的危险性体现在,若其对华挑衅行动没有遭到打击,那么在美国推动下,将会有更多国家跟随效仿。而从2021年11月到2024年11月,仅有立陶宛周边邻国有所试探之外。并未有其他国家效仿,可见中方达成了“杀鸡儆猴”的目的。

而随着立陶宛政府换届,该国在利益导向下,其对华政策正在有所调整。立陶宛10月27日结束议会选举,原本作为多数党的立陶宛基民党取得141席中的28席,落后于社民党的52席,后者胜出并将组建新政府,社民党总理候选人帕卢茨卡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设立“台湾代表处”的事件是个错误,他寻求恢复中立两国关系,这是接下来立政府的必要事项,他想要让中国大使回归。

更早之前于7月获得连任的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也提出更改代表处名称的问题。立陶宛政治事务主要由总理负责,立陶宛基民党2020年到2024年主事期间,在美国布局框架下充当与中国、俄罗斯对抗的前沿卒子角色。

该届立陶宛政府就任不久,即选择退出中国与中东欧“17+1合作机制”,对华诋毁的同时煽动其他国家退出。此后充当美国反华遏华的棋子,设立“台湾代表处”一事也是在美国要求下,做出来的反华举动。

中立关系

俄乌冲突爆发后,立陶宛同样处在引导欧盟对俄敌对行为的一线,曾试图阻断俄罗斯途经立陶宛境内通往加里宁格勒的铁路线路,在欧盟担忧与俄全面冲突下不得不选择恢复。从过往事件上看,处在地缘敏感点上的小国,除了甘当棋子,短暂刷一波关注度和热度外,长久只会凡事严重。

当下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舆论,都没有了关注立陶宛的兴趣。一大背景在于,在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地缘碰撞局势铺开的当下,立陶宛在局势中的分量可有可无。2022年8月首次封岛战备演练后,设立“台湾代表处”之事在中国和西方舆论中的音量,开始断崖式下跌。此后随着历次封岛战备演练的进行,与收台军事部署的推进,以及美国对立陶宛的兴趣下降,立陶宛只能用议员窜台来维持一定存在感。

欧洲方向,随着美欧基本打光对俄罗斯经济和金融制裁的工具,当下军事工具也日益耗竭,立陶宛在激化对俄冲突上的价值已基本消耗完毕。立陶宛的后续价值不大不在于该国的行为空间,而在于该国本身。在西方势力与俄罗斯重划势力范围的过程中,体量不足、处在俄罗斯影响前沿的立陶宛,是可以进行交易的筹码。

乌克兰战线越向西偏移,立陶宛越会面临成为美欧后续消耗品的前景。这一节点上立陶宛新政府上台,并寻求中国大使的回归,也可能是在实质寻求借助中国增加政治话语权。最后,既然立方有所想法,那就应以行动履行表态,随着中国收台部署的落实,时间拖的越久,立陶宛的筹码越缺少价值。

2 阅读:112

袁周院长

简介:军事专家,特约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