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25岁血仇加身,凭何五年打下一片天?

马踏连 2025-03-19 07:54:41

书接上回,在努尔哈赤的人生轨迹中,25岁无疑是一个关键转折点。

这一年,命运对他露出了狰狞的獠牙,3位至亲惨遭杀害。

父祖被杀,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对于正值天不怕地不怕、敢打敢拼年纪的努尔哈赤而言,此仇不报,何以为人?又以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在努尔哈赤的强硬追讨下,大明朝最终给予了国家赔偿。

不仅口头道歉,承认误杀其爷爷和父亲,还赔偿了30匹马,赐予30道敕书,并让他继承父祖建州卫都指挥使的官位。

接受这些条件后,此事暂且告一段落。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明朝中后期,朝廷为控制辽东各族部落,从管控他们与内地的边贸入手,采用发放敕书的方式。

只有持有敕书,才能与内地进行贸易。辽东马匹众多,若想卖马换钱,必须前往马市交易,没有敕书则不被允许。

此外,到了年关,部落酋长可持敕书,带着朝供去京都面见皇上,皇上会赐给酋长数倍朝供价值的物品,这可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由此可见,敕书的经济价值相当高。

朝廷每年会一次性向各部落酋长发放一定数量的敕书,用完即止,整个辽东发放的敕书不超过1000道。

此次,一次性给了努尔哈赤30道,赔偿力度着实不小。

然而,努尔哈赤有着更大的野心,这些在外人眼中价值不菲的东西,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他要的是扬名立万,要的是统治整个女真族,甚至整个大明朝天下。

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就必须选定一个打击目标。

按道理,将明朝立为目标最为直接,毕竟三位亲人皆死于明军之手。

然而,当时努尔哈赤实力微薄,手下为其卖命的兄弟不超过30人,装备也仅有父祖留下的13副铠甲。

以明朝的实力,哪怕打仗再不济,努尔哈赤与之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相较而言,把尼堪外兰当成对手,报仇就容易得多。

尼堪外兰是大明派驻的地方官,是大明选定的代言人,说白了就是大明的“狗腿子”。

打不过主人,收拾打手还是有机会的,于是努尔哈赤将仇恨转嫁到了尼堪外兰身上。

平心而论,尼堪外兰也没做错什么,他协助大明剿匪,职责所在。

当初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爷爷,同样给明军带路协助打击王杲,即便王杲与他们有姻亲关系也没手软。

如此看来,努尔哈赤实在没有理由苛责尼堪外兰。

但有时候,仇恨上头,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努尔哈赤实力不足,自然要挑软柿子捏,尼堪外兰就这样倒了霉。

主意一定,努尔哈赤气冲冲地找到边防司令部,要求指挥官交出仇人尼堪外兰。

“拜托,你有完没完?”将军不耐烦地说道。这位将军可不是好惹的,他觉得努尔哈赤无理取闹,回怼道:

“大明朝该赔偿的赔了,该道歉也道歉了,事情总得有个了结。你别得寸进尺,给脸不要脸,我是不会交出尼堪外兰的。相反,我还将任命他为满州之主。”

得!努尔哈赤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将军言下之意,以后尼堪外兰就是努尔哈赤的上级领导。

说完,将军端起茶杯示意送客,努尔哈赤被卫兵轰了出去。

尴尬了,努尔哈赤报仇的口号已然喊出,要立威就必须打倒尼堪外兰。可正规渠道已经走不通,如何是好?

“无妨!那就靠自己的拳头吧!”努尔哈赤心中暗暗发誓。

有道是“在家靠父母,打仗亲兄弟”,努尔哈赤要报仇就要拉杆子。他首先找到关系不错的朋友和堂兄弟们。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族兄族弟们竟然反对他报仇。他们说:“兄弟,尼堪外兰是大明确立的满洲之主,我们和他作对,就是与大明做对,算了,胳膊拧不过大腿,还是好好过日子吧。”

努尔哈赤听罢顿时对亲情大失所望,想不到在关键的时刻,这些兄弟们都要远离他,生怕惹祸上身。

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有三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朋友支持他。这三人分别是:扈尔汉、安费扬古和额亦都。

扈尔汉是努尔哈赤从小收养的养子。

安费扬古的父亲和努尔哈赤从小是铁哥们,安费扬古从小生活在努尔哈赤身边,被努尔哈赤当作自己孩子一样对待,感情深厚,情同父子。

额亦都和努尔哈赤是同龄人,二人有多重亲戚关系。努尔哈赤把族妹嫁给了额亦都,后来,额亦都的女儿又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努尔哈赤做了大汗后,这三人都成了他的开国5位元勋中的人物,另两位开国元勋是费英东和何和理。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的时候,费英东和何和理先后加入。

有了好哥们追随,随后,努尔哈赤联合沾河寨的寨主常书等百余人,加上自己的30来人。于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四月三十日晚,努尔哈赤带着队伍向尼堪外兰的老巢图伦城发起了进攻。

图伦城在今辽宁省新宾县汤图一带。

这里有个问题,沾河寨的寨主常书这些人为何支持努尔哈赤呢?原来这些人与尼堪外兰都有过节。

此时先锋官安费扬古一马当先,率领手下弟兄们,乘黑夜悄悄摸到了城墙下。

看到城墙上有巡逻的士兵,安费扬古低声告诉兄弟们先埋伏下来,等黎明时分再架云梯。

努尔哈赤和常书等人就在城门前埋伏了下来,只等安费扬古得手后,从里面打开城门。

黎明三四点,正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

听到远处更夫打更声,时间到了,看看城墙上一片漆黑,安费扬古知道巡逻的士兵都睡去了。

“弟兄们,架云梯随我上城墙。”安费扬古一声令下,五十名敢死队员一起用力竖起了云梯。

还没稳定好,安费扬古“蹭蹭”第一个登上了云梯,飞身跳上城墙。一切都在摸黑中进行。

城墙上虽然没有巡逻的士兵,但是岗楼里有值班的士兵。安费扬古通过灯光映射的身影,估摸里面有五名士兵在值班。

“咕噜吧嗒!”,安费扬古不小心踢到了一块圆石头。听到响声,岗楼里一位士兵提刀走了出来,他看到黑影一闪,警惕喝问一声:谁?

安费扬古隐身黑暗中,士兵慢慢走了过来,安费扬古不敢怠慢,起身上前,噗嗤一刀解决了这个小士兵。

也就在这一刹那的功夫,扈尔汉,额亦都等人跟了上来,三四个人一起闯进岗楼,一刀一个解决了值班的四名士兵。

动作之快,敌人根本没有来得及发出声响。

扫清障碍后,安费扬古飞身跳下城墙,“嗖嗖嗖”跑到城门前,“吱扭扭”打开城门。

外面的努尔哈赤和常书以及士兵,早就等急了,提刀策马都往尼堪外兰所居住的房间杀去。

之前努尔哈赤早就做足了功课,通过密探,得知了仇人住的房间。

努尔哈赤压抑着心中的激动,一脚踹开房门。

此时安费扬古和他的敢死队员点燃了松油火把,火光照得四周看得清清楚楚。让努尔哈赤意外的是,尼堪外兰没有在房间里,只有他的小妾蜷缩在墙角。

“尼堪外兰去哪里了?”努尔哈赤用刀抵住小妾的脑袋喝问道。

“壮士饶命。老爷在午夜时分,突然起床带着他的儿子和嫡福晋,从后门跑了!这个天杀的,知道危险也不告诉奴家,呜呜呜……”

努尔哈赤一愣,感到很疑惑,心中纳闷,难道尼堪外兰能掐会算?提前知道他搞突袭,提前两个时辰就跑了?

遗憾归遗憾,努尔哈赤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是他的首战,虽然没有实现杀死仇人目的,但是占据了图伦城,收降了200多名士兵,大大鼓舞了士气。

“尼堪外兰,你的头暂且在脖颈上多存几天吧,你跑不掉的。”努尔哈赤心中念叨着。

尼堪外兰跑到哪儿去了?原来他带着大福晋和孩子逃到了明朝境内躲了起来。

尼堪外兰躲过了一劫,他真的能掐会算吗?非也。事后努尔哈赤分析是萨尔浒城城主诺密纳兄弟通风报信放跑了仇人。

原来在起兵之前,努尔哈赤曾密会萨尔浒城城主诺密纳兄弟,并得到他们派兵相助的承诺。

然而正式发起进攻时,却不见兄弟二人的身影。由于出兵心切,努尔哈赤当时也未做他想。

如此机密的行动,却被仇人事先得知了消息,是谁告的密不言而喻。从此努尔哈赤对诺密纳兄弟怀恨在心,找机会要报仇。

前面咱也说了,到了明朝中叶,女真族分裂成了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

建州部又分成了若干小部落,比如苏克素护部便有图伦、萨尔浒、嘉木湖,沾河、安图瓜尔佳等城寨。

努尔哈赤第一步从统一建州女真开始,他准备把这些小部落全部收在自己控制之下。

说实话,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因为这些小部落各自为政时间长了,性子野了,谁还愿意让别人管着自己呢?

所有的统一,都是从把对方打趴下开始的,就在努尔哈赤琢磨着从哪个部落下手时,萨尔浒城城主诺密纳兄弟登门拜访。

“卧靠,这哥俩上次突袭图伦城时涮了我一把,这回又要搞什么鬼?夜猫子入宅无事不来。”努尔哈赤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大步迎了出去。

“不知二位兄弟登门拜访,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努尔哈赤说着话,把这兄弟二人请到了屋中上座。

刚坐定,两兄弟中的大哥诺密纳满脸愧疚说道:“很对不住了,上次由于临时有事没帮你,这次来有个好消息。我兄弟俩邀请您干笔大买卖。”

努尔哈赤一愣,随口问:“啥买卖?”

“咱们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拿下巴尔达城,事后咱们五五分成,您看如何?”

努尔哈赤脑子里飞快盘算着,他料到这兄弟俩没按好心。

书中暗表,诺密纳兄弟与巴尔达城城主设下了埋伏,要干掉努尔哈赤向尼堪外兰邀功请赏。

努尔哈赤不动声色,满口答应了下来。

双方带领队伍很快到达了巴尔达城下,努尔哈赤先让诺密纳军先行进攻。“不不不,我们士兵不给力,还是你们觉罗兵吧!”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诺密纳兄弟俩慌了神,说什么也不打头阵。

努尔哈赤心中好笑,不动声色道:“你看我的手下缺少铠甲,这样吧,我们可以打头阵,让你的手下把铠甲、器械交给我的士兵。”

诺密纳不知是计,爽快答应了。

等觉罗兵穿好递过来的铠甲,接过武器,努尔哈赤一声令下,将诺密纳兄弟团团围住。

“这是干什么?”诺密纳兄弟大声喝道。

“干什么?你心中明白!”努尔哈赤厉声回道。兄弟二人还想抵抗,安费扬古挺枪刺死了兄弟二人,其手下300名士兵,被努尔哈赤将领的气魄吓坏了,纷纷跪地投降。

重新整队,两支队伍全归扈尔汉和额亦都指挥。

在攻城之前,努尔哈赤把安费扬古悄悄叫到了一边,耳语一番,之后安费扬古策马而去。

经过半天的攻城,在下午3时左右,两支队伍合力攻下了巴尔达城。

清理完战场,努尔哈赤带着队伍往萨尔浒城开拔。

当时先锋官额亦都十分不解,“哥哥,咱们是不是接着进攻萨尔浒城呢?”

努尔哈赤哈哈大笑道:“我的好兄弟,在你和扈尔汉拿下巴尔达城时,萨尔浒城已经被安费扬古带领的人马收入囊中了。”

原来努尔哈赤料到喏密纳兄弟会把萨尔浒的主要兵力带出来,他们要在攻城过程置努尔哈赤于死地,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兄弟二人的阴谋破灭。

努尔哈赤料定萨尔浒城中必然空虚,因此他让安费扬古率一队人马突袭了萨尔浒城。

额亦都十分佩服努尔哈赤的谋略,一行人说说笑笑很快来到了萨尔浒城下。

果不其然,萨尔浒城头上飘扬着爱新觉罗的旗帜,安费扬古骑马在城门前迎接努尔哈赤凯旋而归。

……

到此,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的奋斗史很难写。

比如努尔哈赤,在创建后金这段时期,都是他一个人带领着手下弟兄在打拼,不像后面的皇帝,文官为他出主意,武将为他打冲锋。

初创业时努尔哈赤既是将军又是谋士,一人扮演多重角色,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不过份。

简单来说,努尔哈赤经过5年的东征西讨,基本统一了建州女真。

努尔哈赤从25岁上踏上统一之路,5年的时间,三十而立时打出了一片天地。

努尔哈赤的统一速度震惊了明朝廷,明朝不愿意看到一个庞大统一的族群,但是对于遏制努尔哈赤为时已晚。

朝廷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失,后悔利用尼堪外兰打压努尔哈赤的计划,没想到尼堪外兰把努尔哈赤逼迫成了满洲之主。

明万历十四年,也就是1586年,努尔哈赤打听到尼堪外兰居住在浑河部的鹅尔浑城,鹅尔浑城在今抚顺河口台东北。

怒火填胸的努尔哈赤,点齐人马连夜进攻该城,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努尔哈赤成功破城。

经过清理战场,让他倍感意外,没有发现尼堪外兰的身影,原来是尼堪外兰外出办事没在城里。

“又让他逃脱了!”努尔哈赤站在城头放眼望去,他看到一群士兵在逃。“噫!尼堪外兰会不会混杂其中呢?

努尔哈赤迅速冲下城头,单人匹马去追击,逃跑的士兵看到后面只有一人追来,张牙舞爪挥舞长枪去战努尔哈赤,

由于敌众我寡,努尔哈赤身受30处枪伤,但他仍坚持作战当场射杀多人。

等援兵赶到,众人将逃兵打趴下,经过清点,里面没有尼堪外兰。

尼堪外兰逃到哪里去了?

未完待续(3)

0 阅读:2

马踏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