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甲午战争大清继续和日本打,而不是签条约,会是什么结局?

满秋讲故事 2022-11-29 21:24:49

近代以来,中国在各种外交事务上深陷危机,腐朽的清政府无法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列强纷纷盯上了中国这块“肥肉”,想尽办法从这里获得利益,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中国的统治阶级的清政府,却一再向列强退让,签订了众多的不平等条约,让我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

马关条约

日本是近现代和我国瓜葛最多的国家之一,曾经多次对我国发动侵略,而近代的甲午战争就是一例。甲午战败之后,清政府在日本的逼迫之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时至今日都有人猜测,如果当时的清政府没放弃抵抗去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是继续战争,最终的结局将会如何,会不会对清政府更加有利?

继续打的结局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以当时清政府的实力,这场战争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日本虽然在当时的列强之中不算“庞然大物”,但是面对孱弱的清军依然是“摧枯拉朽”。清军已经在甲午海战中丧失了最强的北洋水师,而湘军、淮军等新军当时也并不在最强的状态,要向在陆上反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实际上,日军在发动战争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战略,那就是攻占北京。

我们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中可以看出来,清政府要想守住北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日本的“直隶大决战”计划很有可能成功。如果日本攻占了北京,那么清政府就只能够继续往西迁移,后续的抵抗将会交给各地的政府,新军统帅的权利将会进一步增强,那么就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这是清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日本想要完全攻占战略纵深惊人的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中国人民必将获得胜利。但这个过程可能会十分漫长,清政府想要的也只是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已,因此当日本政府在谈判中告知了后续的作战计划之后,清政府马上就同意了条约的签订。总而言之,如果继续和日本打下去,那么中国人民可能会遭受更大的苦难,但清政府也可能更早垮台。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要想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就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只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这个民族才有崛起的希望,因此后续的革命、清政府灭亡是必然发生的事实,并不会以一次战争的胜利或失败发生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整体方向。

0 阅读:161
评论列表